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3 10:00
昆河铁路(Kunming-Hekou Railway),简称昆河线,前身是滇越铁路滇段,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条连接昆明与河口的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为米轨铁路,是中国铁路网中唯一的窄轨铁路体系,线路大致呈南北走向。
清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法国殖民者进入中国云南,意欲控制云南为其殖民地,进而开始争取在云南修筑铁路。
二十世纪初,法国人原拟将云南繁荣的城镇与人口密集的农村连成一线,勘定了经河口、新街、新现(今属屏边)、鸡街(今属个旧)、建水、馆驿(今属建水)、通海、玉溪、晋宁、晋城(今属晋宁)、呈贡而达昆明的西线。但因沿线人民的强烈反对甚至武装起义,所以放弃平坝地区而改走山路,开始规划东线:下段由河口经蒙自市碧色寨至开远,中段由开远沿南盘江北上,经华宁县盘溪至宜良,上段由宜良经呈贡抵昆明。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清政府同意法国国家指定的法国公司自云南边界起修筑铁路之云南生成,使法国获得滇越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法国驻华公使吕班借口干涉还辽有功照会清总理衙门,在提出割让广州湾的同时,要求“中国国家允许法国国家或法国公司,自越南边界至云南省城修筑铁路一道”,清廷答复:“可允照办”。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9月,以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为首的几家机构成立了滇越铁路公司,承包了滇越铁路的集资修建业务。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0月,中法签订《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34款,随即法国派人踏勘路线,绘制蓝图,并正式成立滇越铁路法国公司。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滇越铁路(昆河铁路前身)开始动工。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法国政府批准滇越铁路滇段东线规划。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滇越铁路滇段动工。
清宣统元年(1909年)4月15日,滇越铁路通车至碧色寨站。
清宣统二年(1910年)1月30日,滇越铁路全线铺轨至昆明。4月1日,滇越铁路全线通车。
民国21年(1938年)9月起,日本派飞机轰炸滇越铁路,至1942年近四年内,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出动飞机76批(894架)对滇越铁路进行侦测、轰炸。
民国29年(1940年)6月,滇越铁路越段受日本控制,停止进口。9月,日本在越南海防登陆侵略,后开始实际控制滇越铁路越段。
民国30年(1941年)9月2日,龙云致电蒋介石,请求破坏滇越铁路。9日,龙云接蒋介石电令立即破坏滇越铁路。10日一早至次年2月,炸毁河口大桥、河口隧道、白寨大桥,拆除河口至碧色寨间177公里铁轨(除人字桥外)。
民国32年(1943年)8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与法国维希政府断交,同时宣布接管滇越铁路滇段。
民国35年(1946年)2月28日,中法在重庆签订了《中法新约》,明确废止1903年的《滇越铁路协定》,从法理上实现了滇越铁路滇段的完全回归。
1950年,云南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滇越铁路滇段。
1956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开工修复滇越铁路碧色寨至河口段。
1957年12月17日,碧色寨至河口段完成铺轨,中止了17年的滇越铁路恢复全线通车。
1958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电令将滇越铁路滇段改称昆河铁路。同年7月1日,碧色寨至河口段交付运营。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政府对滇越铁路进行了修复。
1971年1月,昆明北站取代原昆明南站,成为昆河铁路(原滇越铁路滇段)的运营起点。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投资6700余万元,对昆河铁路实施全面技改。
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河口中越铁路大桥(河口大桥)部分被炸毁,滇越铁路再次中断。
1996年2月14日,伴随中越关系逐步正常化,滇越铁路恢复中越国际联运。
截至2003年,昆河铁路共有62个铁路车站。其中仍在办理业务的车站有昆明北站、黑土凹站、呈贡站、王家营站、水塘站、宜良站、禄丰村站、盘溪站、巡检司站、十里村站、开远站、大塔站、驻马哨站、草坝站、芷村站、腊哈地站、山腰站。
昆河铁路起于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北站,经呈贡、宜良、徐家渡、西洱、小龙潭、开远、草坝,至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河口站。
2001年进入雨季后,昆河铁路开远至河口段因两侧山高、地质条件差,经常发生落石、塌方等。为保证安全运行,当时的昆明铁路局做出停开昆明北—河口的5933/4次列车,昆明北—蒙自、石屏间的5931/2次列车的决定。
2003年6月1日-16日,由于连接昆明至红河州的公路影响昆河铁路的客运收入、路基破损严重、铁路老化等原因,滇越铁路滇段同个碧石铁路一起停止客运,只保留货运,越段还是客货兼用。
2007年,昆河铁路关闭1个车站。
2009年,昆河铁路关闭10个车站。
2008年6月15日,通勤列车在昆明石咀站至呈贡王家营站区间恢复通行,作为旅游及铁路职工出勤的区间线路。
截至2013年2月,昆河铁路已撤除草坝至河口间除芷村和腊哈地的所有车站(包括河口)。
2015年5月,建水至团山民居米轨观光专列正式开通试运营,全程约12.8千米。
2016年3-4月,昆明王家营站经昆明北站至石咀站的通勤列车因设备检修停运。同年5月恢复开行。
2017年12月,经中越双方铁路部门商定,中国开远站至越南海防站间的米轨铁路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开行。
2017年12月13日起,受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影响拆除铁路,原石咀站至王家营站区间通勤列车(昆明北站—王家营8861/8862次、8869/8870次停运,昆明北站—石咀8863/8866次)停运。
2018年7月20日早上,开远站再次启用。开远市依托现有滇越铁路的米轨铁路,将其打造成一条南北轨道交通公交列车。作为一段观光铁路,每天开行4对。
2009年,昆河铁路运送矿石、化工产品、建材等货物714.5万吨。
截至2010年3月,昆河铁路客运最高客流的年份为1984年,运送旅客为721万人次;货运最高年份为2008年,发送货物为920万吨,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最高纪录分别增长了3.6倍和28.5倍。
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时,各站都没有车站信号、联锁设备,所有工作人员使用手信号接发列车。
1955年12月上旬,昆河铁路西庄车站树起了第一架苏式新Ⅰ型双导线臂板信号机,结束了云南铁路无固定信号的历史。
1958年后,昆河铁路各站陆续安装半自动闭塞信号机,路签闭塞被逐渐淘汰。
1970年后,昆河线昆明北至狗街子站区间开始安装继电器半自动闭塞设备。
1981年3月,开远站北场建成米轨第一个6502制式电气集中联锁设备。
2000年,昆河铁路光缆全面贯通。
昆河铁路修建任务艰巨,桥梁425座,有的两端紧接隧道,下临万丈深涧;隧道155座,部分为曲行隧道。全长桥隧比36%。全长仅468公里的昆河铁路,跨越珠江、红河三大水系;跨越了亚热带干湿分明的高原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山地季风雨林湿润气候三大气候带;穿越了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南北海拔高差1807米的线路上,平均3公里1个隧道、1公里1座桥涵。
●综述
昆河铁路筑有铁桥22座,共计997米;石桥108座,共计3118米;隧道158座,共计17864米。
●五家寨铁路桥
昆河铁路上的五家寨大桥位于滇越铁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县四岔河峡谷段,因其似外形四张腿站立的人,又称“人字桥”,学名又叫“肋式三铰拱钢梁铁路桥”,正式名称为“五家寨大桥”。总长67.15米,宽4.2米,桥面距谷底102米,架设在两侧相距仅70米的峭壁上。从征集方案到建成历时4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3月开工建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2月6日完工。
●其他重点工程
狗街大桥、禄丰村大桥、糯租大桥、小龙潭大桥(新旧两座,旧桥建成于1909年)、木花果大桥、玉林山七孔桥(1908年建成)、仁者三孔桥(1909年建造)、白寨大桥(新旧两座,分别建于1908年和1957年)、河口大桥(新旧两座)
1998年11月13日,五家寨铁路桥被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昆河铁路碧色寨站被云南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五家寨铁路桥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有五家寨铁路桥护桥队。
2013年5月3日,碧色寨站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0月,昆河铁路红河段被红河州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月,昆河铁路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
据《滇越铁路研究会年刊2016-2017》显示,昆河铁路沿线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昆河铁路是云南历史上建设时间最早、建设难度最大、在中国和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影响的铁路工程之一。许多地段是修筑在垂直的悬崖绝壁之间,下面是深达一两百米的山谷。因其险峻卓绝的设计和浩大的工程,被当时英国《泰晤士报》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齐名的“世界三大工程奇迹”。(《亲历者》 评)
昆河铁路上开行开远城市轨道公交,开远城市轨道公交作为城市公交线路的有益补充,依托现有昆河米轨铁路运行,既不占用城市公共道路,又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人民网 评)
昆河铁路不仅把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同省内外,国内外联结起来,而且由于交通便利,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在昆河铁路网以铁路为依托发展起,一系列新兴工业。昆河铁路的北部终点站昆明市是,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依,托铁路大动脉的运力,发展起冶金,化工、机械、建材、,电力、电子等工业,拥有大型轻重工业、化工、机电工,业近百家,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滇越铁路与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进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