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楚王墓

更新时间:2024-08-13 16:24

明楚王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自明代楚王朱桢起,相继建起昭、庄、宪、康、靖、端、愍、恭、定八代九王茔园,占地面积约7.6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朱桢就藩武昌后选定龙泉山为茔域。

1982年,文物部门对楚昭王墓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整。

1988年,为配合龙泉山旅游开发,武汉市博物馆对楚昭王墓进行了考古钻探。

1990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楚昭王墓进行了复探。

1991年,湖北省考古所和武汉市考古所对楚昭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金册(铜质)、玉印、腰带等100余件文物。

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明楚王墓文物管理所组成明楚王墓考古队对第七代楚王朱显榕的茔园(简称“愍园”)外城垣及其以外区域约2万平方米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以及清理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2021年12月31日,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建筑布局

明楚王墓墓群按照居中为尊、尊卑有序的传统观念布局,初代楚王朱桢下葬的昭园背靠天马峰,坐北朝南,占地在百亩以上;其他八王茔园的选址,按照辈分高低,依次在昭园对面的玉屏峰下排开,形成对昭园的拱卫之势,八王茔园占地面积均有不同,大的50有亩上下,小的只有30余亩;各茔园以神道互通,形成气势恢宏的陵墓整体。每座茔园结构也基本相同,由荷花池、配殿、神帛炉、地宫等建筑构成。

明楚王墓中有7座墓葬保存较为完好,2座已毁于20世纪文革时期。除昭园地面建筑保存完好外,其他八王茔园的地面建筑均已毁坏,仅存残基。

主要建筑

昭园

昭园,是楚昭王朱桢及其王妃王氏的合葬的茔园,坐落于天马峰下,占地100余亩,旁簇五座王妃墓。垣墙呈四方形(353米×321米),总长1400米,高2.8米,厚1米。用砖为官窑特制青砖,每口重18千克。正门为三拱圆门,左右各有一侧门,均为汉白玉、白凡石浮雕砌成。昭园正门至大殿的神道,由1米见方的白凡石铺就,沿途分布着金水拱桥、祾恩门、祾恩殿、拜台等建筑。地上殿堂早已坍塌,仅汉白玉雕刻的九龙头、玉柱、屏栏等幸存至今。目前所见的昭园门楼、配殿、祾恩殿等建筑,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原址重建而成。

庄园

庄园,是楚庄王朱孟烷及其王妃的合葬的茔园,位于玉屏峰北侧山麓,紧邻第六代愍园,与其父、第一代楚王昭王朱桢在龙泉山南麓的墓园形成呼应之势。庄园呈中轴线对称布局,垣墙近方形(194米×158米),地面仅存建筑基址,为夫妻同茔异穴合葬墓。外城同宽161米,墙进深196米,总面积31562平方米。外城垣周长711米,通过栽种的树木勾勒出外城垣的轮廓,由此了解了城垣的走向、范围和位置。

宪园

宪园,是楚宪王朱季堄及其王妃的合葬的茔园,茔园坐北朝南,垣墙呈四方形(154米×153米),破坏严重,遗址仍存,未清理,地表痕迹不可辨。

康园

康园,是楚康王朱季埱及其王妃的合葬的茔园,茔园坐西朝东,垣墙呈长方形(110米×78米)。

靖园

靖园,是楚靖王朱均鈋及其王妃的合葬的茔园,仍然延续了第一代昭园所确定的内外两重垣的格局样式,茔园坐南朝北,外垣南北164米,东西78米,平面已从近似方形变为长方形,平面轴线淡化了十字轴线和墓园中心的取向,而是逐渐接近帝陵的中轴线前后布局样式。

端园

端园,是楚端王朱荣㳦及其王妃的合葬的茔园,主体已毁,遗址隐藏在了树林之中,根据考古勘探得知墓园格局为前方后圆的内外双重垣形制,墓园南北进深约195米,东西面阔约120米,楚端王墓也是楚王九寝中第一处开始使用圆弧后墙的墓园,圆弧后墙的使用,则表明楚王墓园已经将单一轴线作为建筑布置的原则。

愍园

愍园,是楚愍王朱显榕及其王妃的合葬的茔园,是楚王九寝中规模第二大的楚王墓园,与第一代的昭园相比,两座墓园可以说非常直观的可以看出来完成了布局以及形制上的彻底转变。俯瞰愍园,平面呈南北向矩形,墓园坐南朝北,东西宽138米,南北长265米,其中墓园后端即南墙做成半圆形,也能看到其强调的是墓园南单一轴线的序列性,而非早期墓园的向心布局序列。

恭园

恭园,是楚恭王朱英㷿及其王妃的合葬的茔园,垣墙前方后圆(136米×90米)。

定园

定园,是楚定王朱华奎及其王妃的合葬的茔园,有内外垣两圈组成,外垣根据勘探得知接近方形,但是破坏较为严重,无法得知完整轮廓,地表亦不可见,仅得见外垣垣门及门内内垣院落,楚定王墓内垣规模极小,甚至无法容纳楚王墓园常规配置中配殿两侧的值房,且配殿的位置与享堂位置极为接近,空间逼仄。

文物价值

自昭王始至定王终(1370年~1643年),明代楚藩共八代九王茔园皆建于此,其格局、形制与北京明十三陵遥相呼应,是现存明代亲王墓中时间跨度最长、格局最清晰、占地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墓群。明楚王墓与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唐崖土司城等遗址,共同构成了明代湖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实物见证。

明楚王墓九座茔园基本相同,由荷花池、配殿、神帛炉、地宫等建筑构成。昭、庄、端三个各有一碑亭,亭内石碑保存较好。九茔园中昭园保存最好,其地面建筑台基、中央“神道”、东西“御道”基本完好,地宫保存完好。庄、靖、愍三陵,部分建筑台基基本保存完好。 明楚王墓布局规整,保存完好,对于研究明代藩王的葬制、葬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文物保护

1956年,龙泉山明楚王墓群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明楚王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6月13日,武汉市明楚王墓考古工作站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这处明代藩王墓群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建设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19年8月,明楚王墓遗址园区道路维修整理工程正式开工,2020年5月完工。新修的绿道环龙泉山而建,长约5千米、宽约6米,两边各有3米宽的绿化带。环山绿道串起9座明楚王墓,使遗址的完整性得到修复。

2018年,明楚王墓入围《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项目库(2019年~2023年)名单》。

2021年,明楚王墓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

2022年12月29日,明楚王墓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旅游信息

明楚王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

乘坐武汉909路公交车至侨兴街光谷中华科技园站下车,步行2千米到达明楚王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