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3 08:50
清乾隆元年(1736年)建场,属东乡县。
民国三年(1914年),东乡县改名宣汉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明月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与王家乡合并为明王乡,次年分置。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乡。
2020年6月12日,撤销红岭镇、明月乡,将原红岭镇和原明月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君塘镇管辖。
2011年末,明月乡辖桂花1个居民委员会,黄马、重石、平等、万古、大鱼池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个居民小组、3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明月乡下辖1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桂花社区、黄马村、重石村、平等村、万古村和大鱼池村,乡人民政府驻青石街2号。
明月乡地处宣汉县西部,东接东乡镇,南邻君塘镇,西连红岭乡、大成镇,北界双河镇、柳池乡。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千米,总面积36.28平方千米。
明月乡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山峦交错,包岭绵延,小溪纵流。境内最高点位于乔家山,海拔894米;最低点位于重石村西南小溪出口处,海拔318米。
明月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雨。多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明月乡境内渔池村小河和万古村小河流入黄马村汇合,流入州河,境内全长9千米。
明月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
明月乡境内有耕地面积9960亩。
2011年末,明月乡辖区总人口1212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1人,城镇化率2.6%。总人口中,男性6330人,占52.2%;女性5791人,占47.8%;14岁以下2291人,占18.9%;15至64岁7891人,占65.1%;65岁以上1939人,占1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2066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1‰,人口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长率4.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34人。
截至2017年末, 明月乡常住人口6547人。
截至2018年末, 明月乡户籍人口11476人。
2011年,明月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310元;财政收入334.5万元。
截至2018年末,明月乡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2011年,明月乡农业总产值1亿元。
明月乡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0.7万吨,其中水稻2782吨,玉米155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大豆。2011年,油菜种植面积0.6万亩,产量979吨。
明月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3万头,羊饲养量0.4万头,蜀宣花牛饲养量2500头,家禽年饲养量17.1万羽。
2011年末,明月乡有商业网点54家,职工57人。
2011年,明月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84.8万元。
2011年末,明月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48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960万元。
2011年,明月乡电信业务收入20.6万元。
2011年,明月乡有达陕高速公路横穿境内;宣魏公路、杨九公路过境,总长22.4千米。村级公路总长46.3千米。
2011年末,明月乡有乡中心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5个,藏书2万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耍锣”,作为新农村优秀文化节目被中央电视台七套选中,登上了“乡村世界大舞台”栏;1970年1月开通广播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530户,入户率14.2%。
2011年末,明月乡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312人,专任教师9人;小学1所,在校生761人,专任教师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1所,在校生216人,专任教师1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末,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48万元。
2011年末,明月乡有乡卫生院1个,村卫生服务站5个;病床46张,固定资产总值396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1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万人次,住院手术30台次,出院病人262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万人,参合率94%。
2011年,明月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户,人数44人,支出8.6万元,月人均162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79户,人数582人,支出47.5万元,月人均68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9人,支出16.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52人次,支出15.2万元;农村临时救助359人次,支出6.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人10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4.9万元。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050人,参保率为86%。
2011年末,明月乡有邮政代办所1个。电信代办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750户,移动电话用户4325户,宽带接入用户127户。
明月乡地名因相传清初有两秀才赶考途经此处,当晚月明星朗,两人作诗赞曰:明月当堂照,地下莲花开,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