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25 00:54
“有”是“无”涵反“限”之综“合”表达。
有与无的哲学定义:
有:能够感知;无:不能感知。
无限连续不能够产生感知(混沌),所以无限连续也叫:无;
有限连续才能够产生感知(清晰),所以有限连续也叫:有。
有与无之间的转换只是一种现象上的螺旋式循环:无1→有1→无2→有2...。
有与无构成的这个“体本范畴”表明了一个最基本的哲知:限制无限生有限;撤销限制回无限。例如我们可以从无限地连续着的宇宙太空中看到被红光限制着的太阳,但如果作为限制的红光消失了,我们是看不见它的。
对于这个哲知,中国人很早就有所领悟,例如《老子》中就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限制),有生于无(无限制)”的论断,只是由于表达得过于简略而令人容易产生误解。于是很可惜,几千年来,有与无都没有被准确地作出它们各自独立的根源性定义,而只是停留在被相对地互相解释的“恶性循环”之中而无法突破。如果能够对“有与无”作出准确的哲学定义并且逻辑符号化,便可以使其进入数理逻辑推理过程之中,使中国哲学能够现代逻辑化从而具备了产生科学理论的能力。
因为无限连续涵盖了一切限制,而任何限制都可以产生有限连续,所以“无”是正概念,而“限”是反概念,“有”则是合概念。这在《老子》中被表达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两段话可以翻译为:“无限连续称为宇宙的基本状态(始);有限连续称为物体的基本状态(母)”。“天下万物都是有限连续体,有限连续体都是通过限制连续而产生的”(生)。如果用现代逻辑学的说法就是:“无”是产生“有”的充分条件,而“限”则是产生“有”的唯一必要条件:有是无涵反限之综合表达。例如:苹果是连续的果肉涵盖着皮表限制的综合表达;鸡蛋是连续的整蛋涵盖着壳表限制的综合表达,太阳是某连续光强度及其限制范围的综合表达。
有{无/限}如果用数理逻辑范畴式表达就是:体本{连续/限制},符号式:∀{↔/∣},即:所有{连续/限制},其中的符号“/”表示“涵盖并且相反”,简称“涵反”【因为哲学上有涵反关系,才有了数学上的除以运算,所以涵反符号就是除以符号】;其中的符号“∀”是形式命题数理逻辑中的一个符号,表示“所有”【因为有了哲学上关于“有”的定义才会有形式逻辑命题数理运算中“所有∀”的定义,所以哲学上“有”概念与逻辑上的“所有∀”判断是一致的】。此范畴式的意思是:对象是“连续”涵反“限制”之综合体。通俗地说来就是:可感知的对象就是“一切有限连续体之总和”,即“所有”。按照《老子》的表达方式,∀{↔/∣}=母{始/生}。
其实不但感知的只能够是“有限的连续体”,而且理知也是必须要用“文字语言、图腾符号”等等可以感知得到的有限连续体来进行的。例如逻辑运算、数学运算、运筹帷幄等等。
总的说来,万事万物都是“有限的连续体”。就是说任何物事都必须“内连外限”才能够被认知,不论是感知、理知还是哲知;也不论认知主体是谁,是有机体还是无机体。总之物体与物体之间都是通过“有限的连续性”来互相感知并且互相反馈的。你永远找不到一个不是“内连外限”的物体或事体。∀{↔/∣}是“逻辑”存在的终极抽象前提,即从∀{↔/∣}就可以推导出完备的逻辑系统。完备的逻辑系统就是包括“形式逻辑”和“内容逻辑”的逻辑系统,简称为《形神逻辑》。
有与无分为绝对和相对两种:
(1)对象的绝对的有与无[不管感知的主体是谁];
(2)现象的相对的有与无[要看感知的主体是谁]。
在上述两点中,(1)是涵盖着(2)的。如果没有(1)就不会有(2)。
所谓的“无中生有”指的是(1)中的无限连续经过限制而产生有限连续的具体事物的情况;所谓的“有化为无”指的是(1)中的有限连续体经过撤销限制而回到无限连续状态的情况。在这里“有某物”与“无某物”是不能够相生的,每一具体事物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在“有某物化为无某物”之后,就永远无法从新的无限连续中复制出之前的那个“某物”来了。所谓的“有无相生”只是说的(2)中循环现象感知的情况而已。
例如我们在地球上对“日升日落”的循环现象感知,其实质是“地球自转”。在这个太阳毁灭之后就要永远结束,因为“我们太阳系的这个太阳”已经永远消失,不可能再重复出现,出现的只可能是“另一个”太阳。即便是“日升日落”的现象循环,第二天升起来的太阳也不会与上一天升起的太阳一模一样,起码里面的氢原子有很多已经聚合成氦原子了。
总的来说,有与无之间的转换只是一种现象上的螺旋式循环:无1→有1→无2→有2...。
例如,生死循环只是现象类的循环而不是某个体生死的循环。个体的生死就各一次,而且是先生后死。即生死这两类现象是没有循环不循环的,是“有一生就有一死”的统计概念而已。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现象是能够完全重复出现的,只是相似重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