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2 22:01
《日本中国学史稿》是2009年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严绍璗。
《列国汉学史书系·日本中国学史稿》最近已有经过校勘的新版,大家容易看到,尽管只是概述性的,却使读者能够看到各国汉学互相间的关系。由此可见,有组织有系统地考察各国汉学的演进和成果,将之放在国际汉学整体的背景中来考察,实在是更为理想的。
严绍璗教授著《日本中国学史稿》,最近由学苑出版社出版。严教授是北京大学教授、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著有《日本的中国学家》《日本中国学史》、《汉籍在日本流布的研究》《日本藏汉籍珍本追踪纪实》、《日藏汉籍善本书录》等学术著作。
本书定名为“中国学”而不称“汉学”,是基于我本人对“国际中国文化研究”这一学术的一种学理性的理解。
本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复兴”以来,成果丰厚,但是学术界在汉语文化中如何定义这一学科,在范畴与概念的表述上,很不一致。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我国第一种关于这一学科研究的刊物称为《外国研究中国》,孙越生先生主编《国外研究中国丛书》系列,名称非常直白。我个人参与其间,主张采用“中国学”。1980年我出版的《日本中国学家》和l991年出版的《日本中国学史》都使用了“中国学”的概念。继后,上海华东师大出版《海外中国学评论》,朱正惠先生、王晓平先生诸位在他们的著作和表述中也采用“中国学”的范畴,中国社科院何培忠先生主编《当代国外中国学研究》,我国国家图书馆的相关机构称为“海外中国学研究文献中心”等等都表明,我国学界相当一部分学者,把这一学术定义为“中国学”。但是,目前我国大学中凡是涉及这一学术研究的机构,几乎都以“汉学”命名,相应的学术会议与新闻媒体也几乎都采用“汉学”的名称,学术界关于这一学科研究的重要的刊物,也称“汉学”,例如:《世界汉学》《国际汉学》和《汉学研究》等。
严绍璗(1940年9月-2022年8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1964年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北大教授、人文学部学术委员兼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香港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化学院荣誉教授,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汉语史学会学术顾问等。 以《日本的中国学家》《日本中国学史》以及本书为代表,从事“日本中国学”学科史的建设。以《汉籍在日本流布的研究》《日本藏汉籍珍本追踪纪实》和《日藏汉籍善本书录》等为代表,从事“国际汉籍文献学”的建设。以上述研究为基础,以《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中国文化在日本》《中国与东北亚文化交流志》《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日本文化——严绍望日本讲演录》等为代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化与文学的发生学”的学理性建构。
前言
第一编 日本传统汉学的研讨
第一章 日本传统汉学的奠基时期
第一节 中国古典儒学的东传
一、中国古典儒学的传入
二、早期儒学的扩散
三、古典儒学的式微
第二节 日本古代文化中的道家思想
一、中日古文化中的“神道观”
二、“天皇”的定格与道家文化
三、皇室“三神器”与“祝紫为上”
四、10世纪时代日本宫廷的“咒文”
五、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文学中的道家思想
第三节 中国的阴阳学说与日本的上古文化
一、《易》的东传
二、日本古代政治中的阴阳道学说
三、日本传统民俗中的阴阳道
第四节 空海和尚与《文镜秘府论》
一、空海和尚(弘法大师)的汉学与佛学的经历
三、《文镜秘府论》概说
第二章 日本传统汉学的准备时期
第一节 中日禅僧的交往与宋学传人日本
一、人宋僧俊芿
二、人宋僧圆尔辨圆
三、赴日僧兰溪道隆
第二节 五山文化的范畴
一、禅宗“五山”的确立
二、五山汉文学
三、五山僧侣“儒佛互补”的理念
第三节 传统汉学的成长
一、宫廷与世俗的宋学讲筵
二、宋学著作的“和点”与“和训”
三、宋学研究著作的形成
第三章 传统汉学的形成时期
第一节 林罗山与朱子学派
一、藤原惺窝——朱子学的篙矢
二、林罗山及其学术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江藤树与阳明学派
一、了庵桂悟与王阳明的会见
二、中江藤树与阳明学的基本特征
三、大盐平八郎及其领导的民众起义
第三节 伊藤仁斋与古义学派
一、山鹿素行与古学派的滥觞
二、伊藤仁斋与古义学学派的特征
第四节 荻生徂徕与古文辞学学派
一、荻生徂徕与“古文辞学”的内含
二、清代学者对荻生徂徕著作的评价
第二编 日本中国学发生的“文化语境”与成型形态研讨
第三编 20世纪上半叶日本中国学学派研讨
第四编 日本中国学发展中“变异”状态研讨
第五编 日本中国学战后状态综述研讨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