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9 09:39
瓶树(学名:Brachychiton rupestris (Lindl.) K. Schum)是锦葵科、酒瓶树属植物。大乔木,高达20米,树皮黑灰色,上有浅浅的纵裂。茎干基部膨大呈卵圆状棒形,直径可达3米;圆锥花序;果长约4厘米,果梗与果实近等长。花期9-11月。其圆鼓鼓的树干形似酒瓶,又叫“瓶子树”。
小到中等乔木,树高10-20米,胸径5-15米;树干结实粗大;树皮厚,黑灰色,上有浅浅的纵裂,高大植株的茎干基部膨大呈卵圆状棒形,直径可能达到3米;叶5-10厘米,全缘叶或更多的通常是深裂而分成窄的圆裂片,花枝上的叶狭窄而完全。
圆锥花序,花横切大约1.2厘米,钟形,微黄色,在枝条的近末端形成小的圆锥花序;蓇葖果2-3厘米,革质,近末端有明显的喙。果长约4厘米,果梗与果实近等长。
瓶树原产澳大利亚昆士兰及南韦尔斯的干燥地带;中国华南地区常见栽培,长江流域及其以北也多见于温室。喜温暖干燥及充足的阳光,生长适温26-28℃。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其分布范围很少能扩展到雨林地区。
由于瓶树生长当地系热带干湿季气候,一年中有几个月不下雨;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这种树的树干贮存大量水分,形成树干膨大酷似一个巨大的瓶。雨季来到后,瓶树会吸收水分贮水备用,犹如—个绿色水塔,令其在漫长的旱季中不会枯死。一株直径1米的瓶树能够储藏2吨的水分。瓶树茎干在生长15年后才会逐渐膨大。气温低于10℃,易引起落叶,落叶植株更易开花。
花期9-11月。
瓶树的繁殖采用播种法。
瓶树干腐病病原菌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Btler),病菌可以通过土壤、风雨和昆虫传播,对树体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及时对病灶进行处理,是预防和治理瓶树腐病的有效方法。瓶树病株的病灶形成一定面积后,病原菌在病株体内侵染扩散速度较快,病树在第一次施药和第二次施药之间的一周内,病灶面积扩大61%,体积扩大100%。施用“干腐灵”15天后病害能得到完全控制;施药3个月后,干腐病的危害症状消失。
瓶树上很容易寄生一些蛀干害虫,叶片上有时会发生介壳虫,发现后要及时防治。根部病虫害则要以“预防为主”,每次生长季灌水时可以掺一些杀虫剂,如呋喃丹等,可以防止地下害虫危害根系。
饮用:瓶树和旅人蕉一样,可以为荒漠上的旅行者提供水源。人们只要在树上挖个小孔,清新解渴的“饮料”便可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解决人们在茫茫沙海中缺水之急。
观赏:澳大利亚特有的奇特树种,树干膨大储存大量水份,株型奇特,与其他高大乔木有显著区别,适于孤植或数株配置成群,同时花色艳丽,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是优良的园景树。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树树龄都应该在5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