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5 16:35
无闷,词牌名,又名“闺怨无闷”。以程垓词《无闷·天与多才》为正体,双调九十九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七仄韵。代表词作有陈维崧《无闷·绮陌芉眠》、朱彝尊《无闷·雨夜》等。
无闷,见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片玉集抄补》及吴则虞校点《清真集·补遗》。因词中结句为“要无闷,除是拥炉对酒,共谈风月”,故名。调见今人唐圭璋《全宋词》所辑北宋丁注词。此调又名《闺怨无闷》。《钦定词谱》将此调名归于南宋程垓名下,调见《书舟词》,汲古阁本刻《闺怨无闷》者误。
清初可能未知周邦彦已有此调,故以为始自程垓《书舟词》,汲古阁本《书舟词》作《闽怨无闷》,《词谱》谓其误。《词律》作《无闷》之“又一体”,并注“本集名《闰怨无闷》”,又云“今观王沂孙词,止作《无闷》,则‘闺怨’二字,乃所赋之题,后人并题名连刻也。”《全宋词》作《无闷》。《词律》卷一六列王沂孙所作,以程垓所作为别体,注谓程词“因用俳体,平仄难学”。《词律》云:昊文英有《催雪》一调,与《无闷》全同,录于此调后,《词谱》则云:“《词律》此词与《催雪》类编,按《催雪》前结,四字三句,已自不同,后段句读押韵,尤为迥别,特为分列。并另列《催雪》一调。“
无闷:即没有烦忧。先秦《易经·乾卦》云:“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即称避世就没有烦忧。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丁永州》丁注自注云:“元丰(1078~1085)中,余中榜进士,喜为歌词,世所传‘催雪’《无闷》及‘重午’《庆清朝》,皆有承平闲雅气象。”注中的“催雪”“重午”为题名而非调名。调名本意即咏没有烦忧。
正体:双调九十九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七仄韵。以程垓词《无闷·天与多才》为代表。《词律》以此词与《催雪》类编。 按《催雪》前结四字三句,已自不同,后段句读押韵,尤为迥别,特为分列。此调祇此一体,。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无闷·天与多才》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天与多才,不合更与,殢柳怜花情分。算总为才情,恼人方寸。早是春残花褪。也不料、一春都成病。自失笑、因甚腰围半减,泪珠频揾。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
难省。也怨天,也自恨。怎免千般思忖。倩人说与,又却不忍。拌了一生愁闷。又只恐、愁多无人问。到这里、天也怜人,看他稳也不稳。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宋】周邦彦《无闷·云作轻阴》
【宋】程垓《无闷·天与多才》
【清】朱彝尊《无闷·雨夜》
【清】陈维崧《无闷·绮陌芉眠》
【清】陈维崧《无闷·长此安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