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7 15:40
显通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北侧,是五台山规模大、历史悠久的寺院,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全山寺院之首,与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寺庙之一。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唐代重修,并更名“大华严寺”。明初重建,太祖赐额“大显通寺”。
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公元75年),相传白马寺建成以后,两位天竺高僧迩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建起了这座寺院,取名大孚灵鹭寺,世称“中国第二古寺”,它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
北魏时扩建,称花园寺;
唐太宗时重建,易名大华严寺;
明太祖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成祖赐名“大吉祥显通寺”,明神宗再赐“大护国圣光永明寺”,简称永明寺;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为大显通寺;
1954年修缮左右配殿;
1956~1957年翻修无量殿;
1973年,忻州市市政府投资维修显通寺;
1974~1977年翻修西禅院;
1976年,辟为忻州市博物馆馆址;
1979年,修缮藏经殿;
1982年,铺墁庭院,修缮东方丈院;
1984年,修缮梦楼粮仓;
2003-2004年9月,再次改扩建工程完工,新建的大雄宝殿建筑面积达999平方米。
在全寺中轴线上,寺前铜塔耸立,七重殿宇布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此外,还有钟楼、僧舍和各种配殿。
显通寺的大雄宝殿为举行佛事活动主要场所,是显通寺的第三重大殿,殿内供着三尊佛像:中是释迦牟尼佛,西是阿弥陀佛,东是药师佛;两旁有十八罗汉像背后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观音殿殿内,中间供着观音菩萨像,左右供着文殊和普贤菩萨像。大文殊殿,是显通寺的第二重大殿。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文殊像前有护法神韦驮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
铜殿高8.3米,宽4.7米,深4.5米,用铜10万斤铸成的。殿建平面见方,宽9尺,深8尺,高丈余,外观两层,内为一室,四角四柱,柱础似鼓。殿内上层四面6扇门,下面四面八扇门,殿内四壁上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灼灼照人。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殿中央供奉着高3尺的铜佛。
铜殿是在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万历皇帝母亲李太后之师妙峰和尚,集全国13省市布施,先后铸成三座铜殿,一置峨眉山,一置南京宝华山,一置五台山。三个铜殿均在湖北省荆州浇铸,运至现场组装,如今仅存五台山这一座了。铜殿方形,外观重檐两层,高约5米,四周隔扇上棂花图案和壶门花鸟装饰。
内壁四面铸满小佛万尊,中央台上端坐一尊大佛,故称“万佛如来”,殿前原有同期铸造铜塔五座,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布置,象征五座台顶,可惜在日本侵华期间,被日本侵略者盗走了三座,仅东西两座原塔尚存。塔有13层,高8米,塔身满铸佛像图案,底座正方形,四角各铸一尊力士,手托,肩扛或头顶塔身。两塔下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小指大的土地像。后又以铁补铸三座塔立于原处。铜殿、铜塔皆饰以金箔。
铜殿两旁又各有一座洁白小巧的重檐砖殿。最高层的藏经殿,俗称后殿,原放藏经,已辟为文物陈列室。其中手工艺品有北魏孝文帝时黄金镇风印和铜铸旃檀佛,南北朝的石雕观音和胁侍玛萨,清代烧制的济公和尚瓷像、苏武牧羊花瓶、木雕善财童子和观音,铜铸刘海戏金蟾和四十八臂观音,以及水晶塔、银塔和各色景泰蓝供件等。
书画有北宋开宝年间印刷的雷锋塔藏经,元初赵子昂夫妇画的马和观音,明沈周绘的关云长,明丁云鹏在小小的菩提叶上面的十八罗汉等。最尊贵的要数原奉供五台碧山寺,显通寺文物陈列内展出的华严经字塔。字塔长1丈7尺,宽5尺,由白绫和黄绫裱糊而成,上书《华严经》80卷,计600043字。绫上写字不算奇,奇的是用一部经文正好组成了一幅宝塔图案。远望象是绫上用工笔画的七级高塔,塔身嵌以楼阁佛像,飞檐吊以风钟,塔边饰以花卉,十分形象。莲花的细茎,风钟的吊绳,佛像的眉毛,都是一行行的小字。华严经字塔系清康熙年间苏州三宝弟子许德心用十二年功夫书成。
五台山显通寺无量殿分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仿木结构,面宽28.2米,进深16米,高20.3米,重檐歇山顶,砖券而成,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雕刻精湛,是中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外檐砖刻斗栱花卉,内雕藻井悬空,形似花盖宝顶,殿内供有无量佛。
殿内保存的《华严经》字塔,属稀世珍宝,塔是由长5.7米、宽1.7米的白绫组成一幅七层宝塔图像,回栏曲槛,斗栱华檐,白绫上用蝇头小楷写《华严经》八十卷,共有600043字,它是康熙年间苏州人许德兴用十二年的时间写成的。无量殿正面每层有七个阁洞,阁洞上嵌有砖雕匾额,有的题“普光明殿”,有的题“法菩提场”,有的题“逝多园林”等。
大佛殿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系木结构建筑。大雄宝殿,是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此殿占地一亩二分,高大肃穆。殿内正前方的横梁上,高悬康熙御笔“真如权应”木匾,下面条幅横悬,两旁锦幡垂挂。殿台上,并列主佛三尊,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面是药师佛,西面是阿弥陀佛,殿墙两侧是十八罗汉,均为明、清雕塑。佛前的地面十分宽敞,经案上佛灯高照,宝鼎焚香,摆着各色供果,敬有美丽鲜花。东面的经案头,还摆着鼓、磬、铛、木鱼等佛家乐器。不仅本寺僧人在这座殿内做早晚功课,每逢大的佛事活动日,由五台山佛教协会主持,各寺庙的僧尼都要身披袈裟,汇集到这里举行礼佛仪式。
大文殊殿是显通寺的第二重大殿。重建于1746年(清乾隆11年),系木结构建筑。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各寺庙均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自然显通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显通寺的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此外,文殊像前有护法神韦驮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大雄宝殿是显通寺的第三重大殿,殿内供着三世佛像:中为释迦牟尼佛,西为阿弥陀佛,东为药师佛;两旁有十八罗汉像;背后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
显通寺是五台山建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其发展历史不仅见证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程,而且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活标本。寺内除文物建筑本体外,还保存有丰富的佛教艺术珍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五台山宗教文物部门评)
1982年,国务院将显通寺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并入五台山古建筑群。
2017年12月22日下午,五台山全山僧尼在显通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长老示寂回向法会。来自五台山全山各寺住持、管家、僧尼等800余人参加法会,深切缅怀长老的无尽行愿,寄托对长老无尽的哀思,表达对长老深切的怀念。法会由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黛螺顶住持昌善法师,五台山佛母洞住持悲月法师,五台山南山寺住持汇光法师,五台山殊像寺住持果祥法师,五台山真容寺住持隆明法师,五台山三塔寺住持普信法师,五台山普化寺住持妙生法师,五台山善住寺住持仁静法师共同主法。与会大众同诵《佛说阿弥陀经》,诵经回向,祈愿一诚长老莲登上品、花开见佛;祈愿一诚长老得大自在,游诸佛土。不舍娑婆、乘愿再来。
2018年7月25日下午,在《三宝歌》歌声中,“2018五台山佛教讲经交流会”在五台山锦绣山庄圆满闭幕。经过两场讲经,来自全山的23名法师纷纷登台,依于佛陀教法,结合个人修学所得的演讲,赢得了现场法师、居士们赞叹。体现了新时代的五台山僧众扎实深厚的佛学素养;庄严得体的威仪,展现了当代法师的出色风貌。
交通
从北京到五台山,可走京石高速公路到保定下高速,沿省道经顺平、唐县到阜平,上五台山公路即到。
从太原到五台山可走原太高速—忻州下高速—定襄县—五台县城—茹村—清水河线—五台山南线进山口—台怀镇。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