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20:20
1913年4月,曾育生出生于溆浦县卢峰镇一个农民家
庭。1927年,入溆浦县立初级中学读书,并加入共青团。
1929年,进入长沙护士学校学习。
1930年,红三军团攻克长沙,曾育生参加了红军。曾育生先在红8军政治部当宣传员,因为他学过一点医,不久到红8军军医处当见习医生。龙岗战斗时,他在火线开设救护所,急救收容后送伤员300余人。
1931年,负责敌56师被俘医务人员收容接待工作。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年底任红3军团军医训练班学员班长。
1932年,任看护大队大队长。
1933年,任红3军团4师11团卫生队队长、6师卫生部部长。
长征中,6师番号被撤消,曾育生任红3军团卫生部医务主任、红3军团卫生部副部长。
到达陕北后,任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卫生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兵站医院院长,毛泽东路经医院时,向曾育生了解伤病员情况,指示供给部给医院送来500件棉衣。
1936年,曾育生任红一方面军卫生部保健科长。
1937年,曾育生任八路军医院院长。
1938年,任120师卫生部副部长,部长。他赴冀中参加平原作战,曾协助白求恩处理一切事务,照顾他的生活。
1940年,他回到延安养病,后担任延安留守兵团卫生部副部长。
1943年,他在延安中国医科大学高级进修班学习。
1944年,到中央医院随苏联医生学习。
1945年,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50年,担任西北军区卫生部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1954年,任第四军医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0年,任云南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兼厅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
1978年,任云南省卫生局党组书记,云南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
1981年,当选为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省政协副主席。
1991年10月10日,曾育生在昆明逝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政治部宣传员,红八军军医处见习医生,红三军团卫生部所长、队长、科长,红三军团第四师十一团卫生队队长,第六师卫生部部
长,红三军团卫生部医务主任,军团卫生部副部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卫生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兵站医院院长,红一方面军卫生部保健科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军医院院长,八路军一二○师卫生部部长,八路军留守兵团卫生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卫生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副部长,西北军区卫生部部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云南省卫生厅厅长。
1、掌握学校特点,集中精力,抓“团结建校工作”
1954年,原第四军医大学和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人力物力空前加强,继续争取更多的专家教授参加学校的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医教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学校发展贡献聪明才智,成为学校全局性的中心任务。
曾育生来校之后,很快掌握了这一特点,和刘庆珊政委一道率领党委一班人,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和知识分子广交朋友。校长带头做专家教授的工作,推心置旗,开诚相见。专家教授最担心开展业务的条件,科技干部阵营如何?设备条件情况怎样?虚心听取专家意见,积极工作改善条件,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与许多专家教授交成知心朋友,博得广大知识分子的拥护爱戴,极大地调动起医教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全校人员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教学质量、医疗、科研水平,和学校知名度迅速提高,1959年经党中央批准第四军医大学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院校。这是和曾育生的领导分不开的。
2、组织观念强,坚决服从组织决定
为加强解放军总医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建设,解放军总部商调张福星教授、姜泗长教授、田锤瑞、李琦、尹京云、阐明礼讲师到总医院工作;调顾德鸿副教授,陈倍、邢善田讲师,顾远锡、滕翕和教员,到军事医学科学院。
校党委常委研究时,书记曾育生、副书记刘庆珊,提议学校要多考虑上面的困难,要顾全大局,把上级要的科技骨干调出去。常委一致赞同书记、副书记的建议,主要是考虑耳鼻喉科调走姜泅长教授影响很大,带走田钟瑞、李琦两位高年资讲师,该科工作会严重的削弱,但考虑到姜教授不带得力助手,到总医院孤掌难鸣,很难开展工作。经过再三研究决定,不打折扣地按总部意图办事,为解放军总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3、关心爱护干部
曾育生在工作中注意抓大事,关于全局性的问题,提交党委讨论集体作出决定,凡属于机关部、院、系职权范围内的事,放手让下面去处理,从不越俎代庖。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聪明才智,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干部有了缺点,当面批评纠正,不记前嫌,不抱成见。工作中出现失误,上级追查,他主动承担责任,从不贪功诿过。干部有困难,他总想方设法帮助解决,由于他尊重干部职权,爱护关心干部,多数干部感到心情舒畅,愿意在他领导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