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06 11:37
月白,汉语词汇,拼音:yuè bái,释义:月为白色。带蓝色的白色。因近似月色,故称。比喻清新。月色皎洁。
(4).比喻清新。
南朝 梁萧统《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持郭璞之毫鸾,词场月白;吞罗含之彩凤,辨囿日新。”
月白”本名“月下白”,并非形容月光一样的亮白,而是指白色在月下所呈现出的泛青的颜色,在现代人看来,如同浅浅的蓝色。
古人培育的一种菊花就叫“月下白”,《博物汇编·草木典》说:“月下白,一名玉兔华,花青白色,如月下观之。”宋人史铸《月下白》诗云:“素质鲜明绝点尘,冰轮高照转精神。丛丛皓彩如罗绮,个样诚堪示染人。”形容的都是花朵颜色仿佛白花开在月光下的感觉。
传统织物里常用到月白色,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月白、草白二色,俱靛水微染,今法用苋蓝煎水,半生半熟染。” 苋蓝与菘蓝、木蓝、蓼蓝、马蓝等都是可以制取靛蓝的植物,其“微染”所得即是较浅的蓝色。故宫收藏有很多清代月白色的服饰、织物,呈现的视觉效果都是浅淡的蓝颜色。清代皇帝在各种祭祀中需穿着相应颜色的祭服,如月坛夕月(祭月)时穿月白色朝袍,同时使用月白色的祭器。
明代人常以绿色配月白,如绿袄搭配月白裙,《型世言》第三回:“穿的油绿绸袄、月白裙出门的。”《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描写:“凤姐方下了车进来,二姐一看,只见头上都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子袄,青缎子掐银线的褂子,白绫素裙。”
《三侠五义》第三十七回:“只见该值的头目陪着一人进来,头带武生巾,身穿月白花氅,内衬一件桃红衬袍,足登官鞋,另有一番英雄气概。”
《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一回:“(童奶奶)穿着油绿绸对衿袄儿、月白秋罗裙子、沙蓝潞绸羊皮金云头鞋儿,金线五梁冠子,青遍地锦箍儿。”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只见他光着个脑袋,靸拉着双山底儿青缎子山东皂鞋,穿一件旧月白短袷袄儿。”
李渔在《闲情偶记》里还特别提到明末女装中月白的应用与色彩的流行变化:“记予儿时所见,女子之少者,尚银红、桃红,稍长者尚月白。未几而银红桃红皆变大红,月白变蓝,再变则大红变紫,蓝变石青。”这里的银红、桃红、大红、紫是红色系中从浅到深的色彩,月白、蓝、石青则是蓝色系中从浅到深的色彩。
月白也为文人所喜爱,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论纸”说到蜡砑五色笺:“亦以白色、松花色、月下白色罗纹笺为佳,余色不入清赏”。《史记·封禅书》:“太一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月白色名称本此。《辞源》白分为:月白、葱白、鱼肚白、水毛色、玉色、月色、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