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15:04
昌邑故城址,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昌邑集,是西汉山阳国、昌邑国都城。战国至魏晋时期,它曾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铁贸易中心;西汉时期,它又是海昏侯刘贺的世袭封地,全国49处官办工业中心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为邑,秦时设县,西汉时期为郡治。
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分梁地,置山阳国,封梁孝王之子刘定为王。从此昌邑城成为王都。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阳国为山阳郡。
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山阳郡改为昌邑国,封刘髆为昌邑王。刘髆在位十一年,死后葬于巨野县红土山(1977年对该墓进行了考古发掘)。
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刘贺继位。汉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昭帝驾崩,因无子嗣,刘贺被征为帝(后被废为海昏侯)。
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昌邑国为山阳郡。至东汉,改为兖州刺史部。
战国至魏晋时期,昌邑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铁贸易中心。东汉后开始走向衰落,隋唐时期,昌邑为县,宋代降为镇。元末明初,黄河几次决口,昌邑故城被湮埋于地下。
在1980年文物普查时,昌邑故城址被发现。1980年、1982年,当时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对昌邑故城址进行了两次调查勘探,探清都城址平面略呈方形。
2017年、2019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相关部门对昌邑故城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勘探,基本探明了昌邑故城址的规模和范围、大小。
2021年3月22日,昌邑故城址三期考古勘探正式启动,相比较前两次,此次考古勘探将持续4个月,运用的技术更为先进,希冀拨开环绕于昌邑故城的层层云雾。
昌邑故城址有四面墙,东墙长1.27公里、南墙长1.71公里、西墙长1.41公里、北墙长1.45公里。四城墙的宽度均在31米左右。大部分墙体保存较完整,现存高度多在4至6米之间,城墙的底部普遍在地表下约6.3米。在城的四面发现了多处疑似城门的地方,四城墙的外侧有宽约30米的壕沟。
在两次勘探的基础上,考古专家成功测绘出昌邑故城平面图。昌邑故城址呈方形,不少地段呈现出不规则性,专家推测这些不规则性源于昌邑故城依地势而建,并且历经多次修补、补筑而成。
昌邑故城址发现了不少汉代遗物和少量的战国遗物。有青瓦、小鼻罐、浅盘细柄豆、壶、铜镞、铁柱、弩机、陶井圈等。还发现了石磨、石槽、房屋基址、酿造窑址,另有唐、金、元时期的铁釜、碗、盘等大量珍贵文化遗存。
昌邑故城极具史料价值,是研究古代黄河冲积的重要案例,对于进一步加强活化利用,划定遗址保护和展示区,实行多规合一,加强保护和利用意义重大。
昌邑故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极具保护利用价值。
昌邑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秦二世二年的“楚汉之战”、汉景帝三年的“七国之乱”平叛之战等都曾发生在这里。昌邑又是走蛟卧虎之地,孕育出许多旷世枭雄。西汉初,梁王彭越从这里揭竿,东汉末,费亭候曹操任兖州牧于此。
据《汉书》记载,当时昌邑从事冶铁生产的工役就有280多人。东汉后开始走向衰落,隋唐时期,昌邑为县,宋代降为镇。
元末明初,黄河几次决口,这座西汉古城被掩埋在厚厚的黄土之下,仅留下城廓残垣隐约可见。据《巨野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每当阴雨天,人们仍然隐隐约约看到城阙形:城门、城垛、垣墙、宫殿、亭台、楼阁,甚至街上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被当地村民称作“潮城”,也就是著名的巨野古八景之一的“昌邑烟雨”。《忆秦娥·昌邑怀古》中:“烟雨歇,漠漠故城雄关堞。雄关堞,残阳晚照,汉家陵阙。楚汉交兵流碧血,郦商冲锋泣壮烈。泣壮烈,彭王略地,千古英杰。”
在文献记载中,昌邑故城是汉代古城。然而,根据勘探发掘的遗物分析,昌邑故城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战国乃至春秋晚期。探铲里曾带出包括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时期的文化遗物,说明昌邑故城址地理环境优越,曾有多批先民于此居住,且延续时代较长,形成各种文化层依次叠压,而昌邑故城很有可能是在原有城郭的基础上建设的。
1992年,昌邑故城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昌邑故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邑故城址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昌邑集。
菏泽27路 → 921路 → 巨野209路 → 巨野602路
菏泽13路 → 923路 → 巨野601路 → 巨野204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