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9 21:36

易(拼音:yì)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双手捧一器皿向另一个器皿倾倒液体的样子。“易”的常用义为改变、改动。双向的改变即交换。“易”又表示容易,引申为认为容易、轻视。交易、变易的“易”古代读入声,难易的“易”古代读去声。

字源演变

“易”字的甲骨文有繁、简二体,现代所见的“易”是由繁体甲骨文的简化形体演变而来的。易在繁体甲骨文中写作图1、2、3等形,字形模拟双手拿器皿把里面的水注入另一个器皿里,图2、3字形则是省去双手的样子。

过去,学者们对这类没有简化的形体有各种各样的说法。饶宗颐先生认为这类字形模拟倒水于皿,疑“盥”字。郭沫若先生认为是“”的异体字,表示水满溢出。徐中舒则认为这是“赐”的本字,字形模拟两酒器相倾注承受之形,据此分析,“易”本义是“给予”的意思。在金文中,“易”常作赏赐的“赐”。从字形、字义上看,徐中舒先生的解说是较为可信的。

该字构形中的繁系通行时间为商代到西周,图5的金文毫无疑问是由繁体甲骨文演变而来的,而图4则是把另一个器皿和双手省去了。简体甲骨文作图6、7等形,是繁体甲骨文的简化写法(截取器皿中靠近鋬的部分和器中的液体,而省去其他部分),金文中的图8、9据此演变而来。这种对会意字截取部分偏旁或笔画的简化方式在古文字中是常见的,除此之外还有“法”“为”等。春秋时期或将左边的一个水点拉长连到右侧的笔画上作图10,图12则是简系中为追求美观而有意繁化的结果。《说文解字》篆文(图13)把表示“水”的小三斜画拉长使其与表示有耳的器壁之形的笔画相连,再把加了饰画圆点与器耳之形的笔画规整化,规整化后的上部笔画则跟“日”字形体混同,整个形体出现较大的讹变,致使许慎对其形义做出“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一曰从勿”的错误分析。这完全是据小篆笔势的望形生训,其失同其释“为”为母猴,其实汉代时“易”字已失去笔意,许氏也拿不准三说何说为胜,故一并录出。

从以上所举字例,可见其形体繁简迭出,变化较多。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其演变脉络还是十分清晰的。

在甲骨文中,“易”用作“变易”,如卜辞常见的“易日”即意为“变天”;又用作“赐予”,用作“容易”。金文中多用作“赏赐”“容易”。“易”的传世文献用义虽然较多,然细细寻绎,亦不外是其甲、金文的已有用义和派生义。“易”的以上意义皆由甲骨文金文“倾倒、倾注”的意向发展而来。倾倒、倾注的直接结果是动作的对象(液体)在量上有了变化(减少或增加),故可引申为“变易、改易”,倾倒、倾注意味着双方的行为和动作对象的变化,故可引申为“交易”;倾倒、倾注意味着将液体给了承受者,对施予者来说相当于“赐予、赏赐”(甲、金文中“赏赐、赐予”均作“易”,“赐”是后起的分化字);倾倒、倾注也意味着施予一方在量上的减少(变轻);故“易”又有“轻、轻易”义,再引申为“容易”。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九】【易部】羊益切(yì)

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祕書》説:日月爲易,象陰陽也。一曰从勿。凡易之屬皆从易。

说文解字注

“蜥易,蝘蜓,守宫也”注:虫部蜥下曰:“蜥易也。”蝘下曰:“在壁曰蝘蜓,在艸曰蜥易。”《釋魚》曰:“榮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宫也。”郭云:“轉相解,博異語,别四名也。”《方言》曰:“守宫,秦晉西夏謂之守宫,或謂之蠦𧓋,或謂之蜥蜴。其在澤中者謂之易蜴。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東齊海岱謂之螔䗔。北燕謂之祝蜒。桂林之中,守宫大者而能鳴,謂之蛤解。”按,許舉其三者,略也。易本蜥易,語言假借而難易之義出焉。鄭氏贊《易》曰:“《易》之爲名也,一言而函三義: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按,易、彖,二字皆古以語言假借立名,如象即像似之像也,故許先言本義,而後引祕書説,云祕書者,明其未必然也。

“象形”注:上象首,下象四足,尾甚微,故不象。羊益切,十六部。古無去入之分,亦以豉切,今俗書蜥易,字多作“蜴”,非也。按,《方言》蜥易“其在澤中者,謂之易蜴”。郭云:“蜴音析。”是可證蜴即蜥字,非羊益切。《小雅》:“胡爲虺蜴。”毛傳曰:“蜴,螈也”。《釋文》:“蜴,星歴反,字又作蜥。”《説文》引《詩》正作“蜥”。毛語正與《方言》合。《方言》易蜴“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謂在澤中者也。螈即虫部之“蚖”字,蛇醫也。陸璣云:“蜴一名蠑螈,水蜴也,或謂之蛇醫,如蜥易。”然則蜥易者統名。倒言易蜥及單言蜥者,别其在澤中者言也。

“祕書説曰:日月爲易”注:祕書謂緯書。目部亦云:“祕書瞋从戌。”按,《參同契》曰:“日月爲易,剛柔相當。”陸氏德明引虞翻注《參同契》云:“字从日下月。”

“象侌昜也”注:謂上从日象陽;下从月象陰。緯書説字多言形而非其義,此雖近理,要非六書之本,然下體亦非月也。

“一曰从勿”注:又一説从旗勿之勿,皆字形之别説也。

广韵

以豉切,去寘以 ‖ 易聲賜部(yì)

易,難易也。簡易也。又《禮》云:“易墓非古也。”易謂芟除草木。以豉切。又以益切。六。

【校釋】易墓非古,見《禮記·檀弓上》。

羊益切,入昔以 ‖ 易聲錫部(yì)

易,變易。又始也,改也,奪也,轉也。亦水名,出涿郡安閻山,見《水經》。亦州名,《漢書》趙分晉得中山,秦爲上谷郡,漢置涿郡,隋爲易州,因水名之。又姓,齊大夫易牙。又盈義切。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部】 易;部外筆画:4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並音亦。《説文》: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祕書説:日月爲易,象陰陽也。《易·繫辭》:《易》者,象也。疏:《易》卦者,爲萬物之形象。又:生生之謂易。註:隂陽轉易,以成化生。疏:隂陽變轉。《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註: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也。孔穎達《周易正義》: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朱子·周易本義》:《易》,書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

又《易·乾卦》:不易乎世。註:不爲世所移易也。

又《易·繫辭》: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公羊傳·宣十二年》:交易爲言。註:交易,猶往來也。

又《書·堯典》:平在朔易。傳:謂歲改易。

又《禮·祭義》:易抱龜南面。疏:占易之官也。

又《史記·項羽紀》: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註:正義曰:開張易舊處。

又姓。《姓氏急就篇》:易氏,易牙之後。

又水名。《水經》: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鄕西山。

又州名。《廣韻》:趙分晉得中山,秦爲上谷郡,漢置涿郡,隋爲易州,因水名之。

又《廣韻》《集韻》《韻會》以豉切。《正韻》以智切,並音異。《易·繫辭》:乾以易知。疏:《易》謂《易略》。

又《易·繫辭》:辭有險易。註:之泰則其辭易,之否則其辭險。疏:易,説易也。

又《禮·檀弓》:易墓非古也。註:易謂芟治草木。《孟子》:易其田疇。註:易,治也。

又《禮·祭義》: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

又《公羊傳·文十二年》:俾君子易怠。註:易怠,猶輕惰也。

又《公羊傳·宣六年》:是子之易也。註:易,猶省也。

又《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何晏註:和易也。朱傳:易,治也。

又《爾雅·釋詁》:平、均、夷、弟,易也。註:皆謂易直。疏:易者,不難也。

又《莊子·刻意篇》: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

又《史記·禮書》:能慮勿易。註:易,謂輕易也。

又《韻補》:叶余支切。《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日”窄“勿”宽。“日”,居上居中。“勿”,“勹”从上、右包围下两撇;𠃌(横折钩)的横段在横中线下侧,竖钩段略向左下斜行,钩尖抵竖中线;三个撇笔斜势一致,长短不一。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中上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