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7 11:22
《日本近现代经济史》是2010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栋梁。
日本的经济现代化展承了一种后发国实现经济赶超的模式,对于中国来说,其经验和教训绝非与已无关的“旁物”,而是一面镜子,值得借鉴参考。
本书依据“整体性、系统性和学术性”的写作三原则,在“横向”把握国际因素和国内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从资源禀赋、条件约束,制度安排、政策运作,路径选择,生产要素配置,经济周期变动,阶级阶层状态、对外经贸关系等不同层面入手,对不同时期和阶段的经济现代化进程及其特点进行了宏观考察和徽观分析,在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上展示了独自的思考和发现。
杨栋梁,1954年2月生,辽宁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曾在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部、名古屋太学经济学部、爱知大学研究和讲学。
现任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研究院教授、经济史研究中心教授。兼任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日本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日本近现代经济史和日本近现代史研究,代表作有《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国家权力与经济发展一日本战后产业合理化政策研究》、《近代以来日本缀济体制变革研究》、《日本后发型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研究》,发表各种学术著述近百篇、部。
第1章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起步的基础条件
一、德川封建体制及其经济制度
1.德川幕府封建体制的建立
2.德川幕府的封建经济制度结构
3.德川幕府的对外经济政策
二、幕末的经济发展与阶级分化
1.幕末商品经济的发展
2.幕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
3.幕末阶级分化的状况
三、开国与幕末封建统治危机
1.“黑船冲击”与安政开国
2.开国后的对外贸易状况
3.殖民化危机局面的出现
四、幕末社会经济的遗产
1.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2.科技与制作技术的积累
3.商业金融技术的发达
4.幕末社会经济的负遗产
附论:幕末经济的发展阶段——“严密意义的工厂手工业”论战,
第2章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明治维新与资本主义道路的选择
1.“王政复古”政变
2.后发国资产阶级革命
3.资本主义道路的探寻
4.近代化路线的确立
二、封建经济制度的破除
1.领主制与封建法规的废除
2.明治初期的地税改革
3.士族经济特权的剥夺与改造
三、明治初期工业化政策的展开
1.殖产兴业政策的推行
2.官办企业的下放
3.私人资本的扶植与政商的产生
四、近代财政金融体制的建立
1.明治财政的初建
2.纸币整顿
3.近代金融体系的构建
附论:近代土地制度的性质——寄生地主制论战
第3章 产业革命
一、日本产业革命概论
1.产业革命的进程与周期性经济危机
2.产业革命时期经济发展的数量分析
3.后发国日本产业革命的特点
二、产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1.轻工业的发展
2.重工业的发展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三、产业革命时期的内外经济政策
1.金本位制的建立
2.两次“战后经营”与国防经济的扩张
3.近代型产业政策的登场
4.殖民地统治与经济掠夺
四、产业革命时期的阶级状况
1.垄断资本的形成
2.地主制的变化
3.城乡无产者的生活状况与反抗
附论:日本产业革命的性质和分期——“两部类定置说”与“棉纺工业中心说”论战
第4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危机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环境下的日本
1.大战期间日本趁火打劫
2.战后国际政治新体系与日本
3.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日本
二、战时战后 日本经济的跛行发展
1.一战期间日本经济的异常发展
2.1920年危机与慢性萧条
3.关东大地震与1927年金融危机
4.“昭和危机”
三、战后经济政策的动向
1.金融政策的误算
2.古典与反古典财政政策的较量
3.合理化名义下的产业政策变动
四、垄断经济的发展与困境
1.贸易结构的变化与对华资本输出
2.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3.垄断体制的加强
4.阶级矛盾的激化
附论: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特征
第5章 国家垄断与战时统制经济
一、战时统制经济的发生
1.法西斯运动与“转向”风潮
2.统制经济思潮的兴起
3.统制经济的初期实践
二、战时统制经济的结构与特征
1.战时统制经济的诸阶段
2.战时统制经济的制度安排
……
第6章 占领时期美国的对日经济政策
第7章 战后经济复兴
第8章 经济高度成长
第9章 经济大国的辉煌与迷茫
第10章 泡沫经济的崩溃与经济改革
附录 日本近现代经济史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