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峰寺

更新时间:2023-02-23 14:44

月峰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南山(凤凰山)广化寺后的月峰,创于唐代,宋后废,明成化初年重建,万历间拓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5年重建。 月峰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南五华里凤凰山山麓,原名“月峰禅院”。有月池与中峰合一,呈半月形,故名“月峰”。山上有参天松柏数百株,自古有“南山松柏”之称,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月峰寺创建于南朝永定二年(558年),是闽省千年古刹之一,宋时是南山十大寺院一百二十庵之一,明朝是莆田骚人墨客聚会之所。

历史沿革

隋唐间,月峰寺有殿宇楼阁数十间,自山上毗达至山下,寺内掘有佛井三口,佛洞口窟。月峰山上遍长苍松、翠柏,寺前兰花、辛夷、梅竹成林,郑露诗曰:“千年松柏问谁栽,清水长流开学来。鹤骨龙鳞显佛光,南湖一鉴显天台。”

据县志记载,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端宗赵是(11岁)及其胞弟赵昺(9岁)随其母杨太后在宰相文天祥、陈文龙(莆田阔口人)、大臣张世杰、陆秀夫保驾下驻跸月峰寺,筹划抗元保宋之策。有一位皇姑和一位宫娥葬于寺旁。宫娥墓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在遗址尚存。

明朝月峰寺曾鼎盛一时,隆庆年间邑人工部尚书康大和重修殿宇,并造闻天楼一座,国师礼部尚书陈经邦在寺内建造文昌阁一座,并书文昌阁石匾一块,太子少保周如盘、尚书康大和、国师陈经邦、状元林环、探花林文幼时皆曾寄宿寺内读书;抗倭名将戚继光亦曾率兵驻在寺内,攻读兵书,破击倭寇。

清咸丰三年,如光法师重修殿宇,并书“月峰古刹”。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寺院沦为匪穴。1937年国共合作时期,中共闽中地下党武装队伍,曾多次驻扎寺内,把寺院作为武装门争据点,为闽中游击队的前哨阵地。闽中地下党著名领导人吴梅、刘突军、黄国璋、陈建新、林汝楠等,多次聚集寺内开会,商讨革命工作,1949年后,月峰寺杂草丛生,已成荒寺。“文革”间,寺院更遭破坏,夷为平地。

70年代,明开法师四处奔波募化,于1984年幸得福清县江兜华侨陈金治捐资,重建大雄宝殿、观音堂、山门前石路,月峰寺才得以重现旧观一二。

月峰寺内存有明朝佛足印迹,相传是明朝玉通和尚修行得道留下的脚印;又有千年佛井一口,掘于隋唐之际,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70年代被山土覆盖,已无踪迹。1984年被住持明开法师发现,挖掘整理之后,才重见天日。

发掘遗址

198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专家许景元在寺内发现一个宋碗和古代僧人所用陶器多件。1983年在寺内发掘出清朝“月峰古刹”石匾一块,1990年在月峰寺山上发现了刻有“西河郡”的秦朝墓砖一块。1992年全国兰花考古研究会在寺内召开。1998年月峰被确定为莆田市老人登山活动中心;寺内“千年佛井”的井水,经省卫生厅部门四个季度多次抽样化验,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矿泉水质量标准。

住持简介

月峰寺现任住持明开法师,77岁,福建省莆田市人,1968年出家,兼任福建省莆田南少林寺顾问。苦心修行,造福万民,为民治病达三万多人次,每月逢初一、十五为治病日,治好不少奇难病症,不收分文,受到海内患者好评,有“活济公”的美誉。1987年起,又新建观音殿一座,六角亭二个,目前又创建济公殿,正在施工。

主要文物

寺区内是历代民族英雄攻读兵书筹划抗击外侵保家卫国之宝地。寺区尚存“千年佛井”,该井经中国科学院考古专家许景元考证为“千年古井”。井水经省、市卫生及水资源等有关部门四个季度多次抽样化验,符合卫生部颁布的矿泉水质量标准,含有锗、铁、钙、钾等20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元素,很有开发的价值。并存“佛脚”石脚一双,有宋代赵 皇帝登基时及杨太后扶政的行宫龙椅(明代中叶仿造)及宋代皇姑坟,宫娥坟,明代探花坟等遗址,明代工部尚书康大和造的“闻天楼”及国师礼部尚书陈经邦造的“文昌阁”遗址,秦代阳刻“西河郡”井砖一块;有宋代兴建高大约45米的寺前石塔一座,是闽省最佳旅游和避暑胜地。

地理位置

月峰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南山(凤凰山)广化寺后的月峰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