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储

更新时间:2024-03-25 13:43

方储(?—93)东汉官员、学者。字圣明,一字颐真,丹阳歙(今安徽省歙县)人。习孟氏《易》,精图谶,善天文。章帝建初间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拜议郎,转洛阳令。后加太常卿,封黟县侯。

人物简介

方储,聪颖博学,曾精研《易经》,通晓图谶占卜之学。东汉建初四年(79),被举孝廉和贤良方正。章帝召考对策,方储得第一名。 次年春二月初一,日蚀,章帝请大臣推荐直谏之士,丹阳太守周歆推荐方储,方储详述灾祸的来由。汉章帝一次召集文武大臣议事,令文官居左,武官居右;方储则居正中,曰:“臣文武兼备,任所使用。”章帝夸其才,又请方储等人试解乱丝,唯方储拔剑斩断乱丝,对章帝说:“乱必剪之,而后理!”一反常规,驾驭形势,遇事都应当如此。章帝很器重其胆识,委以郎中,不久出任句章(今慈溪西南)令。又历任阜陵(今安徽全椒县)、阳翟(今河南禹县)令。

建初六年,在阜陵令任上回家奔母丧,克尽孝道,负土筑坟,种树千株。元和初年(84),再次被举为贤良方正,考对策,又得第一名,拜授议郎,改任洛阳令,升迁太常。永元五年(93)六月,和帝定日举行郊祭,召问方储天气状况,方储说:“天气当有变,御驾不宜出郊!”即那天天气不好,劝和帝不要去。到了郊祭那天,天朗气清,于是和帝遣使责备方储妄言欺君。方储对使者说:臣从先师那里得到书籍,能推知事物发生的征兆,现在坏天气就要降临,希望皇上立即乘车回来。使者去后,方储以诚而见责,自叹:为人臣以蒙受不忠之名为耻辱,遂忿然饮毒酒自尽。

和帝郊祭回归途中,天气突变,洛阳一片昏暗,降冰雹大如雁蛋,死者千计。和帝大惊,悟储有先见之明,深为内疚,派人去找方储,知方储已死,非常感伤:“储死,谁与我共治天下呢!”后追封方储为太常尚书令、黟县侯。命官护尸,归葬歙东。乡民于霞坑柳亭西小山上建庙祭祀。

兄方侪为南阳太守、关内侯,弟方俨为大都督、丹阳太守,办事皆刚毅果断。

方储有三子,其长子方仪之后,迁湖、常、鄞、滁、仁和、南海、莆田兴化、九江,以莆田最盛。其次子方觌、季子方洪之后流布亦广。汉唐间居住于歙东乡及浙江省交通便利处的方氏,主要是方觌与方洪的后代。

后世神化

方储死后建了两座庙。一个建在淳安县东郭内方储墓前,是汉代盛行的墓祠。另一个建在歙县柳亭山.方储死后被逐渐神化,撰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的《开国公家世行实》称方储“博经文,辨图谶;讲孟氏易,善星文,占吉凶,知未来,察*谋,预知灾异”。宋明帝加赠方储为龙骧将军洛阳郡开国公。唐监察御史张文成撰文立碑云:方储“生平之日,羽驾乘空,仙游之时,蝉脱而去,咸以公为仙化,莫知所归,共建祠堂,以时祭享”。方储祠堂后被称为方仙翁庙。宋政和七年(1117),徽宗赐以“真应庙”额。《敕赐黟侯真应庙额》载道:方储“号仙翁,遂立庙,系在祀典今千余岁,前后灵迹不少。近年以来或因久旱,或苦淋雨,公私所祈,无不感应。所勘青溪县初乃歙之东乡,因储父子避地始为州县,故其庙正当县郭冲要之处,远近祈祷必会集其下。每岁春夏之交,虽邻近有疫疠,惟此无一疾病,实神以安也,委是功德及民最为深远”

相关史料

方储字圣明,一字颐真,天资挺秀,俊异多奇,以高第为博士,官太常卿洛阳令,志道通神,栖心物外,挞伏如神,累以治最名。敕加太常正卿黟县侯,食邑三百户。性孝,居母丧,负土成坟,庐墓三年,手植松柏数千青莺栖于其上,白兔驯其下,或常见其乘鹤朝暮往来。永元五年六月,帝欲出郊,预访于公,公谏是日必有天变,应改期。帝见是早适值清明,迅郊而还,责公欺诈,公获此不忠之谤,饮鸩而卒。须臾,风雷大作,飞沙走石,拔木倾居,洛中书瞑,人马在道者触死不计其数。时帝悟,遣飞骑如公,而公已逝世矣!帝痛悼流涕,日夕寝膳不安,追赠尚书令洛阳开国公,食禄二千石,赐东阁秘器彩绘衣服,出正库财物以备厚棺殓,遣使送还故乡,墓在新安郡清溪东一里处,墓立庙。宋徽宗政和七年四月,赐额“真应庙”,官司敬仰,时祭不绝。储生缵之、观之、弘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