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2-27 16:26
星形胶质细胞瘤(astrocytome)是最常见的胶质瘤,约占胶质细胞瘤的65%。研究表明,该肿瘤中原癌基因C-sis有过度表达,erb-B1则有扩增。C-sis的过度表达导致PDGF-β链的增加;erb-B1扩增则可使EGF受体过度表达。此外,肿瘤抑制基因P53、Rb、P16可有失活,提示这些改变可能与肿瘤性的生长有关。
星形胶质细胞瘤(astrocytome)是最常见的胶质瘤,约占胶质细胞瘤的65%。研究表明,该肿瘤中原癌基因C-sis有过度表达,erb-B1则有扩增。C-sis的过度表达导致PDGF-β链的增加;erb-B1扩增则可使EGF受体过度表达。此外,肿瘤抑制基因P53、Rb、P16可有失活,提示这些改变可能与肿瘤性的生长有关。
星形细胞的肿瘤在病理上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大类。局限性者边界清楚,含水量高。弥漫性者常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星形细胞肿瘤发生于星形细胞,组织学类型可分为纤维细胞型、原浆细胞型及胖细胞型。纤维细胞型是最常见的组织类型,在细胞浆内含有丰富的胶状纤维及很少量的毛细血管。原浆型没有或有很少的纤维,但胞浆丰富。胖细胞型主要是胞浆丰富,圆形细胞伴有核偏心及大量迂曲的血管,这些侵袭性生长的肿瘤,开始生长缓慢呈膨胀性生长,早期趋向粘液性改变,继而形成单个大囊或无数小囊。
I级:局限性,良性,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等;
II级:星形细胞瘤,广泛浸润但分化良好;
III级: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局限或弥漫性间变,细胞数增多,非典型性及核分裂活跃,属恶性;
IV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除有III级特征外,尚伴有明显坏死及血管增生。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青年患者多于老年患者,高峰年龄为30-40岁,肿瘤部位以大脑额叶和颞叶最多见。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肿瘤或病灶的大小、发生部位及占位效应的程度等,一般无特异性症状,甚至发病初期无任何明显征兆。多数患者主诉为头晕、头痛包括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其次为患者及其家属描述为间歇性癫痫发作,少数出现跛行。
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头颅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CT及MRI,以CT、MRI为主。
(一)星形胶质细胞瘤CT及MRI表现
1:直接征象
(1)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发生于儿童,肿瘤常位于后颅凹。具有包膜,切除后可不复发。
CT平扫时为边缘清楚的囊性病变,圆形或椭圆形,囊可为小囊或大囊,可见钙化,很少发生水肿及占位改变。有的亦可呈实质性,但密度较正常脑实质为低。增强CT病灶可不强化,延迟扫描可见少量对比剂进入囊内。
MRI:T1可见低信号或等信号,T2可见高信号,增强后可见不均匀强化,强化明显。如位于后颅凹则可见四脑室移位。不典形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可位于大脑皮层,可呈实质性肿块或多囊状改变,造影后可见厚壁不规则的增强环等,仅见少量强化。
(2)II级低度恶性的星形细胞瘤
CT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等或低密度区,边界常清楚,但可见局部或弥漫性浸润生长,可有钙化,可见出血,一般不强化。
MRI表现T1为等或低信号,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尚清楚或模糊,T2均为高信号,可形成囊变,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一般水肿较轻。增强后可见囊壁强化或不强化,无明显出血及坏死。
(3)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发病年龄常较大,进展很快,平均成活期为2年,CT可见边界不清的低密度病变,有水肿,且有肿块效应,亦可为高等混杂密度,少见钙化,造影增强后可不强化或局部强化。
MRI可见病灶边界不清,T2显示混杂信号,增强后可见不强化或局部强化。
(4)胶质母细胞瘤:可为原发性或继发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又分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为高度恶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瘤,多见于成人。肿瘤常发于额叶、颞叶、浸润范围广,常可穿过胼胝体到对侧,或挤压周围组织。
CT平扫时可见高中低混杂密度,是由于肿瘤细胞与水肿并存之故。由于肿瘤浸润生长故边缘模糊,可见中心低密度,钙化罕见。常见有出血改变,有时可见强化的厚壁环,其内可见强化的壁结节,强化的厚壁环代表血管增生,中心为凝固坏死形成的透亮区,亦可见团状强化,周围伴有不强化水肿区。
MRI:T1及T2均可见信号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由于有时有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着,因而在梯度回波上可见磁化伪影,增强后,可见不规则强化的厚壁环及大的团状强化的高信号影,有时可见不均匀强化。
2:间接征象
(1)脑水肿:星形细胞瘤III、IV级常伴有明显的水肿,尤其是IV级,常形成指套样水肿,水肿液的产生是血脑屏障破坏的结果,在水肿的低信号区或低密度区常有肿瘤细胞存在,故CT上瘤周低密度区是肿瘤的浸润范围。水肿的程度与肿瘤的级别有关
(2)占位效应:CT及MRI表现为中线结构移位及脑室的变形,越靠近中线部位及近脑室层面的肿瘤占位效应越明显,而且与肿瘤分级相关,III、IV级星形细胞瘤常占位效应明显。有的I、II级星形细胞瘤可无占位效应,易误诊。
(二)脑血管造影
在CT及MRI使用前,血管造影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很有用处,尤其是与动静脉畸形的鉴别上。现除介入技术仍应用外,一般诊断则不用。
(三)颅骨平片
在个别慢性生长的囊状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可以见到局部颅骨变薄,有的偶见钙化,可以在平片上出现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如颅骨变薄、蝶鞍增大、颅缝裂开、血管压迹及蛛网膜颗粒明显等。
(一)单发性转移瘤
单发转移瘤与恶性胶质瘤均为老年人常见的脑肿瘤。但一般来讲转移瘤的环形强化是环外厚内薄(皮质侧厚),这是由于皮质侧血管较髓质血管丰富所致。肿瘤环外壁多较规则,内壁多不规则。但胶质瘤由于起源于髓质多,环的髓质侧较厚,且环内外侧壁均不规则,不光滑,多有切迹及结节。转移瘤一般水肿范围与肿瘤结节范围相比大而且密度低,这点与胶质瘤不同。若有钙化则更趋向胶质瘤。
(二)脑脓肿
有时非常难以区别,但脑脓肿一般来讲其环壁在CT及MRI上均显著强化、规则、壁厚薄均匀,无肿瘤结节,若在T1上常可见一圆形更低信号区可资鉴别。
(三)脑梗塞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因无肿瘤结节,又不强化,与脑梗塞有时难鉴别,脑梗塞一般不见指套样水肿,且皮髓质均有病变。星形细胞瘤则以白质为主。脑梗塞的低信号或低密度区常常出现“丘脑空白征”(丘脑不受侵犯),这是由于供血的缘故。脑梗塞的占位轻亦有助于鉴别。另外脑梗塞一般为突发,罕见有抽搐的症状。
(四)局灶性脑炎及肿胀性脑脱髓鞘病
由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等原因引起,CT上常常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区,而MRI T1上可见低信号区,T2上见高信号区。强化不明显,或有条状强化,一般无占位效应,与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很难区别,主要是炎症一般无占位效应,有的患者可有服驱虫药病史,有时须依靠随诊观察进行鉴别。
(五)恶性淋巴瘤
多位于大脑半球深部组织内,强化明显,很少坏死、囊变,典型的常呈手指握球状。
星形胶质细胞瘤是脑原发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治疗最棘手的一类肿瘤。目前,治疗方面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手术应在保护脑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彻底地切除肿瘤组织,在切除困难的部位也应尽可能行肿瘤活检,以获得组织学诊断;恶性的或有复发可能的胶质瘤术后常规行放疗;对未能手术或手术残瘤的小肿瘤还可采用放射外科治疗;化疗应根据肿瘤组织学类型制定相应的方案;各种新的疗法则是在可能情况下作为辅助治疗。
(一)手术治疗是首选手段,肿瘤彻底切除与否与病人预后直接相关。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有利于肿瘤的切除并可保护脑重要结构,目前已成为胶质瘤手术的常规手段。此外,神经外科手术方面的新技术近年来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对进一步提高胶质瘤手术治疗效果起重要作用。神经外科导航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术者判断手术涉及的部分与肿瘤的关系准确切除肿瘤。
(二)放疗是主要辅助治疗
由于手术无法彻底切除向周围侵袭生长的瘤细胞,所以即使在肉眼或显微镜下“全切术”的恶性脑胶质瘤,手术后都必须辅以放疗。然而,放疗的临床效果也还不尽人意,其原因除了受放射剂量的限制外,部分肿瘤细胞对放疗有抗拒性。
(三)化疗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手术或(和)放疗使部分脑胶质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然而大多数肿瘤还难免复发。化疗对进一步杀灭残留肿瘤细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脑胶质瘤化疗的方案很多,但主要用药还是以亚硝脉类为主体的单一或联合用药。与放疗相比,化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还不理想,在增加病人生存时间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如放疗显著。
(四)新辅助疗法为治疗提供新希望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生物学、肿瘤免疫学和医学生物工程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新型疗法,已逐渐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模式,然而,这些新的疗法还在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目前尚不能作为胶质瘤的常规治疗手段。新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诱导分化、基因治疗等。
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虽然还不尽人意,但如果我们合理采用现有的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大部分病人特别是恶性度较低的胶质瘤病人,还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随着各种有前途的新治疗方法的出现、成熟,高度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将会有很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