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1 12:14
《最后一个猎鹰人》是2006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保明。
正在消亡的中国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最后一个猎鹰人:东北鹰猎赵氏家族》是民俗学家、作家曹保明通过两年间对著名的“鹰屯”——渔楼村的调研和采访,最新完成的纪实文学著作。书中围绕赵明哲家族的鹰猎历史、传统技艺和现今生活方式,生动而翔实地记录了东北鹰猎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以及人与鹰相依相存的质朴的生命情结。现赵明哲已被认定为中国民间文化“海东青驯养”的杰出传承人。尽管鹰猎文化不可避免地面临正在消亡的危机,但他仍然极其艰难地与鹰生活在一起,保护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努力将祖先的记忆传承下去。
《最后一个猎鹰人:东北鹰猎赵氏家族》是民俗学家、作家曹保明通地两年间对著名的“鹰屯”--渔楼村的调研和采访,最新完成的纪实文学著作。书中围绕赵明哲家族的鹰猎历史、传统技艺和现今生活方式,生动而翔实地记录了东北鹰猎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以及人与鹰相依相存的质朴的生命情结。现赵明哲已被认定为中国民间文化“海东青驯养”的杰出传承人。尽管鹰猎文化不可避免地面临正在消亡的危机,但他仍然极其艰难地与鹰生活在一起,保护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努力将祖先的记忆传承下去。
曹保明,1949年9月1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致力于东北地域特色的习俗挖掘与研究,迄今已出版作品50多种1000余万字。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民间故事》杂志社社长、主编。30多年来,曹保明为了发掘和抢救东北地方民族文化遗产,遍访民间,深入山野村落,广泛搜集了大量珍贵的民俗史料和创作素材.以纪实文学形式全面反映了东北历史上的淘金、挖参、渔猎、狩猎、木帮、土匪、店铺等行业的变迁和习俗,在国际民俗研究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手稿已于2002年无偿捐赠给长春档案馆。
鹰,是北方民族心中的神鸟,驯化猎鹰,是满族人古老的传统技艺,其渊源可追溯至满族的先民女真人。女真人狩猎以鹰犬为伴,他们把猎鹰叫做 “海东青”,意为“从大海之东飞来的青色之鹰”,驯鹰的传统在这里流传了近千年。
长白山里有一个叫渔楼村的满族村庄,曾是金代文明的发祥地。顺治十四年,清廷在乌拉地区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自此,为清廷驯养猎鹰并进贡就成为渔楼村满族男子光耀门楣的使命。
几百年间,渔楼村传承了古老的渔猎文化,培养了诸多驯鹰和养鹰能手,至今这里300多户满族人家仍保持着捕鹰、驯鹰、养鹰的传统,全屯有鹰把式20余名,其中年龄最大的老鹰把式奚昆已100岁,渔楼村已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生态基地,并且有了另外一个名字——鹰屯。
现今鹰屯最优秀的鹰把式是赵明哲,他已被认定为中国民间文化“海东青驯养”的杰出传承人。赵明哲老家伊尔根觉罗氏(赵姓),满族镶蓝旗,家族从先祖时起就为朝廷捕驯海东青、贡鹰和用鹰狩猎。他从小聪明勇敢,不到10岁就和爷爷上山捕鹰驯鹰,13岁就能自己独立捕鹰驯鹰并用鹰狩猎。他捕鹰、驯鹰、使鹰、架鹰技术极其娴熟,亲自接触过著名的海东青极品白玉爪,在大东北十分出名。80年代初和90年代中期,香港凤凰卫视和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均根据他捕鹰与驯鹰生活作过专题节目,已在世界上产生极大的影响。现在养鹰虽然不再是为了狩猎,但是多少年来,他已经与鹰结下了不解之缘,驯鹰、养鹰已经成为他生活中难以割舍的内容……
一、狩猎人家
(一)鹰屯来历
(二)一个衙门与鹰屯
(三)人鹰与共的黄金时代
二、久远的祖先
(一)先祖东归
(二)把记忆打开
(三)捕鹰世家
三、抓鹰手艺
(一)先辈传下来的抓鹰手艺
1.会唱歌
2.会吃东西
3.会穿戴
4.学会机灵
5.当个能工巧匠
6.带上神圣的智者
7.学会识别鸟类
8.送鹰人
(二)钢腿铁脚
(三)冻不烂的耳朵
(四)身怀绝技
四、手巧不如家什妙
(一)怪名老工具
1.大等子
2.二等子
3.三等子
4.鹰车
5.地营子
6.狗车
7.奇特的皮袄
8.神奇的皮裤
9.奇特的帽子
10.木底大鞋
11.吓人的手套
12.鹿叉吊杆
13.双叉吊杆
14.木叉吊杆
15.鹰爪钩
(二)不是见鹰就捕
(三)捕鹰不光用手
(四)走进远古神话
1.选鹰场
2.搭鹰窝棚
3.下网
4.蹲窝棚
5.拉网
6.驯鹰
7.鹰猎
8.鹰的放飞
五、鹰人如是说
(一)爷爷和鹰
(二)父亲和鹰
(三)我和北方的鹰
六、猎人的故事
(一)惊动蟒蛇
(二)一只小喜雀
(三)遥远的白鹰
(四)坏脾气老雕
(五)东北老狼
七、和猎人相处
(一)妻子眼中的他
(二)同行眼中的他
(三)远方猎手眼中的他
(四)我眼中的他
八、猎屯的狩猎文化
(一)老家底
1.鹰架
2.鹰网
3.鹰铃
4.鹰绊
5.鹰袖
6.鹰杵子
7.鹰拐子
8.鹰紧子
9.鹰秤
10.鹰嘴子
11.钢刀铁剪
(二)流行在此地的语言
(三)流行的说法
1.季节与鹰
2.拉鹰之一
3.拉鹰之二
4.驯鹰
5.打鹰古歌
九、留给你的北方(后记)
在农历寒露快要到来的这个季节,这个叫赵明哲的人显得极其急躁和不安。他每天不断地数着天上云彩的块儿数,观察着云的厚度,分析着风吹云走的速度。村里人知道,他是在盼着草开堂。
草开堂就是下霜。
在东北,大自然的变化非常明显,人们俗话叫应节气,特别是秋天。
秋天,大约是在秋分前后,几场秋雨过后,天渐渐地寒凉了。风吹落树上的叶子,并拨薄天上的云层,把一块块的云片迅速刮走。这一切都告诉人们,快到草开堂的时候了。
草开堂是残酷的季节,往往在一昼夜间,寒霜就使万物凋零,树叶飘飞,青色褪尽,遍野枯黄。
东北把寒霜叫酷霜、毒霜。酷,是指霜非常残酷,来得迅速,让人和一切生灵措手不及。往往头一天或一袋烟功夫之前万物还翠绿,可转眼之间自然植物的生命就消尽了,这就是寒霜的酷性。毒,是指霜的无情。大自然特别是地上的草往往还来不及结籽和成熟就永远完结了……
大自然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预示着一个结束和一个开始。就像寒霜使万物萧索的日子,植物都枯黄蔫死了,可动物却到了捕食的黄金季节。霜落草死突然间使大地变得宽绰亮堂了,荒原四野开阔,一切生灵都可以目穷千里观察自然,追踪它要捕获的猎物以准备度过即将到来的严酷的寒冬。
北方的四野充满了生机,经霜半死的植物在挣扎着复活,依靠晌午的有限的阳光企图疗好冻伤的肌体。各种动物都出动了,寻机填饱自己的肚子或带回一些食物回到自己的巢穴。这时候,北方的人也被寒霜激励起来了,如赵明哲。他要在万物大捕食的季节里去捕捉一种动物,因为捕捉它只有在这个季节。
一进入这个季节,每天后半夜赵明哲都睡不实。他早早起来,蹲在院子里的草垛前看天。
东北的霜总是在后半夜下来。四野漆黑一片,只有他手上端着的烟锅里的火一红一亮。他的旁边,是一个一个空空的木架,那木架上曾经托着他的家族几百年的残梦……
突然,他身后传来匆匆的脚步声,是买豆腐的儿子回来了。
儿子赵继锋端着豆腐盆站在爹身后,说:“爹,现在草开堂啦!”
明哲故意问:“你咋知道?”
儿子回答:“手端豆腐盆,冻手。”
“是轧骨凉吗?”
“是那种轧骨凉……”
老练的爹在黑暗里,得意地笑了。其实他早已从烟袋锅的烟杆凉度中判断出,夜里子时,北方的霜已经来了。他从心里对儿子如今会掌握和判断时令和节气的本领佩服起来。但他不能当儿子面夸儿子。
他在脚前的一块石头上磕磕烟锅里的烟灰,对儿子吩咐道:“快!让你妈烧火做饭,咱们俩准备网。吃了饭,咱们快上山。抢占头一片山场子……”
黎明前的黑暗之中,爷俩个在自家的仓房和院落里忙碌起来,准备着木杆和套网等狩猎工具。而其实他们也知道,在这时这个屯子的其他人家也在这样忙碌着,他们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重复着一种习惯,一种古老而久远的习惯……
(一)鹰屯来历
这个地方,叫鹰屯,在中国的东北。
只要你来到东北,只要你来到长白山区,只要你细心地向东北人打听那个叫“鹰屯”的地方,人们就会指点给你这个小村屯。
发源于长白山的松花江穿过莽莽林海奔流而下到420公里的地方,大江突然变成了垂直南北的走向。南望是一望无际的大森林,属于长白山余脉的庆岭和龙潭山,北是兴安岭的张广才岭接近舒兰的岭脉,而西和西北则开始渐近吉林省西部嫩科尔沁草原入口。穿越森林的松花江水清澈而凉爽,沿途把森林、湿地和草甸上的腐质带入水中,于是使江中的鱼繁殖加快。自古以来,如“三花”“五罗”“十八丁”鱼种繁多,更珍贵的是鲟。鲟,叫鲟鳇,又称黑龙江鲟,当地人一般统称为鳇鱼。它是东北沿江渔民世代捕捞的主要鱼类。
鳇鱼是洄游性鱼类。它的繁殖习性与鲑鳟鱼类相同,但生长十分缓慢。
由仔鱼长为成鱼大约需要二十多年时间,体重超过千斤的寿命已在百年以上。它习惯沿河上溯至源头冷水处产卵,待幼鱼孵化后长至近百斤时会沿河而下,游向大海,民间把这种鱼称为“其黧鲋子”。这种鱼在大洋中待性成熟后,再从大洋游回近海,于是沿着养育过它的母亲河洄游到老家繁殖后代,因此常被当地人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