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鬲氏

更新时间:2023-05-17 14:15

夏朝皇帝仲康,在位3年(前1645年),封三弟鬲能(叔成、柯太),有鬲氏于河洛之间(河南偃师一带)。考古已经证实。

姓氏“鬲”

伴随中华文化已经存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鬲姓家族和有鬲氏是一脉相承,有鬲氏又是夏族的重要一个分支,传说有鬲氏是皋陶的后代,皋陶是大业与华夏集团少典氏族女子女华的儿子,大业又是少昊的后代,少昊是黄帝的儿子。如此看来,鬲姓是黄帝的嫡亲后代。

历史渊源

有鬲氏曾是夏商和西周初期很强大的部落,但是自从周公灭鬲国后,有鬲氏的下落就鲜为人知了。

在古代,对战败国往往有三种处置方式,一是将其国贵族和民众流放到偏远荒蛮之地,二是让战败国沦为子国,向其臣服纳贡,三是灭国分割其土地财产,将其贵族集中到京师附近直接监控或贬为奴隶,其国民皆为奴隶。第三种处置方式最为残酷,也是由于该国对战胜国危害最大,有鬲氏等诸国当年的叛乱直接威胁周王朝的统治地位,破坏力很大,周的统治者非常痛恨,所以可能对有鬲氏采取了第三种方式。《逸周书·作雏解》中记载了有鬲氏在周公平叛战争中被俘的情况:“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二年,又作师旅,临卫政殷,殷大震溃,降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叔经而卒,乃囚蔡叔于郭凌。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俘殷献民,迁于九毕。”这里的“俘殷献民”,可能包括被俘虏的有鬲氏。鬲、民鬲,汉代古文字家称之为“民献”,今文字家称之为“民仪”。仪、鬲古韵同入歌部,故两字相通。古文字家因读了别字,所以,把鬲字当作献字。学者晓桐提出,《逸周书》中的“俘殷献民”的献字,大概也和古文学家把“鬲”当作“献”一样,读了别字。此“献”字当是“鬲”,即有鬲氏。“九毕”是指镐京周围的地方,包括今陕西临潼、长安一带,也是西周天子陵寝区,多为安置战败国贵族,周王朝派官监督管理,使其为王室服役。周王朝为了防止有鬲氏再次聚众叛乱,就将有鬲氏的王室由山东迁往周的京师镐京附近。据《临潼县志》记载,在夏商时期,临潼一带很落后,人口也就几千人,到西周后,人口突然剧增到2万多人,想其原因,应该是周公将战败国有鬲氏等部落贵族迁到此地的原因吧。

由于有鬲氏全部被贬为种族奴隶,除了王室被集中到临潼外,其他子民们就被发配各地为奴了。数量在当时应该是很大的,以至于“人鬲”成了奴隶的重要组成,有的考古学者认为“鬲”是从事做饭的奴仆,有的认为就是普通奴隶,或者是奴隶的一个等级。西周初期的“矢令簋”、“大盂鼎”两器的铭文,把有鬲氏作为奴隶的代称。《矢令簋》 “姜赏令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大盂鼎》“锡汝邦伯司四伯,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九夫。锡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甭千又五十夫”。这里的“鬲百人”之鬲以及“人鬲”,就是有鬲氏的子民。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讲到“鬲和人鬲就是古书上的民仪与黎民,仪、黎、鬲(历)是同音字,鬲是后来的鼎锅,推想用鬲字来称呼这种自驭至于庶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取其黑色,在日下劳作的人被晒黑了,也就如鼎锅被火烟熏黑了的一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