更新时间:2024-07-01 22:52
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 (Fisch.) Nevski)是禾本科,新麦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直伸短根茎,密集丛生。秆高可达80厘米,光滑无毛,仅花序下部稍粗糙,纤维状叶鞘。叶舌膜质,顶部不规则撕裂;叶耳膜质,叶片深绿色,扁平或边缘内卷,上下两面均粗糙。穗状花序下部为叶鞘所包;穗轴脆而易断,颖锥形,被短毛,外稃披针形,内稃稍短于外稃,脊上具纤毛,花药黄色,5-7月开花,8-9月结果。
多年生草本,具直伸短根茎,密集丛生。秆高40-80厘米,直径约2毫米,光滑无毛,仅于花序下部稍粗糙,基部残留枯黄色、纤维状叶鞘。叶鞘短于节间,光滑无毛;叶舌长约1毫米,膜质,顶部不规则撕裂;叶耳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深绿色,长5-15厘米,宽3-4毫米,扁平或边缘内卷,上下两面均粗糙。
穗状花序下部为叶鞘所包,长9-12厘米,宽7-12毫米;穗轴脆而易断,侧棱具纤毛,节间长3-5毫米或下部者长达10毫米;小穗2-3枚生于1节,长8-11毫米,淡绿色,成熟后变黄或棕色,含2-3小花;颖锥形,长4-7毫米,被短毛,具1不明显的脉;外稃披针形,被短硬毛或柔毛,具5-7脉,先端渐尖成1-2毫米长的芒,第一外稃长7-10毫米;内稃稍短于外稃,脊上具纤毛,两脊间被微毛;花药黄色,长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
分布于中国新疆及内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生长在山地草原带。
播种方法多种多样,手工播种、畜力播种、机械播种均可,而以机械播种效果最佳。撒播、条播、穴播均可。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2厘米以内,比较黏重的土壤,覆土最好控制在1厘米以内,较干旱的沙壤土不得超过3厘米,否则出苗率低。
播种量一般为7.5-15千克/公顷,若为放牧地则需要加大播量,一般需达到30-45千克/公顷。其种子非常容易出苗,一般在春播10-15天即可出苗,而夏播7-10天天后也会出苗。新麦草草地生长早期应适当灌水,以利于保全苗。此外,新麦草对氮肥十分敏感,追施氮肥,有助于提高产草量和粗蛋白质含量,从而可改善饲草品质,同时延长其青绿期。
新麦草苗期发育缓慢,成年株丛庞大,根系深,要求翻地15-25厘米深,整地要细平,进行镇压,使其具有下虚上实良好苗床。中国北方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但要加强田间管理。在适宜种植春小麦的寒温地区,可以早春播种,也可以在夏天雨季播种,即6月下旬到7月中旬;在种植冬小麦的暖温地区,最好与冬小麦同时播种,如在中国北京9月份播种,效果最佳。
新麦草的收获期应考虑到它的产草量,营养价值以及再生力。对于混播草地,每年3次初花期刈割,留茬5厘米;而对于单纯新麦草人工草地,每年3次抽穗期刈割,留茬4厘米较为适宜,而留茬2厘米牧草品质最优,若配以施肥则为每年2次刈割,氮磷钾为6:3:2为宜。
用新麦草建植的人工草地,是马、牛、羊良好的放牧场,同时也可调制干草。其粗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抽穗期达14.10%,开花期达17.83%,结实期13.44%,适口性好,青、干草各类家畜均喜食。
新麦草抗旱、耐寒,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广,分蘖能力强,其青绿期长,可作为缓解深秋季青饲料不足的饲草资源,用来建立人工草地,或改良天然草场。并且饲用价值好,易于栽培,便于管理,可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