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09:45
方圻(1920年2月15日—2018年1月30日),男,出生于安徽省定远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起先后就读于北平燕京大学、北平协和医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成都华西大学医学院,1946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中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原内科学系主任、主任医师、一级教授。方圻教授是国内最早的博士生导师之一。主编《心律失常与心电生理》等专著四部。
1938年起先后就读于北平燕京大学、北平协和医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成都华西大学医学院,1946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1946-1948年,在天津中央医院内科工作。
1948年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内科教授。
1950年,开始心脏血管疾病的医疗、研究工作,早年从事心电图学的研究,1956年起从事心脏导管检查,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先天性心血管病的研究。
1956-1978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
1977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团成员。
1977-1980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1978-1985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
1983年,为英国心脏病学会会员。
曾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主编等职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方圻是中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医学基础理论扎实,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从医五十余年,对中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专长于心血管内科疾病。他曾从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血液动力学工作的研究者。他还曾从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生理等方面的研究。他对各种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极丰富的经验。
1985年,中共北京市委和卫生部授予方圻“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1986年,被授予全国及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
1990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1年,被中共北京市委授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3年,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评为“协和名医”。
1994年,被人事部、卫生部授予中国医疗卫生工作者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
2003年,获得华夏医魂卓越贡献奖。
方圻教授曾撰写学术性论文50余篇,主编《心律失常与心电生理》等专著四部,其中《临床心电生理学》一书,为心内电生理在国内的开展发挥了推动作用,主编的《现代内科学》(199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堪称集中反映北京协和医院内科综合临床水平的经典。
2018年1月30日9时49分,中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原内科学系主任、主任医师、一级教授方圻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