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道中赋水车

更新时间:2023-08-30 22:22

《无锡道中赋水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绘了水车的状态和车水灌田时的情景,由此写到旱灾给农民带来的痛苦,既称赞水车的提水作用,又惋惜它不能消除干旱的威胁,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关心。前四句写水车由飞转到静止,连用新奇活泼的比喻和准确精当的叠字;后四句更驰骋想象与幻想,奇逸高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作品原文

无锡道中赋水车⑴

翻翻联联衔尾鸦⑵,荦荦确确蜕骨蛇⑶。

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⑷。

洞庭五月欲飞沙⑸,鼍鸣窟中如打衙⑹。

天公不见老农泣⑺,唤取阿香推雷车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赋:赋诗。以直陈其事的方法创作诗歌叫“赋”。水车:即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三国时马钧创制。宋代农民种水稻多用水车引水灌溉。

⑵“翻翻”句:写水车转动时每一节戽水器前后衔接之状。翻翻联联,乌鸦衔尾而飞的样子。

⑶“荦荦”(luò)句:形容水车停止转动时的样子。荦荦确确,形容骨节坚硬突出。蜕骨蛇,水车又叫龙骨车,因此说水车停下来时就像蜕了皮剩下骨架的蛇。

⑷“分畴”二句:写清水流进田畦,早稻抽芽出土的情景。畴(chóu),田垄。走云阵,形容水入田中的流动势态。绿针,破水而出的稻芽。

⑸洞庭:指苏州太湖的洞庭山。欲飞沙:形容久旱不雨,尘土飞扬。

(tuó):一种脊椎类大型爬行动物,俗称猪婆龙,穴居江岸边,传说大旱则鸣,声如击鼓。打衙(yá):击鼓。古代衙门击鼓报时,称为打衙。

天公:犹称天老爷。老农:一作“老翁”。

阿香:古代传说中推雷车的女神。据《搜神后记》卷五《临贺太守》载,晋永和时,周某夜宿一女子家,“向一更中,闻外有小儿唤阿香声,女应诺。寻云:‘官唤汝推雷车。’女乃辞行,云:‘今有事当去。’夜遂大雷雨。”此谓盼望天公降雨。

白话译文

一节节的车斗像联翩衔尾的乌鸦,坚硬的车架像骨节突出的龙蛇。

车水入田如云滚波浪,早稻抽芽出土嫩如针尖。

洞庭山五月天旱沙尘飞扬,穴中的鳄鱼鸣叫如同击鼓。

上天没有看到天旱带给农民的困苦,应当早早唤取女神推雷车降雨。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适逢岁旱民饥,他便赶赴常州、润州、苏州、秀州赈济灾民。五月返杭途中经过无锡,他看到龙骨车这种新型的农具,产生了兴趣,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宋诗中继梅尧臣的《水车》后又一咏水车的诗作,却是一首悯农诗。诗人因咏水车而写到旱灾给农民带来的痛苦,表现了他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关心。

开头两句先写水车行走和静止时的形状,据说蛇为小龙,这是一部龙骨车。三四句接着写水车的功用,田畴里绿色的秧苗像翠浪翻走在云影荡漾的水中,农人在水中插着如绿针的秧苗。诗中描写农民踏水车引水灌田插秧,由飞转写到静止,连用乌鸦衔尾、长蛇蜕骨、浪走云飞、绿针刺水等新奇活泼的形象比喻形容,又精心锤炼生动准确的叠字描状。

五六句写太湖的洞庭山一带干旱不雨,沙尘飞扬,因天旱水干鼍鸣窟中发出衙门击鼓般的声音,形象地揭示出干旱的严重。最后两句写诗人希望老天爷能体恤老农,让雷神阿香推动雷车洒下甘霖。后半篇驰骋想象和幻想,既表现了当时旱情的严重、农民的忧伤,又传达出盼望天降甘霖解脱农民困苦的心愿。诗人既称赞大旱之年水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老农少受干旱之苦,却又惋惜它的作用不大,不能消除干旱带来的威胁。他深深同情在旱荒中呼天而泣的老农,这无力抵抗自然灾害的老农,正象征着中国古代勤劳而苦难的农民。在水利事业不发达的古代,遇到旱涝年景,农民只能靠水车排灌,向天而泣是没有用的。诗人发出“天公不见老农泣”的感慨,其意不仅仅指“天公”,而是包括一切不恤民苦的大大小小的统治者。此诗直指王安石变法中的许多流弊,反映了一个正直官僚的社会责任感。

在这首诗中,诗人充分运用比喻,而且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的用笔灵活,思绪升天入地,状物抒怀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一个很容易写得枯燥乏味的题材,在苏轼的笔下,却写成了情趣横溢、诗意盎然的佳作。

名家点评

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言水车之利不及雷车所沾者广也。

明代萧奇中评《东坡先生诗集注》:(“翻翻”二句)二语肖甚。

清代查慎行《初白庵诗评》:(“翻翻”二句)二语略尽形制。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每赋一首,当庸人难下手处,必刻其骨,直从古乐府得来。

清代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节短势险,句句奇矫。结句四平,未谐调,然义山《韩碑》已有此句法。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只是体物着题,触处灵通,别成奇光异彩。“想当施手时,巨刃摩天扬”,此之谓也。赋物得此,神力罕匹。

清代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此诗与《瓶笙》同一手法。

清代何绍基批点《注东坡先生诗》:(“鼍鸣”句)见水车之无济也。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东坡《秧马歌》《水车诗》,皆形容尽致之作,虽少陵不能也。

清代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言天公岂不见老农泣乎,宜雷雨以救其旱也。“雷车”字点染本题。突然而起,戛然而止,笔力惊绝。此等诗不可逐句论工拙。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