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谦

更新时间:2023-10-26 17:18

方谦(1918年1月-2006年2月8日),男,原名方维洲,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人,1918年1月生。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最初在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政治部工作,抗战胜利后在晋冀鲁豫军区及地方工作,解放后,先后任华东警备区十四旅政治部副主任和二十四军七十一师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7月于解放军军事学院毕业后,去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做了八年的教员,1962年5月至1964年5月,任福州军区闽北指挥部党委委员、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4月被授予大校军衔。同年5月转业来到江西省,任省委财贸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12月至1984年5月,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84年5月至1990年6月,任江西省人民政府顾问。1997年1月离职休养。2006年2月8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人物生平

方谦,1918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

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随营学校学习,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8月至1939年11月,在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政治处先后任干事、民运股长。

1939年11月至1942年4月,先后在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教导营和一二九师炮兵营任副政治教导员。

1942年4月至1943年1月,历任一二九师政治部干事、民运工作队队长、党支部书记。

1943年1月至1945年10月,参加太行军区政治部整风队学习。

1945年10月至1947年10月,历任晋冀鲁豫三纵队七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和纵队教导团政治处主任。

1947年10月至1949年12月,历任大别山太平县和霍山县县委书记、县长,皖北军区六安分区八团副政委,三纵队教导团政委,皖北军区政治部巡视团主任。

1949年12月至1951年10月,先后任华东警备区十四旅政治部副主任和二十四军七十一师政治部副主任。

1951年10月至1954年7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

1954年7月至1962年5月,在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任教员。

1962年5月至1964年5月,任福州军区闽北指挥部党委委员、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4月被授予大校军衔。

1964年5月至1966年9月,在江西省委财贸政治部任副主任。

1966年9月至1968年10月,在“文革”中受审查、批斗。

1968年10月恢复工作后,先后两次被抽调到其他单位临时帮助工作,1969年1月至1969年3月,担任江西省革委生产指挥部财贸组副组长。

1969年9月至1972年9月,任江西省财政金融局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

1972年9月至1973年5月,任江西省财贸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兼江西省财政金融局局长、党委书记。

1973年5月至1979年12月,任江西省财贸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兼江西省商业局局长、党委书记。

1979年12月至1984年5月,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1984年5月至1990年6月,任江西省人民政府顾问。1997年1月离职休养。

2006年2月8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人生经历

在抗日战争初期,方谦同志就毅然参加八路军,投身于抗日救国的伟大的事业中,由于工作积极,吃苦耐劳,入伍不久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反扫荡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中,他机智勇敢,坚决执行上级命令,圆满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先后参加了上党战役、平汉战役和冀鲁豫战场上的多次大的战役。

1947年随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在大别山区工作期间,他克服重重困难,动员和组织学生加入纵队教导团,深入农村发动、组织群众投身革命。特别是当大部队撤离大别山后,他仍然坚守在大别山区开展武装斗争,领导英山、霍山、岳西三县边界地区的敌后斗争,为当地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做了许多有益工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方谦同志革命意志坚定,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经受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种种考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方谦同志先后担任华东警备区十四旅政治部副主任、二十四军七十一师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政工教研室教员、福州军区闽北指挥党委委员、政治部副主任,为培养军队政工干部和部分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64年5月从部队转业地方工作后,先后担任江西省委财贸政治部副主任,省革委生产指挥部财贸组副组长,省财政金融局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省财贸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兼省财政金融局党委书记和省商业局局长、党委书记,省政府副省长、顾问等职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他工作积极负责,为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发展江西经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呕心沥血,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特别是在他担任省政府副省长后,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他作风民主,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注意听取群众意见,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工作讲党性、讲原则,表现出很高的领导水平和很强的工作能力,为全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担任省政府顾问后,他满腔热情地支持、帮助年轻的同志开展工作,积极向省政府建言献策,排忧解难,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好评。

方谦离休后,仍然非常关心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关心江西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社会评价

《江西日报》:作为一名老党员,方谦不顾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仍然积极参加离休支部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热情支持离休支部的工作,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为江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热情支持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关心、帮助、支持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充满了信心,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

在长达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方谦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不移。他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始终不渝地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对党赤胆忠心,对人民满腔热情,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党和人民。

他学习刻苦,工作勤奋,公道正派,实事求是,组织原则性强,顾全大局,遵守党的纪律,一切服从党的安排。他不居功,不诿过,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襟怀坦白,谦虚谨慎,立党为公,光明磊落,廉洁奉公,艰苦朴素。他作风正派,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家属子女要求严格,表现出人民公仆的本色。

亲友回忆

叶尚志:方谦同志和我于抗战初起、民族危亡之际,从苏皖北上到山西前线参加我军,后同入总部随营学校同班学习,不久奉命西迁延安,镇守洛川,与抗大合并。自1938年“八一节”毕业以后,我们分别42年,音讯不通。这次又逢“八一”,在庐山芦林湖一欢招待会上,偶然问起他的原名方维洲,才惊奇相遇。开怀忆旧,才知我们曾作为友邻部队,同时在太行山守望相助。他听到传说我已在战斗中牺牲,我只听说他仍在部队。阔别重逢,类似传奇,成为佳话。

庐山喜逢同班老战友方谦同志(二首)

1980年夏

(一)

纷飞战火忆同班,一别延安四十年。

国破请缨奔晋岭,边危受命镇秦川。

太行守望同风雨,天鄣邀游共愉欢。

未死枪林经浩劫,今生有幸聚庐山。

(二)

偶遇故人南鄣巅,欣逢花甲忆华年。

君闻我死疆场上,我梦君行戎旅间。

海角天涯无处觅,青山绿水有缘牵。

芦林湖上惊茶座,痛饮鄱阳尽笑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