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序曲

更新时间:2024-09-03 09:56

《春节序曲》是由李焕之作曲的管弦乐,该曲发行于1955年。

创作背景

1943年,延安革命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并成为同年春节党政军民联欢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50年代初,李焕之有感于当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作了《春节序曲》,以展现当年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同歌共舞的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情景。

鉴赏评价

《春节序曲》采用秧歌以及陕北民歌为素材,采用中国五声音阶创作手法。“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场是热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该曲通过秧歌音调和节奏的恰当运用,营造出了强烈的律动感,展现了人们载歌载舞、锣鼓齐鸣的热闹场面。全曲的曲式为有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前面还有包含两个主题的引子。

开场引子的第一部分概括了全曲欢快的情绪,展现了秧歌“过街”的场景,以乐队与锣鼓全奏开始,并用流畅的音调、明快的节奏体现出全曲的基本主题,情绪十分欢快,铜管乐器强烈的节奏,有力地衬托着这一主题;引子第二部分延续了第一部分热烈的节奏,由木管乐器与乐队合奏,采用了不同乐器组合及不同强弱力度的“对答”手法,形成一问一答、一强一弱的对比,彼此呼应,充满动感,使音乐显得更为活跃。乐曲的第一部分是表现秧歌“大场”的舞蹈,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第一主题,弦乐器则用拨奏表现舞蹈节奏,音色的交替和节奏的变化使音乐变得柔美、舒畅,将秧歌表演者优美的身段和富有乡土气息的舞姿呈现在我们面前;紧随其后的是连接部分,音乐将引子中的旋律综合发展,灵动而跳跃,由木管乐器与弦乐器交替演奏;之后的主题变奏,节奏更加密集、铿锵有力,气氛也更加热烈。乐曲的第二部分是表现秧歌“小场”的舞蹈,采用抒情的中板,旋律舒缓悠扬、柔和亲切,作曲家将陕北秧歌《二月里来打过春》的旋律融入其中,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质朴而深情,主题先由双簧管吹奏,大提琴拨弦。乐曲的第三部分作为结尾,再现了引子部分和乐曲第一部分的主题,音乐把我们重新带回开场时秧歌“大场”的舞蹈场面,乐队全奏并加入打击乐,在极其热烈的高潮中结束全曲,将人们欢乐激动、喜气洋洋的心情表现得酣畅淋漓。

社会影响

1、《春节序曲》被送入太空

2007年,《春节序曲》搭乘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进入太空。

2、入选教材

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下册教材。

3、入选榜单

2022年5月,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的在“讲话”精神的照耀下百部文艺作品榜单。

获奖记录

重要演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