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1 16:17
时堰镇,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地处东台市西南部,东与安丰镇接壤,南与溱东镇、海安县白甸镇相邻,西、北与兴化市戴南镇毗连,距东台市区20千米,区域总面积102.2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时堰镇户籍人口为65582人。
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海陵县,县治设于时堰。
东晋义暨七年(公元411年),置海陵郡,郡治设于时堰。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设江都府为东都,属东都泰州海陵县。
清朝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立东台县,时堰隶属之。
民国元年(1912年)11月,时堰乡改为时堰市,属东台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时堰市、大兴市、鲍庄乡、鹤落瑜乡同属东台县第六区,区治所位于时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6月,属紫石县(现海安县)时堰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划入东台县民主政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5日,属海安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复归东台县。
1957年8月,撤区,设立时堰乡。
1958年10月,成立时堰公社。
1983年9月,由时堰公社改为时堰乡。
1984年4月,由时堰乡改为时堰镇。
2010年4月,后港镇并入时堰镇。
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辖街南、街中、街北、街东4个社区,三时、陶庄、塘坝、塘东、新嵇、嵇东、丁谢、谭庄、红庄、茂富、进胜、周舍、双星、五星、双溪、存山、沙杨、港西、雍庄、九龙、杨沈、缪陈、姜林、双先、建东、陈庄、倪莫、六烈、后港29个行政村;下设4个居民小组,25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时堰镇辖5个社区、28个行政村:街南社区、街北社区、街中社区、街东社区、后港社区、三时村、陶庄村、塘坝村、塘东村、新嵇村、嵇东村、丁谢村、谭庄村、红庄村、茂富村、进胜村、周舍村、五星村、双星村、双溪村、九龙村、存山村、沙杨村、港西村、雍庄村、杨沈村、缪陈村、姜林村、双先村、建东村、陈庄村、倪莫村、六烈村,镇人民政府驻兴时路1号。
时堰镇地处东台市西南部,东与安丰镇接壤,南与溱东镇、海安县白甸镇相邻,西、北与兴化市戴南镇毗连,距东台市区20千米,区域总面积102.26平方千米。
时堰镇地处里下河低平原,为里下河“时溱洼地”一部;地势平坦,部分地段低洼。
时堰镇属里下河水系;水网密布,有大小河道369条;主要河流有泰东河、安时河、塘坝河、丰收河、甘港河等。
2011年,时堰镇有耕地9.15万亩,人均1.3亩。
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户籍总人口有6995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000人。户籍总人口中,男性35401人,占50.6%;女性34557人,占49.4%。户籍人口以汉族为主,达69842人,占99.8%;有苗、藏等12个少数民族,共116人,占0.2%。2011年,时堰镇人口出生率7.5‰,人口死亡率9.1‰,人口自然增长率-1.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84人。
截至2017年末,时堰镇常住人口为50018人。
截至2018年末,时堰镇户籍人口为66477人。
截至2019年末,时堰镇户籍人口为65582人。
2011年,时堰镇实现生产总值31.0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1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8.4:65.3:26.4。2011年,时堰镇财政总收入2.47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人均财政收入3529元。2011年,时堰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4100元。
2014年,时堰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5亿元,同比增长13.5%;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8亿元,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552亿元,增长9%;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30亿元,增长11%。
截至2018年末,时堰镇有工业企业726个,其中规模以上3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0个。
截至2019年末,时堰镇有工业企业551个,其中规模以上3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5个。
2011年,时堰镇农业总产值6.1亿元。时堰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时堰镇生产粮食5.4万吨,人均772千克。时堰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时堰镇生产肉类5043吨;畜牧业总产值1.28亿元。时堰镇渔业以鱼、虾、蟹养殖为主。2011年,时堰镇渔业总产值0.66亿元;建有农业高产优质产业园4个,优质农产品基地5个,面积达15000亩。
时堰镇初步形成以食品、纺织、建材、编织、轻工业、农机具为主的工业体系;是苏北特钢集聚区,建有泰东工业园、镇南工业园等工业园区。2011年,时堰镇工业总产值为23.5亿元,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职工5139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1.18亿元。
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有商业网点450个,职工875人。2011年,时堰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68亿元。
2011年,时堰镇各类存款余额为14.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3亿元。
2011年,时堰镇全年电信业务收入9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675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2所,在校生2177人,专任教师14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078人,专任教师15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有省重点高中1所,在校生1987人,专任教师190人;有职工业余学校、成人教育中心校各1所,在校生7000多人,专任教师5人。
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0个,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29个,公共图书室1个,藏书近20000册;每年组织送文艺下乡,定期举办富有特色的文艺演唱会、跳舞、书法绘画赛事。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有体育场地34处;8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2%。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有线广播入户率85%,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200户,入户率99%。
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其中卫生院2所;设病床13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专业卫生人员128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人。2011年,时堰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8.6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2万人,参合率100%。
2011年,时堰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60户,人数114人,支出36.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18户,人数1649人,支出189.4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22人,支出70.8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79人,支出39.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9239人次;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1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8.6万元;农村临时救助480人次,支出5.82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6546人,参保率83.1%。
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点33个,通邮率100%;有电信服务网点13个,固定电话用户17860户,移动电话用户29542户,宽带接入用户6000户。
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有自来水厂2座,铺设干线水管道50千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
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有35千伏变电所(站)5所,变压器562台。2011年,时堰镇售电量3.22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4%,供电可靠率99.9%。
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有公园4个,公园面积6.5公顷,园林绿化面积2.6公顷,公路两侧四旁绿化190公顷,庭院绿化12.2万株,绿化覆盖率20.2%。
截至2011年末,时堰镇有县乡级公路5条,总长40千米;境内通航河道3条,总长25千米;开通公交汽车线路3条;有客运站2个,客运汽车28辆,年客运量28万人次。
传明正统年间(1436年至1449年)梅姓迁此筑圩,称梅家圩,明成化间筑杨公堰于此,改名梅家堰。清乾隆间,雅“梅”为“时”,称时堰。
时堰镇有长堤远眺、同井春耕等十景。
时堰镇地方特产有后港王氏茶干、刀切手擀面、蟹黄肉包、盐水干子、生粉饼、鱼汤面、凤糖糕、油炸虾糍、蒲包干、花生酥、杂碎糖等。
2019年,时堰镇入选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乡镇名单。
2020年7月29日,时堰镇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1年9月,时堰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