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6 11:49
昭应,唐时城名,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周围环境为北面渭水,南枕骊山,东环临河。
唐昭应城北面渭水,南枕骊山,东环临河,西绕渔水,山川形胜,独秀关中,一派“商贾繁会,里闾阗咽”的繁荣景象。
唐昭应城的设置和华清宫密不可分,因为华清宫作为离宫,唐玄宗每年9月都要离开宫城到这里居住,到第二年3月才回都城。在这段时间里,文武百官汇集于此办公、居住,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最终形成了唐昭应城。同时,也形成了‘山、宫、城’三位一体的历史遗存。”
经对历史文献记载的证实、订正和补充,厘清了史籍对唐昭应县城位置含混不清的记载,最终确认了唐昭应县城墙遗址,从平面布局上显示了唐昭应县城与唐华清宫的密切关系。昭应县城墙位置的确定,也佐证了唐华清宫当时重要的社会地位。
唐华清宫由骊山行宫、唐昭应县和骊山禁苑组成。唐昭应城城墙遗址是昭应县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存之一,其位置又与唐骊山行宫相接,成为解读唐华清宫,乃至唐代历史的宝贵实物见证。“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唐代大诗人卢象在其诗作《驾幸温泉》中记述了玄宗驾幸骊山温泉,以致很多国事都在华清宫办理,使国家政治中心随之迁移。为使百官“各有寓止”,特设置昭应县于华清宫北,可见唐华清宫不仅是离宫别苑,而且是唐长安城之外另一处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保护好唐昭应城城墙遗址,社会各界给予了殷切期望。
为确保遗址的完整性与原真性,唐昭应城墙遗址保护工程规划设计之初,便依据相关文保法规划定保护范围,经过文保专家一系列科学论证,确立了不改变文物原状,尽量保留原有城墙遗址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的保护原则。
在对遗址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如何对遗址进行完整的展示,保护昭应县城唐代的城墙,既衬托华清宫,又呼应现在的城市格局?面对这样的挑战,由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周萍带领的设计团队,对城墙遗址及其周边区域展开了全面保护。
张锦秋表示,大唐华清城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对唐昭应城城墙遗址的保护。在保护过程中,提前预留了遗址保护带,同时对唐昭应城南城门洞进行了保护和展示。用城墙保护带的格局展示遗址,“既要保护城墙,又要衬托华清宫。”
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周萍介绍,唐昭应城城墙遗址保护工程在科学论证与设计下,通过对城墙遗址本体采用最少干预的加固手段,使遗址得到了保护。同时尽量留出空间,使城墙遗址的历史信息得以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唐昭应县和华清宫的关系及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人们爱护文物,尊重历史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