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3 19:44
清末时期,建乡。
民国时期,属安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划归彰明县。
1958年,设方水公社。
1987年,公社改乡。
2015年,撤销方水乡,设立方水镇。
原名复兴乡(别名毛家场),八一镇境域属彰明县。
1953年3月,设新生乡。
1956年1月,并入复兴乡。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
1967年2月,更名八一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2019年12月25日,撤销八一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方水镇管辖。
截至2011年末,原方水镇下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永镇社区、官田村、广义村、白玉村、高包村、宝塔村、宝珠村、元门村、古树村、西林村。
截至2020年6月,方水镇下辖2个社区、9个行政村:永镇社区、祥瑞社区、广义村、白玉村、高包村、宝珠村、西林村、天台村、东山村、阳明村、八一村;镇人民政府驻永镇路2号。
方水镇地形分为浅丘、河谷,主要以丘陵为主,境内最高点位于高包村圆包岭,海拔610米;最低点位于官田村,海拔480米。
方水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春旱秋短,多年平均气温16.1℃,无霜期年平均295天,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
方水镇境内方水河属涪江一级支流,总长16千米,流域面积23平方千米。
方水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大风和冰雹,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导致死亡8人,重伤22人;房屋损毁2609户,牲畜死亡631头,家庭财产共损失约2亿元;道路、桥梁、水利设施损毁14处,造成经济损失931万元。
方水镇有耕地面积18486亩,可利用草地面积300亩,林地面积1560亩。
截至2011年末,原方水镇辖区总人口15844人。八一镇辖区总人口17295人。
截至2017年,原方水镇常住人口13367人。八一镇常住人口14779人。
截至2019年末,方水镇有户籍人口33035人。
2011年,原方水镇财政总收入55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0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3.5万元,增值税2万元,企业所得税89万元,个人所得税16万元。
2011年,方水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生产粮食2800吨,其中水稻2600吨,小麦2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萝卜、青椒、花生、水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5.3万头,年末存栏1.9万头;家禽饲养量29.1万羽,水果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23400吨,主要品种有枇杷、柚子、梨,渔业总产值350万元。
2011年,方水镇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5%。
2011年末,方水镇有商业网点158个,职工26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2亿元;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200万元。
2011年,方水镇有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9954万元,比上年增长20%;各项贷款余额3031万元,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末,方水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297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1所,在校生422人,专任教师4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人,专任教师23人,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363.2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49.7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35万元。
2011年末,方水镇有文体活动中心2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6个;各类图书室7个,藏书1.5万册;民间艺术团体2个,从业人员100余人。
2011年末,方水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2张,固定资产总值1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0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4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万人次。
2011年,方水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人,支出5.39万元,月人均204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63人,支出44.6万元,月人均56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8人,支出6.7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1人,支出3.8万元;农村医疗救助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63人次,共支出3.3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76亩,直接经济损失14万元,救灾支出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0.9万元,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12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230人;参加失业保险2670人;参加工伤保险4120人;参加生育保险830人。
2011年末,方水镇有邮电所1个,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9000户。
能源
2011年,方水镇有天然气管线14千米,天然气用户350户。
2011年,方水镇有塔九路过境,双向2车道,距绵广快速通道8千米,距绵阳机场22千米。
方水镇,因乡人民政府驻地方水场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