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适从

更新时间:2024-01-30 14:04

无所适从(拼音:wú suǒ shì có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

成语出处

一国三公,吾谁适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无所适从”。

成语故事

北朝齐国的魏兰根,见识不凡,身材魁梧,机警而有才能。

魏母去世后,要在常山郡境内下葬。当地有一个周围长满了柏树的祠堂是东汉大奸相董卓的,魏兰根就准备伐柏为母亲做棺,别人劝诫他这样做恐怕不吉利,他说:“董卓活着是奸臣,死了不配与柏木为邻。”仍下令将柏树全部伐干净。

有一年,秦陇一带闹饥荒,可官府却丝毫不肯减轻税负,结果发生农民起义。朝廷命令行台萧宝夤带兵讨伐起义军,夺回被其占据的宛川,当时任岐州刺史的魏兰根也跟随萧宝夤的部队作战。很快,起义失败了,宛川城被攻陷,官军抓获了大批俘虏。萧宝夤从中挑选了10名美女,赏给魏兰根做婢妾。魏兰根不同意,说:“宛川县地处偏远,地头蛇势力很强,皇室的恩威则比较薄弱,因此老百姓才感到无所适从,结果误人歧途,卷入了叛乱行动。如今朝廷应该汲取经验教训,对他们采取怀柔政策,百姓饥寒,朝廷应该给他们送衣送粮,关心感化他们。怎么可以把他们发配为奴仆呢?”于是他把这些女子全部遣返回乡。

成语寓意

但凡人的成长,都有过这样的生命历程:一段日子里,心无着落,眼睛迷蒙,精神上不知所措,彷徨,迷茫。与人交往,不同的声音让人莫衷一是;与人相遇,虚假和蒙蔽让你如履薄冰;对于事业、家庭、婚姻等人们各执一词,互相矛盾,让人左右为难。每个人都在光明和阴影的交织重叠中手足无措过。试着坚强,试着独立,试着恒定自己的内心,择善而从,才是走出迷茫的真途径。

成语运用

“无所适从”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不知怎么办才好。

唐·李百药《北齐书.魏兰根传》:“此县界于强虏,皇威未接,无所适从,故成背叛。”

宋·姚宽《西溪从语》卷上:“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卷三〇二·贾黯传》:“二人临事,指踪不一,则下将无所适从。”

明·张居正《请戒谕群臣疏》:“若不特行戒谕,明示以正大光明之路,则众心无所适从,化理何由而致?”

清·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二九三·谢济世传》:“若发号施令,小人得以摇夺,君子无所适从,国事未有不隳者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