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履吉

更新时间:2024-09-12 16:26

施履吉(1917年10月26日—2010年12月14日),江苏仪征人。细胞生物学家、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生平

1917年10月26日,施履吉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1940年,从浙江大学园艺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41年—1942年,在贵州乡政学院园艺系读研究生。

1944年,从浙江省大学理产研究院毕业。

1946年—194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植物系读研究生。

1948年—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系读研究生兼助教,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51年—1952年,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系副研究员。

1953年—1954年,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系研究员。

1955年6月,回国。

1955年9月—1955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5年10月—195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兼室主任。

1959年—196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实验中心负责人、研究员。

1973年—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

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0年12月14日12时6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4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施履吉用高精度、高灵敏度定量定位法证实胚胎发育双梯度的理论,是国际上最早发现细胞质内DNA的科学家之一;首先用受精卵作DNA受体细胞探讨DNA的作用,为高等动物遗传转化打下基础,并首先发现分离染色质可以形成细胞核。1985年提出以动物个体尤其是哺乳类的乳腺作为生物工程发酵罐,并与其合作者获得了转基因动物;与合作者对染色体鞘,及着丝粒进行系列研究获得并克隆了着丝粒DNA。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施履吉是中国转基因动物和生物反应器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与奠基者。他掌握的多种核心技术,为建国初期改变生物技术条件落后局面及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单元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为人正直,敢于追求真理,并坚韧斗争。他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主张做科学必须“标新立异、吹毛求疵”,创新走中国人自己的路,严谨治学,逐步接近科学的绝对真理。他淡泊名利,远见卓识,铮铮铁骨,将祖国需求置于个人利益及兴趣之上,是后辈科学家做人治学的楷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评)

施履吉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热爱祖国,淡泊名利,学识渊博,远见卓识,耕耘不息,是中国细胞生物学事业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力推科学前沿,提携青年才俊,辉煌的一生为科学事业,尤其为中国的生命科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科学时报》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