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07 10:02
日本水军,自古以来被分别称警固众,海贼众,船手众。
“警固众”最早发源于海边土豪的雇佣势力,当时的土豪为了让自己的船舶不被海贼袭击,就雇佣拥有武装的船只作为护卫。虽然警固众和海贼众是对立存在的,但是同属于海上武装势力的他们的出身也许完全一样,有不少警固众其实就是被豪族、大名雇佣的海贼。
而“船手众”则相对正式一些,他们完全从属于某一大名,或就是大名的家臣,作为其水上势力而存在。是日本近代海军的前身。
“三十日,风雨交加的夜晚。听说有海贼的出现,船只连夜起程,向阿波行驶。在夜色中,大家慌张地向西面张望,男男女女都向神佛祈求一路能够平安……。”纪贯之的《土佐日记》这样记载道。
平安时代的歌人纪贯之在文中描述的让旅人们大为恐慌的“海贼”和陆地上的山贼一样,都是武装掠夺者集团。他们多数是生活在海岛上的居民,平时从事的是渔业和贸易活动,但是在暗中进行着海盗袭击的行为。
然而 “海贼”这个名称在后世逐渐改变了它原来的含义。从室町前期到战国时代,“海贼”不再是一种蔑称,不少海上军事势力首领纷纷自称为“海贼大将”。甚至出现了象九鬼嘉隆这样的“海贼大名”。
水军作战的主要阵型有:·平常时船队编成
通常,船队前进时,以大将船为中心,编有前卫船队,左右中卫船队、左右后卫船为战斗时 展开队形作准备。
通常称为大三角形阵。
顾名思义,这是个象鹤翼一样张开的阵形,属于攻击型阵形。避开敌人的先段中央精锐部队,而从两侧包抄,向敌人后方迂回。如果必要的话,还会在左右两翼配置若干游击军船。
通常称为四角形阵。
“水乃方圆之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容器改变自己的形状。所谓方圆之备就是大小舰船混杂的无形阵。说其无形,实却有型,指挥官可以根据敌人攻击形态来随机应变,调整自己的阵型。
通常称为轮形阵。
以少数精锐部队首先突击进入敌人的船阵,然后梯次攻击,这个阵形就象大雁飞行时的队伍,是最常用的队形之一,变化多样,可以根据敌人的攻击队型而迅速转为其他队形。
根据旗舰的位置又被称为梯形阵。
准备突破敌人中央队型的阵形。这个队形攻击时左右张开,从正面、左右三个方向同时发动攻击。根据旗舰的位置又被称为矛锋形阵。
船首和船尾设有总矢仓,以厚板为装甲的大型舰船。在木板装甲间,开有矢或铁炮的射击口。为指挥官所乘坐的船。
安宅船的船首和船尾皆以盾板为装甲,设置有弓和铁炮射击的狭间(铳眼),前后左右都没有死角。在靠近敌船以后,还可以以盾板外侧接舷,放下船桥登上敌人的船只,开展接舷战。船底也设立很多单独的防水隔仓,船体的一部破损浸水后,不会殃及其他部分,船只仍可以继续作战。
当时主要以人力划浆为船只的首要动力,大型的安宅船最多有百名划浆手。在船上还可以配置大筒(界于铁炮和大炮之间的大型火药武器)。这种攻击力、防御力均很优秀的舰船又被美称为“海上之城”。
战国时代是安宅船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当时最小的安宅船排水量一般有五百石左右,而通常的排水量在一千石到二千石之间。桨数根据船的大小不同,从50到160不等。在船体内的部分占大桨的六分之一左右。船首装备箱形龟甲型装甲,大筒安置与正面,便于炮击。织田信长在元龟四年(1573)于琵琶湖畔建造大安宅船。根据《信长公记》记载,船长三十间,宽七间,100只桨。当时,因为进攻本愿寺而惨败给毛利水军,于1578年信长命令九鬼嘉隆建造六艘安宅船史上最有名的铁甲船,这算是当时最大的重装备巨舰,装备有大炮3门,除了以铁甲包裹水面部分来防止火攻以外,还设计有防止攀舰的铁齿。可是信长统一天下的后继者,无论是秀吉还是家康对水军都不够重视,安宅船发展缓慢。文禄,庆长之役时,日本侵略军的水军显然在装备上逊于朝鲜水军。
关船又被成为“早船”(快船)。是一种相对快速的舰船。整体的装甲轻量化,行动轻快,机动灵活。
中古时期海贼众常常在海上的要所设立关所,向通行过往的船收取通行税,关船总是从事这种拦截船只的海盗任务,因此得名。
为了要求过往船只支付通行税,就要追击船舶,这样关船就被设计为重视速度。在战国时代,关船被用来作为主要的作战船只。
关船通常有40~50支桨,船首尖锐,船体细长。关船周围的盾板不象安宅船的装甲那样厚,常常以竹子为盾板。如果把安宅船比作战列舰的话,关船担任的就是巡洋舰的角色,机动力优秀。
小早是小型的关船,也就是说是小型的早船(快船),所以略称“小早”。比关船更加轻快机动。
小早船的桨一般在14~30支左右,在船队中担当驱逐舰的任务。防御力相对较弱,装备简易,基本没有装甲。以武士搭乘接展开接舷战为主,在海上机动。也从事侦察、连络等工作。全长约11米。
运输兵员或者兵粮的船只。
关船或者荷船的船楼较高者,除了了望还有种用途是用来狙击安宅船上的指挥官。
这些船只,以安宅船为中心组成船队。船队的行动以太鼓或军配、炮音、灯火等作为信号,决定阵形,统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