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3 14:24
辊道是利用圆筒式的辊子之转动来输送轧件的运输设备。它把轧制生产过程的各个工序互相联结起来。实现操作机械化,大大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自动化操作提供条件。轧制车间辊道重量约占车间设备重量的40~60%。
在带钢热连轧机上使用着许多辊道,它们被分成若干段,每一段辊道或者以独立的或者以与轧辊同步的速度和方向运送轧件。
为使轧件能够在辊道中心运行,采用鼓形辊,并且交替地使左右两边的水平面稍微倾斜,或者使辊子的轴线与轧件运行方向的交角交替地比直角稍微偏斜一些。
特别是输出辊道,过去多采用上述方法对中,但是最近有把辊距缩小的倾向,因而采用后一种斜辊布置方式的辊道正在减少。这是为了在轧制薄规格的带钢时避免使带钢在辊道上因终轧速度高而造成折叠。此外,对于辊道的速度和辊子直径也要充分考虑好。
对于中阀辊道,除了要求对中之外,为了进行精轧人口温度控制,要求轧件能在中间辊道上往复运动,并且为了提高末架粗轧机和精轧机的速度控制精度,以前常用的集体传动方式正在被单独传动方式代替。
辊道按其用途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工作辊道
工作辊道靠近工作机座,在工作机座前后将轧件喂入轧机,轧制后接住轧件,又返回送入轧机进行轧制,直到轧成成品后送到下一工序。
工作辊道又分为机架辊道、主要工作辊道和辅助工作辊道。
机架辊道是指装在工作机座的机架中的少数几个工作辊。
主要工作辊道紧靠工作机架,它将轧件喂入轧机和接受轧出轧件,因此它是经常参加工作的辊道,故称主要工作辊道。
轧件长度超过主要工作辊道时,由另一组工作辊道参加工作,这一组辊道叫辅助工作辊道,或称为延伸辊道。
轧机上的工作辊道又有输入辊道和输出辊道之分,在轧件进辊之一方称为输入辊道,出辊之一方称为输出辊道。即从加热炉至热轧机者称为输入辊道,从热轧机至下工序者称为输出辊道,在输出和输入辊道的两端延长部分称为延伸辊道。
输送辊道
它是专门运输轧件的辊道,从原料场送到加热炉或从加热炉送到轧机,以及用以联结轧机的各辅助设备的辊道。例如,280011重热轧机机列的清洗机、翻锭机前后辊道、加热炉前辊道都称为输送辊道。
输送辊道按工艺流程的方向分为输入辊道和输出辊道。
由于辊道占车间设备比重大,名称繁杂,实际生产部门往往按生产顺序分组编号。
中间辊道位于拉矫机和切割设备之间,用于支承和输送铸坯和输送引锭杆。拉坯时,中间辊道与拉速同步,送引锭杆时可以用较高的速度。
切割区辊道为切割区四周的辊道,该辊道中有几个辊子需要升降或摆动,以防止切割时切坏辊子和切割渣粘结辊面。
出坯辊道是切割区辊道之后至冷床之前的辊道,由若干辊子组成,快速将切割后的定火铸坯输送至横移区辊道。
紧接着出坯辊道的是横移区辊道,该区辊道接受出坯辊道来的铸坯,将铸坯输送至固定挡板之前,由横移机构将每流铸坯输送到冷床或其他区域。
为使铸坯平稳迅速地运送,有时将这个区的辊道设计成可升降的。辊道按驱动方式可分为集中传动辊道和单独传动辊道两种。集中传动辊道由一台电机带动一组辊子,通过电机一减速机一链轮传动,或者通过电机一减速机~长轴一伞齿轮传动方式传动。单独传动辊道为一个电机带动一个辊子。这种辊道结构简单,操纵灵活,维修方便。根据铸坯的断面尺寸计算选择辊子直径和辊身长度,切割区后的辊道辊间距取决于定尺长度。切割前辊道速度与拉坯速度一致,切割后要迅速输送铸坯,辊道速度一般为20~30m/min。
辊道由辊子1、支架2和支柱3组成(如图)。实际应用时,往往把辊道作成各个标准的直线段和圆弧段,根据需要把若干标准段组合起来,即可获得各种不同长度和型式的辊道输送线。
辊子一般采用无缝钢管制成,也有用铸铁管或其他材料制造的,辊子轴固定在支架中。辊子与轴之阀装有滚动轴零。铸造车间常用的辊子有三种:轻型(Φ73)、中型(Φ105)和重型(Φ155)。其中前两种用的较多。辊子的宽度系列为200、300、400、500、650、800、1000和1200。根据使用条件,对于用无缝钢管制造的辊子,当辊子面不需要加工时,则辊子直径的系列分别为Φ76、Φ108和Φ159。
支架多用型钢制成,有焊接和螺栓连接两种结构。为了通用和便于制造,已把上述三种常用辊子的支架作成具有标准长度的通用构件,在设计时可直接选用。对于Φ73和Φ105辊子所用的支架,分别采用不等边角钢焊接而成。角钢上间隔地开有槽和孔,左右两边的槽和孔是相互交错布置的。用这种支架时,辊子安装完毕需用钢丝进行锁紧(即相邻3~5个辊子轴用钢丝串在一起)。辊子Φ155的支架采用槽钢,辊子轴用压板和螺栓固定在槽钢翼缘上。螺栓连接的支架是用长螺栓把两根型钢连在一起,型钢上的圆孔是用来安装辊子轴的,当支架是在工厂制造现场装配的条件下,用这种结构便于运输并能避免运输过程产生较大的变形。常用标准直线段的长度分别为1000、1500和3000;常用标准转弯段的角度为30°和90°。当利用标准段组成辊道长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则可参照标准段另行配置。
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所需要的支架,例如把角钢的边朝内放置或用铸造支架等。
支柱一般采用型钢焊接而成,上部用螺栓与支架连接,下部用地脚螺栓与地坪固定。按用途支柱可分为对接支柱和中间支柱,两标准段支架之间采用对接支柱支承,其余(包括端部)则采用中间支柱支承。支柱的设计一般按受压柱的稳定性来控制。
辊道的传动形式有集体传动,单独传动和空转辊道三种。
①集体传动辊道——由一台电动机同时带动所有的或其中一部分辊子。通常是4~10根辊子。
②单独传动辊道——每个辊子或每两个辊子由一个单独电动机带动。
③空转辊道——通常借助轧件重力来推动,所以辊道之平面多做成与水平面之间有斜度,以利用重力作用,因此又称为重力辊道。一般小型轧机的辊道,特别是升降台上的辊道,尽可采用重力辊道而不必采用转动辊道。有些工作辊道的延长部分也有采用重力辊道的。
但对于大型轧机来说,尤其是热轧机必须用动力传动辊道。最多的还是集体传动式,特别是长度不大而轧件断面很大时,适宜用集体传动。
单独传动辊道通常用于长距离的轧件的传送。新式的高速热轧机及连续式热轧机一般都采用单独传动系统。单独传动优点很多,它的制作简单,由于不需要传动齿轮及传动轴,从而大大简化了辊道的机械结构,使装拆、检修和润滑等问题也都大大简化了,而且对辊子相互位置之准确度的要求也没有集体传动时那样严格。单独传动辊道用于负荷较大的轧机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单独传动辊道的电气设备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