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5:40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者“稽查者”的角色,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则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无意识或者说潜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它是人们对认识对象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不由自主的、不知不觉的、模糊不清的认识。简言之,潜意识是一种未被意识到的认识或认识之下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潜意识不等于无(没有)意识,它在认识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人的心理活动按有意识和无意识分类.有意识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注意,去思考,去想象,这是人们在学习、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心理活动。人还有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比如,小时候爸妈常带着你上街玩,总会耐心地教你怎么记住回家的路,你自己也会用忙碌地去记住沿途的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如电线杆、商店、招牌、十字路口的样子情况,可是等到你稍大一点的时候,不论是去学校还是回家,你再也不会边走边用心去记沿途的标志,两条腿仿佛长上了眼睛似的,到了该拐弯时便拐弯,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校或家里了。这种不知不觉识别回家或到学校路线的心理学活动,就是一种无意识活动过程。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为人们不必为它作出努力,所以能缓解心理活动而带来的疲劳,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变得轻松。
无意识行为
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例如,在骑自行车时,一个人可以毫无困难地思考其他问题 ,或与别人交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控制平衡的。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动作,比如挠头皮,也都是无意识的动作。
对刺激的无意识
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来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例如,在双耳分听实验中,尽管被试根本不记得呈现在非追随耳的单词是什么,却明显倾向于将歧义词解释为与该单词有联系的词义。
盲视
有一类对刺激的无意识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有脑损伤病人虽然“看”不到刺激,但是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加工。
(1)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意识和无意识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当有意识的外显记忆受损时,无意识的内隐记忆可以较好地保存。有些有意识的现象经过反复强化可以变为自动化的无意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