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来德

更新时间:2024-11-01 08:44

曾来德,四川省蓬溪县人。1956年生,1973年入伍,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世界华商书画院院长。1980年代初拜书法家胡公石为师,研究今人的审美,融进时代精神并创造自己的书法风格。

人物简介

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江苏、武汉、西安、成都、合肥、沈阳、郑州、深圳、山东等地美术馆博物馆举办“曾来德书画艺术展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书坛誉为“曾来德书法文化现象”、“书坛奇才”、“曾来德书法文本”等。2005年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曾来德书法艺术展览”和“墨乐”东西方文化高峰对话系列活动,以及随后的“墨乐”北欧四国之行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书法作品《鸥鹭》,山水画作品《天地之象》被大英博物馆收藏。2011年11月,曾来德先生的“墨乐巴黎”系列文化活动在法国国家议会宫、法国中国文化交流中心等地举办,又有了新的突破。充分彰显了中国古老文化的艺术魅力以及现代价值和生命活力。

经典作品

活动纪实

已出版的有《曾来德书法作品集》《曾来德现代书法作品集》《墨许山河—曾来德书法艺术●双重变奏》《墨许山河—曾来德书法艺术●山水四季》以及《写无尽书》《曾来德谈艺录》《书法的立场》《横竖有理-曾来德文集》《书法之诗、水墨之诗》等专著。

艺术评价

曾来德是以大胆探索现代书法并取得重要成就而著称的当代书法家。他的创作延续了晚清以来的碑学传统,以民间书法为取法资源,同时吸收西方视觉艺术构成理论和日本现代派书法的创作理念,试图以书法造型艺术表达当代人的审美体验与追求。他的作品以惊世骇俗的用笔、用墨和构图突破常规,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张力,成为现代派书法的代表之一。本卷所收作品高度浓缩地反映出曾来德在现代书法开拓上的成就与勇气。

事迹年表

1985年 团中央授予曾来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86年 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曾来德书法电影纪录片《军中墨客》,并被国家文化部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影片译制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七种语言向世界各地发行。

1989年 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

1992年 书法艺术成就被摄入大型电视艺术系列片《上下五千年》。

1995年 被载入美国《世界名人录》。

1996年 被载入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录》。

1999年 在北京创办曾来德艺术中心。

2000年 出席“世界和平文化盛典学术讨论会” 。

2002年 随国家专家团出访法国出席中法文化交流年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同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

2003年 主持文化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伟人毛泽东书法艺术大型学术讨论会”。

2003年 启动21世纪国家文化教育工程“回到母校——曾来德书法艺术百所高校巡展”,并在北京大学举行首展。

2005年6月18日 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曾来德书法艺术展览”以及“墨乐”专场和东西方文化高峰对话的系列活动,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书法作品《欧鹭》,山水画作品《天地之象》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2005年1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众妙之门”曾来德中国墨艺术展。书法手卷《李白诗》,现代书法作品《澄怀》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6年4月由台湾录制出版第一首中国书法流行音乐“写字狂”并向海内外发行。

2006年6月由香港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录制曾来德书法艺术成就大型主题片,并向全球播出。

2007年9月代表国家率领“墨乐”代表团出席北欧中国文化艺术节,分别在芬兰、挪威、瑞典等国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剧场举办“曾来德书画艺术展”及“墨乐”演示专场,引起国际文化艺术界的震动。

2008年被文化部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

2009年7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墨许山河”曾来德山水四季画展。

2011年5月被全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中非希望工程共同主席”和“中非慈善大使”。

2011年赴法国的“墨乐巴黎”系列活动又受到高度赞誉。

2024年3月,“墨许山河”曾来德书画艺术展开幕。

名家专访

默许泰山

——访沈鹏书法精英班导师曾来德

认识曾来德先生,是他到泰安参加泰山美术馆开馆暨沈鹏书法精英班泰山诗主题创作展。头一天晚上,曾先生匆匆赶到泰安。第二天,上午参加仪式,下午主持论坛。第三天考察经石峪大字及泰山其他碑刻,下午返回北京。一路劳顿,一路辛苦。期间,曾先生忙里偷闲接受了记者专访。

“我们不是泰山人,但是我们已经融入泰山,从思想到意识,从意识到行动。”“泰山不是最高的,不是最大的,但是从文化历史上说它当之无愧的是全国全世界第一!”

“为什么?”“因为文化存在于山河之中,山河是文化历史的载体。山河存在亿万年,文化用千年在上面留下记录。泰山的记忆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历史、文化、政治、教育、宗教等方面都有,包括历代帝王、才子佳人都在泰山上留下深刻记忆。”“泰山是历史文化的记忆堆积起来的,泰山最妙的东西当属碑刻,也就是文字。”

“泰山的书法是独一无二的,泰山的伟大就是这些石刻。许多人都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山上,留下记忆。”

从曾来德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对泰山的深刻理解和特别关注。曾来德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沈鹏书法精英班导师。现任中国国家画院教学部主任、书法篆刻创研室主任,还兼职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教授。出版有《曾来德书法作品集》《曾来德画集》《来德谈艺录》等。

曾来德不仅仅是一个有才华的书法家,同时他还是一个有文化责任感的画家。他能够考虑到中国书画的文化立场问题,这一点就使他跟当代的同辈书画家们拉开了距离。他这一年龄段的画家中,不缺乏有才华的人,例如搞实验水墨的一批画家,其中有些人是相当聪明的,我觉得他们将来是有前途的,但能走出来的可能只是少数,为什么?这里头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一个中国画家的文化立场,还有你所从事的这个画种,中国山水水墨画的文化身份,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头脑要很清醒,否则的话,稀里糊涂地就进入西方的窠臼了。不是说西方不好,当代的西方艺术跟中国的绘画艺术,特别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并列的两座高峰,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在交往的过程中,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你融入我,我融入你,但绝对不是你替代我,我替代你,这个关系要搞清楚,否则的话自己就没有了。这点,曾来德非常清楚,这与他爱学习、善思考有关。曾来德的山水画,与前人的拉开了距离。他不是从《芥子园画谱》入手,不是拜一个老师,多少年来从山石、从树木、从远近章法、水晕墨涨,从这些地方开始。他是先有书法根基,然后又锤炼了自己的一种观念,不断地思考问题,是个观念先行的画家。这是他的聪明之处,但是他的积累是足够的。这积累当中既有文化方面的同

时又有技法方面的,技法的积累来自他的书法,曾来德在书法上下过30年的功夫。他性格里头有一种叛逆精神,在书法上走了一条险路,就是不以中锋用笔,打破古法,善用侧锋,这其实是非常险恶的一条路,因为写不好将会一蹋糊涂,但是让他走出来了,他居然以侧锋完成了线条的另一种美的形式,形成了他的自家面貌,惹来当代一批年轻人跟着他,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流行书风”。当然也还有一种结体上的变化。这个功力的锤炼对他认识艺术、理解艺术,特别是理解中国笔墨的艺术是大有帮助的。一进入山水,他就以墨象取胜。 那么墨之外呢?曾来德在技法上也创立了自己的好多东西。比如他把他书法的侧锋运用上了,有时候也运用了一些肌理的处理方式,传统里的留白,西方绘画里的构成等等,诸多的因素都出现在了他的画面上,形成了很好的效果。很多画都是很精彩的,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画都没有毛病。重要的是曾来德画面透露出的气象是崭新的、有创造力的,是一个中国水墨语言的新图式,提出了中国画笔墨向前发展的一种可能性。我觉得就这一点就是他非常了不起的贡献。

看曾先生的作品让人想到四个字:“重创大美”。“重”既可以指重新的意思又是很重,我觉得他的画就是重新来创作大美的图象,又是以很重的比例和观念来创作大美的图像,重创大美。这是其一。其二,我认为他的画的价值是把中国的诗书画印的观念进行了融会的创造,因为诗书画印过去大部分是拼盘,就是一幅作品里既有诗、题诗,又有书法、题字,又有画又盖上印章,认为这就是诗书画印。实际上诗书画印是一种中国文化的综合体现,而他呢,把这些融会在这里边了,即使他不题字,不按章,就他这个画本身,就具有这个诗性文化的底蕴在里头,又有书法的用笔、书法的修养在里头。他的画又创造了书法性、拓展性和手绘这三种手段的结合的这么一种皴法,有人将此称作“来德皴吧”。其三就是他的画结合中国墨来谈。曾来德说中国是墨的故乡,实际上墨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色彩,墨它最能体现道,它是道的载体。现代工业文明把中国的道这个不言的大美,丢失、遮蔽得已经很严重了。而曾来德是从书法和中国的道文化里切入进去,希望能够在高层次上回归这个大美。尽管他刚刚从书法里面转过来,各方面的要求有很多生的东西在里头,但这生呢,正是生息、生命、生机的保留,他没有油滑,他追求的是一种大美。他是以诗书画印的新融合创造出了一种有曾来德符号的语言和图式的这么一种作品。

“我们在瞻仰前人风采的同时,当代人将要做什么?对泰山的延续做什么?泰山最易接受的就是书法,泰山应首选书法,用书法元素构建泰山……我们决定为泰山文化倾注心血,也将为泰山大声疾呼!”

曾来德的慷慨陈辞始终回响在记者耳畔,他把泰山视作自己的故乡,时刻关注,以心默许。王克煜

作品参展

2022年8月,曾来德作品在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举办的“草本图经书画展”展出。

语录

曾来德语录

卷首语: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与君相对,幸福吉祥。

1、 政治无事生非,经济是是非非,文化无中生有。

2、政治稳定天下不乱,经济繁荣衣食无忧,文化昌盛活着愉快。

3、年轻人要勇敢的试错,中年人要把握着试错,老年人要包容理解试错之人。

4、世有三事:政治、经济、文化,可涵盖一切。三择:从政、经商、从文。

三求:从政权想最大,经商想钱最多,从文想水平最高。

三果:权最大最危险,钱最多最痛苦,水平最高最孤独。任君选之。

5、艺术家要单纯,专一而攻之,力拒无关纠缠,艺术要纯粹,方有高度突破,则一切有效。艺术家要有最大的人格,所谓人格即对待利益的态度,狭隘、自私、小气,则丧失人格。

6、人生六法:一为利:生存之本,助人之资,无利可图谁将为之?

二为名:名大则利大,名小则利小,无名利从何来?

三为实:名至实归,名符其实,本领耳!

四为德:无德之事天下耻,无德之人众人弃。

五为道:得道者,道上人,即归属、界别,人必依之。

六为舍:“舍”与“得”,哲学也。得多舍少,俗人;舍多得少,智者。

7、成功三诀:一为放射性思维:即才华横溢,才华横着溢,众人受益,天下人受益。二为笼罩性角度:纵观世事人生,站在围墙之上则没有围墙,站在高山之上则无高山,平视障碍重重。三为不生气胸怀:世上气死者甚众,古有气死周瑜,骂死王朗,气死曹真之先例,克敌致败则从生气开始。己不生气则让对方必生气,彼不气则气我也。足球如同气球,攻之,守之,球入斯门,则败矣。

8、人生两判:成就大小:同行之中,强者即成就者,次之则为小巫,于己,尽其能亦为成就。

故事多少:普通人的故事时时发生,无人传播。名人、明星、伟人之事往往传承有序,添油加醋。故事者,艰难困苦,痛苦折磨,荣与辱、爱与恨、生与死之百般遭遇也,危而不险、险而不绝、绝而不死、死而不灭,乃真故事也。

9、伟人三议:所谓伟人,建立伟大功绩,战胜伟大对手,犯过伟大错误,三者合而为伟人,缺一不可。

10、文人、艺人:把话说够,把事做绝,前者为文人,后者为艺人。

11、当今文艺评判标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好的不要,最差的不要。而历史记载恰其反之,只留下最好和最坏的,不好不坏的全不要。

12、科学的结论是先进与落后,新的淘汰旧的。艺术的结论是好与坏,好的区别差的。

13、科学与艺术:二者如同手掌手心,两者合而为手。立场、角度使两者分出先后轻重,既以为手,不可缺一。14、科学与艺术如同双胞胎相似,因人为而互异,科学源于理性而成于感性,艺术源于感性而成于理性。方向相反,时间相同,目的互异。15、科学必应用于世,受者以美于先,好用不好看,终必淘汰。艺术必美于世,受者追问道理,十年说不清,必遭怀疑。

16、艺术乃伟大的匠人加半个哲学家。高超之技术如同过河之桥,鲜活的形式在于内在之生命,简约、准确、美丽谓之美。

17、艺术家如野狗家养。个性、共性乃艺术之双簧,无个性非艺术,无共性非传统。

18、行百里者半九十,九十为半程,常人多在九十以下,智者多在九十之后也,世之太少。

19、中国书画乃“墨”的艺术,没有什么能够比“墨”更纯粹地表达其中国书画的文化属性,惟“墨”方能显浑厚华滋的民族气概。无笔可画中国画,无墨则中国画无矣。

20、西画以色为主,中国画以笔墨为主,一念之差天壤之别。同为黑色,西画视其为局部色,中国画视其为本色。“墨”所独具的幽昧、绵邈,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奥妙,老子以玄常寄极,孔子曰绘事后素,中国文化所独具的精神,正是在“墨”的纷繁变化中展现的。

21、墨为阳性,浸润不定;纸为阴性,伸缩无度。同为变数,合二为一,阴阳之道,太极之学矣。毛笔变数居中,柔软而奇怪生焉,笔以墨入纸,三者结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2、“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汉民族对于黑色充满敬畏,这种敬畏中包含着对永恒性的思索和向往,也包含着对这一色相自身在斑斓大千世界之中那沉静、稳重、大度的嘉许。

23、王维有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善哉斯语,中国墨所给予的空间实际上是巨大的,可以贯穿天地万物,山川草木之秀错自可从中生发而来。

24、中国画最重笔墨,尤其是用笔,非笔无以运墨,而笔法的妙处正在于:以有限引发无限,将空间时间化、三维二维化,让视觉心灵化,在这里,一切属于绘画的东西都因书法的加入而迅速地走向了表现。

25、宗白华先生说:在中国绘画上,求返于自己深处的心灵节奏,以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一定是在书法上的获得。此语甚堪玩味,中国书法阳舒阴惨的笔墨秩序,本质上是与天地化育的节律相通的。

26、传统艺术的特质体现为墨的本色、笔的精神,那么,新时期的艺术正明显地让我们看到这一特质的迅速消亡与流失。墨的流失如同水土流失,这是民族文化日渐颓靡的征兆。

27、近代黄宾虹以焦墨深沉写其心史,又以“浑厚华滋民族性”,试图从“墨”中寻找民族文化的复兴之道,而面对现代人文精神的凋敝和贫弱,如何以“墨”去重塑传统人文精神,正是我所思考的问题。

28、艺术家是最大的劳动者,但是带有思想的劳动者,可染先生说作画如“狮子搏象”,对我来说,每作一幅画更像打了一场大仗。29、自然大于人类,乃因山川未受人间污染,也使人之精神易于安息,可矫正西方文化中人对自然相戕的霸道,此亦中国文化精神之精妙处。

名家评论

众名家论曾来德书画艺术

正是在这种种‘反向而动’的作为中,他的人格不断进入神性的超越境界,处处透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奇幻、诡异、神秘和自由。他的书法也不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书法,而是在无法中达到的有法,成为一种无法之法的书法。”(《曾来德书法“反”中求“生”》)

相关新闻

曾来德”墨乐巴黎“轰动法国

中国书法界的先锋派代表人物曾来德“墨乐巴黎”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研讨会上王克煜获悉,2011年11月2日中国书法家曾来德创意和主演的“墨乐巴黎”在法国国家会议宫举办。11月3日法国电视一台早新闻播报:来自中国的“书法墨乐”昨晚在巴黎国家议会宫高调登场,引起法国巴黎以及欧洲各国文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这场由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国书法家曾来德先生创意和主演的“墨乐”是继2005英国大英博物馆、2006年北欧四国中国文化的再次宣示,使得理性和自信的法国观众变得感性而热烈。在长达九十分钟的中国书法和中国民乐共同构成的“墨乐文化”,前所未有的展示了中国古老文化和艺术的现代价值和生命力。这场代表中国人智慧和独创精神的艺术盛宴引发了法国观众的深度思考,一个从来都未被西方一般观众关注的中国书法艺术问题将从此代表中国文化走入21世纪的世界艺术舞台。这场命名《墨乐巴黎》的艺术交流活动是由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国家画院、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是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向国际传播中国书法文化的一次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曾来德“墨乐巴黎”研讨会上播放的视频,记者看到,在曾来德书法音乐“墨乐”的现场,当序幕开启之后,在悠扬而深沉的乐声中,8位身着书法元素服饰的中国女孩飘然而出,曾来德以其雄浑、激越、超迈的狂草书法书写杜甫《观众孙大娘舞剑器行》,与来自国内的周展、侯长青、董淼诸位音乐家,共同演绎中国书法与多种传统乐器的精彩对话与完美融合。所有的观众均被中国书法和音乐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深深陶醉。《墨乐》结束后,观众与书法家和音乐家对话交流,探讨书法与音乐、中国古典书法与当代艺术以及汉字书法与汉字文化与西方当代艺术的遭遇等诸多前沿性学术问题。对话尖锐、深刻、广阔而具有挑战性。曾来德智慧、幽默、学术的完满的回答了各种提问,在现场掀起一次次高潮。为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开辟了通道。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对话,音乐与书法的对话,视觉与听觉的对话,当代与远古的对话,东方与西方的对话……

本次“墨乐”以中国书法与中国民族音乐互相交融,所进行的不仅是东西文化的对话,更可谓是中国文化的输出。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让西方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与博大。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而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如何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更是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对此,曾来德以他的“墨乐”进行了自己的探索。而曾来德“墨乐巴黎”艺术活动的巨大成功,也充分说明,中国传统艺术完全能够在当代找到全新的阐释方式,也完全能够在文化交流及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上,发挥出全新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曾来德会带着他的“墨乐”,访问更多国家和地区,向全世界展示、输出中国书法文化。曾来德的“墨乐”将成为一个文化强音对世界文化艺术产生重大影响。

2012年6月21日,在韩国首尔隆重举办了“2012中韩创新城市文化产业论坛”。该论坛为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由双方政府举办的一个重要活动,旨在推动中韩双方文化产业的创新、交流、融合与发展。在论坛专门设立的“亚洲表情”文艺活动中,来自中国的著名的书法家曾来德先生携手著名古琴艺术家王鹏先生,向全体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和各界人士展示了书法与音乐完美组合——“墨乐”。这场由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国书法家曾来德先生创意和主演的“墨乐”是继他2005年在英国大英博物馆、2006年北欧四国、2010年巴黎议会宫之后,再一次向世界宣示中国书法的现代价值。在韩国“墨乐”现场,曾来德先生以其雄浑、超迈、激荡的狂草书法书写李白《草书歌行》,与来自国内的古琴大家王鹏先生一起,共同演绎中国书法与传统乐器的精彩对话与完美融合。所有的观众均被中国书法和音乐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深深陶醉。曾来德书法《草书歌行》与王鹏演奏的古曲《渔樵问答》间的对话,仿佛穿越了整个历史时空,在文字与音符构成的千古江山中,抒写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式的兴亡叹喟,意味深长,如山之巍巍,水之洋洋,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在“墨乐”现场中,曾来德先生驾驭着长毫如同惊奔之骥,在枯浓之间,满纸烟云,道道飞白,如崩云、如电光,书写他浩荡的风华才调和壮阔的笔墨人生。书法家和演奏家彼此达成共鸣并相互认知,充满了激情和张扬的个性,遥相呼应、融为一体,共同将“墨乐”演出推向高潮。

据了解,本次“2012中韩创新城市文化产业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工业信息化部、国家旅游局、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环境部、总统直属国家品牌委员会、国土海洋部、首尔特别市、京畿道政府支持;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海外文化弘报院共同主办。论坛回顾了中韩建交20年来两国在文化、经贸领域取得的成果;探讨了未来发展规划,特别是探索中韩文化产业合作新机会以及未来合作模式。在本次论坛中展现的“墨乐”活动,不仅为参加活动的嘉宾带来一次倾情的文艺演出,更成为论坛的焦点之一。在当下整个中国文化输出的历程中,本次“墨乐”活动引起的轰动也堪称一个绝佳范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