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8 15:25
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建晋祠圣母殿,祀叔虞之母邑姜。邑姜即周武王之妻,姜太公之女。在中国历史上,晋祠赛神会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自明洪武二年给圣母加封号后,七月初二日为祭祀圣母的活动,已形成传统盛典。《太原县志》载:“农历七月初二为圣母诞辰”。北宋年间,晋祠周边村庄就开始了酬神演戏的迎神赛社活动,明清时期活动兴盛不衰,一直延续。
晋祠农历七月初二为传统庙会,古称“赛神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庙会逐渐形成祭祀仪典、演剧酬神和市场交易三位一体的模式。
晋祠庙会原有的祀神仪式逐渐淡化,演戏从酬神转为娱民,人们在活跃文化生活的同时更看重人际交流,庙会的重心渐渐落在了集市贸易上,传统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日渐消失。
传统赛神会从农历七月初一日开始,历时五天。届时,晋祠水镜台演戏酬神,晋祠附近百姓齐到圣母殿跪拜叩头,上香祈福。七月初二是祭祀圣母诞辰的正日,“是日,县、乡、村社的官绅、社首及民众,均要斋戒、沐浴、躬至晋祠,致祭圣母之神。在圣母殿前的献殿,陈设香案祭品,由知县恭读祝文,行礼如仪。”同时,全县范围内赛神会将有序地推向高潮。从七月初四起,是圣母出行日,地方长者率领四街百姓举办迎送圣母出行仪式,四街组织社火表演。在庙会期间,商贾云集,各种民间传统风味小吃、工艺、玩具、杂耍纷至沓来。
节日期间,这里还要搭起戏台,唱几台大戏,烘托热闹场面。随着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商品交流更加频繁。太原市的许多公司都要参加这种物资交易会。附近一些县份,像交城、文水、汾阳、榆次、太谷、祁县、清徐、阳曲等十六个县区的商业、工业、物资、农机部门的九十多个单位,除国营商店和供销社设点搭起百十个彩棚外,还有六百多个简便的地摊,个体户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从晋祠庙门一直排到晋祠公园的大门外,穿着用品种齐全。
晋祠庙会历史悠久,它生动体现了太原当地古老的乡风民俗,具有重要的民族学、历史学研究价值。
20世纪八十年代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些先进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的采用,给当代的与会者提供了更多的行动之便。尤其是一些商贩,由于交通的便捷,更是来自五湖四海。过去的庙会,外省商贩大都只是来自河北、陕西、山东、蒙古等附近的省份,而且来的商户也很少。八十年代后,外省商贩来自全国各地,东北、江南来的也不少,每地来的商户很多。过去的庙会摊位或棚位,都是先占先得,画地为牢:好的摊位要通过发布广告招商拍卖,比如太原动物园的春节民俗文化庙会,就是通过广告招商,引来许多外地客商。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一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获得“晋祠庙会”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庙会(晋祠庙会)项目保护单位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一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评估合格。
2015年7月30日,农历六月十五,一年一度的晋祠庙会中的难老河会正式举行。河会期间,晋祠博物馆和晋祠村委邀请民间艺术团体进行了传统戏曲、威风锣鼓等表演,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在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小时候圣母的妹妹相貌丑陋,而且爱流鼻涕。圣母便说“他日你若能有出息,我便屁股见你”。后来她妹妹果然出人头地,受到人民尊敬。从此每年七月初二庙会期间,圣母坐着銮舆去看她妹妹时,都是倒着进门。有一年,人们抬着圣母的塑像去古城营村,嫌调头麻烦,便提议正着进门,结果抬杆折断。从此,再也没人敢提正着进门了。初五迎东关龙王神像十七尊,奉于南关龙王庙,至此,七月初二赛神会活动基本结束。在庙会期间,商贾云集,各种传统风味小吃、工艺、玩具、杂耍纷至沓来,成为太原历史上的传统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