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4 10:29
女子越剧科班,成立于1938年初。地点在上海大新公司8楼越剧场,由男班小生周鸿升组建。
科班有学员25人左右,其中有小生筱鸿升、江云升,花旦筱艳琴、梁素琴、盖美英、薛莺、周玲芬,老生蒋鸿鳌、胡凤英,小丑王凤英、王鸿蛟,大花脸王鸿芳,二花脸顾鸿等。学员进科班均订关书,并缴关书费2元。关书言明:如有伤亡不得赔偿,爹死娘死不得回家。学艺年限根据学员年龄大小,分三年、四年、五年,并帮师二年。
文戏教师有:男班老旦演员周香根(班主周鸿升之兄,被称师伯),花旦演员周艳琴(周鸿升之妻,被称师娘),老生演员周玲芳(周香根之女,被称师姐),武行老师陈金定教毯子功,还有一位大新公司京剧场的二路武生刘师傅教授把子、身段基本功。
文戏教学有:各种赋子和上场引子、坐台白及各种曲调,并由师傅出题目,让学员进行即兴表演,唱词韵脚都由师傅口传,以此学会唱路头戏的本领。教学40天就“串红台”,演出第一出戏是《沉香扇》。教学就在演出实习中进行。演的全是幕表戏,既有传统老戏《玉蜻蜓》、《碧玉簪》、《劈山救母》等,也有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倭袍》、《封神榜》等。
“串红台”后,充实阵容,于次年率班到浙,雇班船两艘,常年流动演出于嘉兴、嘉善、南浔、菱湖、平望、盛泽等水路码头的戏馆、庙台,偶亦进杭州振兴国货商场戏院等处演出。
1939年下半年起,科班改为戏班到杭、嘉、湖一带演出,有严格的班规演出制度,如化装时须穿好衬衣、衬裤及靴子,不能随便讲话。每到一地,未经演出,不能随便上街,否则要罚跪在唐明皇前打“满堂红”。科班武功较好,因为班里有一位演武生的大师兄周鸿定和外聘的几位武戏老师,在文戏前加演《伐子都》、《九江口》、《周瑜归天》、《铁公鸡》等武戏,获得杭、嘉、湖一带观众的好评,为适应杭嘉湖水乡观众欣赏习惯,采用男女混演,并兼演京戏,以武戏见长,有“小京班”之称,常演剧目有《红鬃烈马》、《文武香球》、《剖肚验花》、《沉香扇》、《血手印》、《贩马记》、《二度梅》、《巾帼英雄》、《红流镜》、《战地姻缘》等近百出。头肩小生吴素芳,11岁从艺,师承男班名伶一枝梅,功底扎实,文武俱佳,在杭、嘉、湖地区被誉为“金刚钻”小生,饮誉一时。1942年被日伪军头目迫害致死后,筱鸿升擢升为头肩小生。其他名角尚有花旦周艳琴、梁素琴、筱艳琴、薛莺,老生周玲芳、蒋鸿鳌,武生朱顺庆,小丑筱世昌、王鸿英,大面王鸿芳,老旦王鸿姣等。1943年下半年,学员大部分满师离去,留下七八位小年龄学员。?
1945年以后,春风舞台几经分合,曾出现过老春风、新春风两副班子。尔后,人员更迭,男演员相继离班,遂改为女子越剧戏班。20世纪50年代初,改建为友好姐妹越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