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22:37
在城厢镇仔村一带,流传着一个古老而独特的习俗: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三,凡是曾姓人家都要做“太公会”。
“太公会”,可谓是曾氏宗族的一大盛事。这天一大早,曾氏“宗圣公祠”内红烛高照,鞭炮齐鸣,全体族人在此祭祖祈福,一派喜庆热闹景象。至午时,家家户户摆酒设宴,各方亲朋好友纷至沓来。家里客人来得越多,人气越旺,主人也就越觉得脸上有光。
曾氏太公会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祖上先达公。据其族谱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镇仔村有一个名叫曾先达(族人称“先达公”)的农夫,因父早逝,与母亲、弟妹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艰难。为了养家糊口,先达公做起了卖盐的小生意。一日,他路经一座破败的古庙,无意间看见杨、林、李三姓的太公神像风餐露宿,叹道:“人穷神也遭殃。”即以干粮敬奉,并许“盐价好,当请三位太公到本氏祖祠供奉”之愿。后来,生意真的好起来了,先达公感恩于心,遂用盐箩亲自挑三座太公神像回家。行至一个名叫凹背的地方,担子突然沉重无比,怎么挑也挑不动。先达公若有所悟,第二天改道秀段(地名),用鼓乐将三姓太公神像迎回祖祠,四方乡邻闻讯纷纷前来瞻仰庆贺。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十三。曾氏宗祠供奉外姓三太公神像的故事(族人称“太公会”)从此传为佳话,“太公会”的习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曾氏族谱上记载的这个故事,是史实还是传说并不重要,但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却颇耐人寻味。
镇仔村一带的曾姓,最早见于明朝建文2年(公元1400年)。其先祖荣千九郎自安远县东乡举家迁至龙南大龙堡榭坊镇里(即现在的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卜地筑屋而居,再传至先达公已是第十世了。据史考,千九郎系“宗圣”曾子(即曾参)的第五十一代传人,镇仔村现存的“宗圣公祠”即由其开基而建,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正是这座追思先人曾子的“宗圣公祠”,将同一血缘的宗族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600年来,其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神秘的古韵风雅,将曾子的道德观念、精神风范薪火相传。
众所周知,曾子是孔子思想的正宗传人,上承孔子之道,下启孔孟学派,编《论语》、写《孝经》、著《大学》,与孔子、孟子、颜子并称为中国历史“四大圣人”。其对儒学文化思想的突出建树,或者说较之其他孔门弟子不同而独到的成就,主要见诸“孝道”与“修养”。从镇仔村“太公会”的动人故事里,人们不难找到曾子孝道观和修养观的脉络。
曾子崇孝。他认为,最高的孝是能使父母受到尊敬,活着安乐(慎终),死受祭祀(追远),“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族谱所记的先达公不仅孝母持家,见他姓太公神像风雨飘摇亦心生怜悯,以干粮敬奉,不仅孝己之亲,而且孝人之亲,可谓至孝。
曾子守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有曾子信守承诺为儿子杀猪的故事。他那重视“信”的品德教育,言行一致的举动,令人叹为观止。先达公见盐价转好,有诺必践,即请三位外姓太公神像归本氏祖祠供奉,颇有先人曾子的风范。
颇为有趣的是,先达公担三姓太公神像路经凹背突然不前。这不由让人想起《幼学琼林》所载:“里名胜母,曾子不入。”(曾子事母至孝,听说鲁国有个叫胜母的地方,他就不到那里去。)孔子不饮盗泉之水,曾子不入胜母之闾,何故?恶其名,丑其声也!古谓之君子之风。凹背,凹音同“拗”,拗者,不顺也;背者,不正也,非吉非义,故众神不入。尽管族谱所载的“太公不前”,有玄虚之成分,但曾氏族人这一笔写来,与曾子的行为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