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15:01
有眼不识泰山(拼音: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徐灵府《文子·九守》。
唐·徐灵府《文子·九守》:“夫目察秋毫之末者,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金玉之音者,目不见太山之形。”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有眼不识泰山”。
春秋时,鲁国有位巧匠叫公输班,他本领极为高强,既能修造宫殿,又善于创造发明。据说他曾经发明一个木鸢,能在天空中飞翔,所以人们都崇拜他,称他为鲁班大师。
鲁班的徒弟不少,他也确实培养了不少高徒。他为了保持自己的声誉,对徒弟的要求十分严格。徒弟们学习一段时间后,鲁班都要进行考核,对那些水平很低的,进步不大的要予以淘汰,以保持徒弟的高水平。
传说有一个叫泰山的徒弟,原本是南方乡村中的一名竹匠,他的竹编技艺本来就很好。他很崇拜巧匠鲁班,于是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拜鲁班为师。
由于泰山从未学习过木工,所以学习木工技艺时,进步不快。他又未向鲁班说明情况,这样,在考核时就没能通过。鲁班也未问明缘由就将他淘汰了。
时间一晃,过了好些年。鲁班有一次到了南方。他闲逛集市时,发现集市的摊群上有很多造型新颖,做工别致的非常精美的竹制器具。鲁班边走边看,真是赞不绝口,爱不释手,顾客们也是围在摊前争相购买这些竹器。
爱才的鲁班见这情景非常好奇,就向集市上的人们打听,这些竹器是何人所作,他渴望能见到这位竹工艺术的高手。集市上一些人告诉他:这高手是鲁班大师的弟子泰山,他曾向鲁班学艺,所以手艺叫绝!
不打听则罢,一打听,才知道这高手竟是被自己淘汰过的弟子,顿时既惊喜又内疚。喜的是自己的弟子竟有如此高强的本领;内疚的是自己当时并没有发现这难得的人才。想起泰山学艺的事,鲁班感慨万千。他深有悔意地对陪同他的弟子们说:“当时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传说中的鲁班因未对“泰山”全面了解,错将人才逐出师门,而后发出了“有眼不识泰山”的感叹,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泰山又是一座名山,一般是应当被人认识的。而“有眼不识泰山”则可理解为有眼都认不出泰山这座名山,说明自身见闻的浅陋。鲁班能从内心发出“有眼不识泰山”的自责,正说明他意识到了自身看待问题的片面和错误,其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前车之覆而后车之鉴”,成语告诉人们,看待问题应该从多个方面去全面了解,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去待人待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可轻浮傲慢,使自己陷入“有眼不识泰山”的尴尬境地。
“有眼不识泰山”指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马周晓得此情,再三请他相见。达奚拜倒在地,口称:‘有眼不识泰山,望乞恕罪。’”
明·施耐庵《水浒传》:“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四六回:“那女子笑逐颜开,忙喝从人解缚,拥至正中交椅上坐定,纳头便拜,道:‘贱妾有眼不识泰山,冒犯文爷,万死莫赎。’”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众人一听,如同开云见天,兴奋的一下把老武拥在当中,二先生拉着老武激动地说:‘好恩人哩!呃,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