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金城

更新时间:2023-12-20 16:08

施金城(1925年-2021年5月24日),1925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山美村,是印尼著名实业家,被安溪当地群众誉为“安溪的陈嘉庚”。

人物简介

施金城是印尼著名实业家。1925年出生于福建安溪县龙门镇山美村。毕业于厦门集美水产学校,1946年往印尼经商,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仙达,与其兄施金钗、施金狮、施金琢开办通发公司,经营土产及汽车运输。60年代往泗水开办昆仑加威制珍厂,后又开办钢铁厂、水泥瓦厂、橡胶加工厂,并经营出口商务。1984年成立东爪哇泗水安溪互助基金会,出任主席。并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名誉主席、香港安溪同乡会名誉会长。

人物逝世

2021年5月24日,据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安溪籍著名侨胞施金城逝世,享年96岁。

社会贡献

施金城热心社会公益、备受乡人赞誉。1982年至今,先后在安溪、集美捐资兴建安溪培文小学、培文师范学校、培文实验高中和丽馨幼儿园、集美校友会馆等,一共捐助近7000多万元。

用有限资金做无限事业

——访旅外侨亲施金城先生

本报讯 (记者林爱娥)“培文师范10多年培养了3000多名合格小学老师,使安溪及邻县的教育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如今还不是三级达标学校,为了学校的将来,大家帮忙想想办法吧。”17日,代县长高向荣带队到培文中学进行调研时,旅外侨亲施金城心情急切地对前来调研的县领导说。多年来,施老先生一直对培文中学的发展挂心不已,四处奔走求助。

心系故土 倾资兴学

施金城是我县龙门镇山美村人,1929年由于战乱、生活艰辛,5岁的他随父兄到印尼谋生;1936年返乡,就读于陈嘉庚创办的集美中学和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二战结束后,于1947年又远渡重洋回到印尼。上学期间,施金城深受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爱国精神的影响,立志将来也如陈嘉庚先生一样回乡办学。

1982年,施金城回到阔别30多年的家乡探亲时,发现村里的小学生竟然还在他几十年前就读的危旧破陋的祠堂里上课,心情异常沉重,当即决定捐资为家乡的小学兴建一所新校舍。两年后,施金城捐资兴建的培文小学新校舍落成,当他满怀希望地到县教育局请求为小学配备素质较好的教师时,却得知当时全县的小学教师中有一半以上不具备教学资质,无法满足其要求。

此时,家乡小学教育师资的短缺更是让施金城寝食难安,经过多方请教、几经思考,他决心在家乡创办一所师范学校,并承诺投资200万元。经多次奔走,1985年,省政府正式批准创办培文师范学校,该校成为了我县有史以来第一所师范学校。而当时,他的钢铁厂才刚刚有点起色,资金并不充足,不得已选择分期付款来兴建校舍,为了凑足200万元的启动资金,甚至让女婿来支援他。在他的倾心坚持下,该校于当年秋季招收新生上课。

热心教育 办学30载

培文师范学校初具规模后,施金城先生继续捐资兴建新的师生宿舍楼、多功能体育馆和标准化田径运动场等,大大方便了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

“当时我们学校的校舍、各种设施、配套设备堪称全省领先,加之校园周围小桥流水、杨柳依依,在那样的环境中大家学习都很有干劲。”县沼涛实验小学的陈老师向记者介绍说,他于1995年从该校毕业,至今已有16年了,仍然十分想念这所建在家门口的师范学校。

自创办以来,培文师范为我县及周边多个县区培养了3000多名小学教师,大大改善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状况。然而,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培文师范从2001年起不再招生,这一消息让年逾古稀的施金城先生坐立难安。他一次次返乡,与有关方面商讨培文师范的出路。经多方商讨,该校更改为培文工艺美术学校,又于2002年与泉州师范学院联合创办了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

实验高中创办以后,施金城又捐资400多万兴建蔼华科学楼,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2011年,施金城先生再为培文中学捐建教学楼、宿舍楼、学生食堂各一座,接下去还将捐建学校图书馆及教师宿舍楼等,不断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捐资兴建校舍和教学设备,施金城还关注学校的全方位发展,并捐资支持培文师范承办省中师第五届运动会;担心教师抽烟带来不良影响,在培文师范创办10周年之际,施金城向学校建议,要是全体教职员工戒烟,他将再捐资100万元奖学奖教。“当时,全校师生从校长到老师直至学生都积极响应、全部戒烟,我们学校也因此成为全省第一个无烟学校。”提起这事,在该校任教近20年的魏老师很是自豪。

一点一滴,从小做大,施金城一直没有停下兴办学校的脚步。正如施老先生所言:“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用有限的资金做无限的工程。”从1982年至今,他已为家乡创建了安溪培文小学、培文师范、培文实验高中和丽馨幼儿园等学校,从当初承诺的200万元起,一共捐资7000多万元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

“金城兄生活克勤克俭,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四处奔波,把赚到的钱悉数投入到兴办学校中,这30年来已经倾其所有了。”施金城的老友林老先生感叹不已。

省吃俭用 从不言悔

在培文中学校园里记者看到,明亮宽敞的教室、设备齐全的科学楼、标准化田径运动场,生活设施配备完整、漂亮舒适的师生宿舍楼等等,为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据了解,施先生本人的生活却极其简单朴素。

据介绍,在庆祝培文师范成立10周年的大会上,李尚大先生提到:“记得第一次到施金城开设的公司拜访,他的公司摆设十分简单,大热天办公室也没有安装空调,只有一台旧的电风扇。而且,为节省电费,没客人来风扇都不开。我到他公司他才开电风扇。电风扇一开,还发出嗒嗒的声响,可见电风扇实在很旧了。照理说,施先生是有能力把公司装饰得舒适一些。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是为了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学校建设的需要。”

李尚大先生还写信赞扬道:“你的所作所为是比大富豪捐献了亿万元更具有价值。你办学校的钱,不是你多余的钱,是你辛辛苦苦挤出来的钱……你的功绩会留予家乡人,世世代代怀念你。”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地坐,向远处看’--这就是金城兄的座右铭。”林老先生介绍说,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施金城完全有条件享福,但他却把赚来的钱都用到家乡的教育事业上。家人对他也十分支持,连佣人都没请,家务都由太太做,而儿子结婚也基本都用旧家具。除了兴办学校,施先生还捐资捐建了我县官桥医院的门诊大楼等。

“宁愿省吃俭用,不忍校舍破漏,历经风霜雨雪,辛酸苦辣,从不悔恨,深信汗水不白流。”施金城先生就是用这样的行动来实现他办学的心愿。

而今对于培文中学面临生源少、师资短缺、尚未通过三级达标学校验收等问题,施老先生忧心不已,四处奔走。“只要能设法补救,不管多困难,有生之年我愿意负责所有既定工程,依然会每月都按时汇款。”如今只拥有一个规模不大的铁钉厂的施老先生仍在坚守承诺,“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会坚持做下去。如果大家群策群力,想想办法,我相信培文的难题肯定能解决。”……

施金城先生这种呕心沥血、倾资助学的事迹,在茶乡传为佳话,茶乡人民称之为“安溪的陈嘉庚”;也得到各级政府的盛誉:2004年3月省政府授予其“福建省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同年10月,县人民政府授予其“捐赠安溪县公益事业重大贡献奖”,2011年11月,又获“泉州市捐赠公益事业功勋奖”牌匾及金质奖章。

相关事件

一.2012年5月28日,旅印侨亲施金城、梁丽馨伉俪,带领海内外施姓宗亲,前往培文中学、丽馨幼儿园及第五实验幼儿园项目施工现场参观考察。

88岁的施金城是我县旅印宗亲,出生于龙门镇山美村,早年就读陈嘉庚创办的集美中学和集美水产学校,深为陈嘉庚倾资兴学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立志支持家乡兴学。改革开放以来,他先后创建安溪培文小学、培文师范、培文实验高中和丽馨幼儿园等学校。2011年又捐资千万元,兴建培文霭华实验幼儿园,缓解县城学前幼儿入学难问题。

在丽馨幼儿园,得知该园自创的幼儿舞蹈“闽南童谣《十二生肖过年兜》”,荣获第五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大奖赛幼儿组表演类金奖,施金城非常高兴,赞扬此举“为故乡安溪争光”。他鼓励该园进一步丰富学习活动课程,激发幼儿对闽南语的兴趣,弘扬闽南语文化。

“从黑头发到白头发,为家乡教育事业出力几十年,我从不后悔。”杨柳清风,琅琅书声,漫步在培文中学校内,施金城深情回顾他早年的艰苦生活,讲述30年前回乡办学的经历。施金城说,培文师范10多年里培养了3000多名合格小学教师,惠及安溪及邻县的基础教育,让他倍感欣慰。他希望,转制的培文中学,能继承培文师范的优良传统,为安溪培养更多人才。

考察中,众多海外宗亲对施金城全力回报家乡教育事业的善举,表示由衷的钦佩。他们感慨地说,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可喜成就,身处异乡的游子感到无比自豪。

据统计,至2010年底,施金城为家乡教育捐资累计达3190万元,省政府授予他“福建省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并为其立碑,乡亲们感激地称他为“安溪的陈嘉庚”。

县领导梁金良、黄明哲、龚培毓、袁霖辉陪同考察。

二.“安溪的陈嘉庚”——施金城

在安溪,提起施金城这个名字,老百姓都肃然起敬。他为安溪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创办并支撑培文学校30年,被人们誉为“安溪的陈嘉庚”。

历尽艰辛创培文

施先生言必称“培文”。说到“培文”,他总是百感交集。他以一生的心血和有限的财力创办培文学校,经历了“从热心,到灰心,到不死心”的艰难历程。在创办培文学校的过程中,施先生遭遇个别乡亲误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鼓励说“治贫先治愚,科技能兴邦”。三十年来,施先生对培文魂绕梦牵,在印尼泗水家中的小花园里,有一巨幅的彩色半立体雕塑,那是培文学校的全景图:蓝天、白云、青山、校舍、绿树、小溪,惟妙惟肖。施先生称其为“印尼的安溪”、“印尼的培文”。每坐在那里,品着安溪茶,看着浮雕图,就仿佛再一次回到了故乡。

施金城不是富豪巨贾,他与夫人梁丽馨克勤克俭,但为了发展家乡教育事业,他倾尽毕生所得。截至2005年,施金城已为安溪县教育投入5000万元。为完善培文的教学设施,他还将再投资2000万元。

施金城先生1982年创建培文小学。那年,他回乡探亲,安溪基础教育落后不堪的状态让他倍感心酸。当他了解到20万美元就可以建成一所小学时,他权衡了一下自己的财力,觉得没有问题,毅然决定在家乡兴办一所小学。1984年,施金城捐资兴建的培文小学校舍落成。然而,教师却又成了问题。原来当时安溪多数的小学教师都是没有资质的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师资奇缺。解决小学教师短缺问题的办法是创办师范学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倡议下,特别是在安溪民国名人王瑞壁(民国时曾任安溪县县长,施金城先生的老师)的鼓励下,施金城决定投资200万元,在家乡创办一所师范学校。1985年,福建省政府批准创办培文师范学校,这是安溪县有史以来第一所师范学校。

培文师范的创办,为安溪及邻县南安、永春、晋江、石狮、惠安培养了3000多名合格的小学教师,现任泉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少萍曾评价说:“培文师范为泉州市的基础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90年代末,中等师范在东南沿海各省的使命已近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决定培文师范从2000年起将不再招生。眼看着培文师范就要关闭,施金城心急如焚,寝食难安,一次次地返乡,寻求培文师范的出路。他的努力带来转机,2001年培文师范转为福建省安溪培文工艺美术学校。2002年根据安溪县的实际需要,在泉州市政府的协调下福建省安溪培文工艺美术学校与泉州师院联合举办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培文生死存亡的问题解决了,施老先生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

转型后的培文,作为一所高级中学,却在招生方面遇到了瓶颈。

这又一次让施金城犯愁。他四处奔走,上县城,到市里,写信呼吁,恳请把培文转型为完全中学。经过海内外的多方努力, 2011年8月安溪县榜头中学整合并入培文学校,培文学校才如愿以偿,转为完全中学。在转型的过程中,培文学校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危机,那就是汶川大地震后,国家把石混、砖混结构校舍定性为危房,必须拆除重建,培文学校有70﹪校舍必须重建,培文师范原来所有的比较优势逐渐耗尽,困难重重,问题多多。对此,施金城表示:不管多困难,有生之年愿倾尽所有,配合完成培文学校的校安工程重建,并再捐建培文中学教师公寓一幢、图书馆一座,使转型后的培文中学的建筑硬件达到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标配。同时,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帮助完成培文中学的师资及内部设施设备配套,让培文中学如期达标晋级。

2011年11月,施金城先生倾心创办的培文中学得到安溪县政府全力支持,安溪县政府决定倾斜政策支持培文中学达标晋级。培文中学校安工程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5000平方米已竣工并投入使用,300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和3500平方米的新食堂将于2012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培文中学占地150亩,校安工程全部完成后,建筑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全部硬件将达到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标配。今日的培文,秉承“培文”校训和“多元化发展,个性化教育”的办学宗旨,在“给每个学生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陈茹萍同学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是安溪县就读该校的第一人。学校办学成绩得到上级的肯定,先后荣获“安溪县德育先进学校”和“泉州市文明学校”。到过培文中学考察参观的领导、校友都说这所中学秀气、灵气、大气、骨气“四气”齐全,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称赞说,培文中学的“精、气、神”十足,状元骨犹存,是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学园、乐园、家园。培文正走在复兴的大道上。2011年12月,在得知安溪县尚有数千幼儿无法入学公办幼儿园的情况后,施金城梁丽馨伉丽毅然再次捐资150万美金在安溪县城创办安溪培文蔼华实验幼儿园。

孩子们给他的快乐

有个社团邀请施金城入会并聘他任名誉会长,函中写明名誉会长需认捐的金额。施先生委婉地说:“我的培文学校刚刚整合,还有许多房屋建筑日久失修,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还有很多需要用钱的地方。我没有闲钱捐这个钱,得这个名。”

培文学校一路坎坷。值得欣慰的是由施老和夫人梁丽馨捐建的培文丽馨实验幼儿园,创园十几年来,教学质量优秀,深受社会好评。该园于2006年被评为“泉州市优秀幼儿园”。2011正月,丽馨幼儿园创作并演出的节目上了中央电视台。对此,施金城和梁丽馨伉俪感到无比高兴。正月初三,施金城先生给笔者打电话,告诉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播放了我安溪丽馨幼儿园排演的节目,你一定要看噢!”声音充满喜悦。

2011年12月29日,做完眼角膜破裂手术才两星期的施金城又一次踏上回乡的路,为他捐建的培文霭华实验幼儿园奠基。这是继丽馨幼儿园后他在安溪县城捐建的第二所公办实验幼儿园。培文霭华实验幼儿园建筑面积6400多平方米,设置18个班级,可容纳幼儿学生720人,建成后将缓解县城学前幼儿入学难的问题。

事迹感动李尚大

施金城以有限资金做无限事业的事迹感人至深。李尚大在给施金城的信中说:

“……你爱家乡、爱祖国的事迹,令我深深感动,而使我对你的仰慕与尊敬。……你回家乡,看到了家乡的贫困、教育的落后,师资的欠缺,而激发了你正义感,决心独挑起此重担,要在家乡创办师资专业学校,你自奉甚俭,克勤克苦,不先为自己求安乐,至今尚住在老店屋里,生活简朴,每月按时汇钱,认为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毫无反顾,尤为令人感动的是你贤淑的内助,凡事亲力亲为,与你有同一崇高的品德,以你的理想为理想,同甘共苦,对你为乡梓的义举,出钱出力,毫无怨言,支持你勇往直前,你的所作所为是比大富豪捐献了几万亿元,更具有价值。你不是想利用做善事来显耀你自己,作为你的点缀。你办学校的钱,不是你多余的钱,是你辛辛苦苦挤出来的钱,你的诚意令人深为感动,你的义举鼓舞了其他的同侨,会影响许多同乡追随你的后面为家乡做出贡献,你的功绩会留与家乡的人世世代代怀念你,我也以无比尊敬的心向你致敬礼。”正如李尚大先生所言,尔后的安溪掀起了一股华侨捐资办学的热潮,慈山学园、铭选中学、梧桐中学等一大批侨建校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安溪的大地上。

对母校的无限情

施金城早年就读于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中学和集美水产学校,是集美学校杰出校友。 陈嘉庚纪念馆第四展厅《嘉庚现象 诚毅同行》中展示了印尼校友施金城的事迹。对此,他说:“我对母校没作什么贡献,母校却给了我如此高的评价。陈嘉庚先生是我的校主,校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校主的纪念馆里有我的介绍,这是母校给我的光荣;陈村牧先生是我在安溪读书时的老校长,是我们尊敬的校董。陈村牧基金首次颁奖,集美校友总会就把如此崇高的奖项颁给了我,我感到非常荣幸,又觉得受之有愧。”2008年,陈嘉庚纪念馆到印尼征集相关文物时,施老便把珍藏的陈村牧基金奖状小心翼翼地交由陈嘉庚纪念馆永久保存。此后,施老多次把家中的老照片翻拍整理带回厦门,作为资料交集美母校保存。

2011年岁末,施金城给集美校友总会捐赠15万美元,用于集美校友会馆的建设。

施金城倾资兴学,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赞扬,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他“福建省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的金质奖章、“乐育英才”匾额及荣誉证书,并立碑嘉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卢嘉锡分别为其题词“育新秀谱华章”、“倾资办学,功在国家”。

施金城已88高寿,他健朗、豁达,对倾资办教育、做善事所受的褒奖,他表现得十分平和、淡定,大爱树人,至善兴学给他带来无限快乐。他说,“行善让人快乐。老天爷鼓励我行善也待我不薄,每次到紧要关头都特别眷顾我,象心脏搭桥这么大的手术,我都闯过来了。这次眼角膜破裂手术,我两个星期就好了。朋友都说神奇。我说这是老天的厚爱。”

培文办成优质完全中学是施金城先生的梦。在他九十高寿的时候,终于美梦成真。如今的培文学校,除拥有初中部、高中部外,还有培文附小、培文丽馨、培文霭华两所实验幼儿园。培文学校即将迎来30周年校庆。三十而立,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优良、教学质量优秀的培文将是对这位鲐背老人最好的回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