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制造业

更新时间:2022-06-29 23:21

“服务型制造业”的概念是由孙希有博士在《服务型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提出并进行完整阐释的。

发展情况

孙希有博士认为,服务型制造业是指制造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一个产品参与的制造主体越来越多,由于主体的增多而带来了主体与主体之间流程衔接的增多,由此必然带来服务行为的增多。以往一个产品的制造,只有到了最终产品的时候才开始有消费者,才出现服务。而服务型制造业不同,一个产品制造的分工变细,参与一个产品制造的主体增多。每个环节,每个主体生产出的东西或者可能是最终产品,或者可能是中间产品,但不管怎样,对于他们的下一家需求者来讲,都必须提供优质服务,这种服务也包括产品的质量。对于产品提供者来讲,他无论处在产品生产过程的何种环节上,他的下一家客户都是他的消费者。这样,只有优质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生存。

第二种情况:制造行为当中服务性收益占比愈益增大。以往,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无论是中间产品,还是终端产品,只要售出或消费者使用了,此产品的生产制造行为就结束了。而产品售后服务行为的出现使得产品的制造责任行为延长,这种延长行为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制造行为本身。此外,生产的产品出厂以后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更改变了以往制造性企业的行为模式,这种现象就是生产的产品不以出售形式与消费者、需求者、产品使用者建立关系,而是以租赁等形式与消费者、需求者、产品使用者建立起关系,而产品的维护、保养、出现问题等都由中间产品制造厂负责,中间产品制造厂赚取租赁费、服务费等。服务贯穿于生产制造的始终。当然,这种服务性的收入与服务业是没有关系的,也绝不能归入服务业范畴。

第三种情况:出现了没有工厂的制造企业和没有制造行为的工厂。这种情况主要是指制造类企业代工、外包等现象的出现。一些名牌产品的厂家大都开始去制造化,它们不再专注于生产,把制造部分交给代工厂完成,它们只保留研发、设计以及营销网络等核心内容,甚至研发、设计、营销都外包出去了,这样的行为中就会充满服务,工厂服务化现象出现了。

发展重点

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融合并进的。从工业化的进程看,工业化的初期是生产型制造业,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则为服务型制造业,服务也是制造,这是对制造业全新的完整认识。

什么是制造,制造包括生产和服务两大部分,简单地说,制造=生产+服务。人们往往重视生产而轻视服务,从价值链来分析,生产所创造的价值约占三分之一,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约占三分之二。从制造过程来分析,生产过程的时间为十分之一,而服务过程的时间为十分之九。通过这两方面的全面分析,足见服务在制造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企业要围绕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主要是突出主业生产,强化研发和营销,打造全程供应链。

(一)突出主业生产

生产是服务的载体,企业首要的是组织好生产,这是制造的基础。当然,生产必须围绕主业来进行,组织精益生产。生产不在于大而在于强,低水平的生产,规模越大,风险也越大。把生产搞强,就是要抓住主导产品和关键环节,做精做透,创造核心价值。特别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研发和营销

制造的过程就是服务的过程,必须围绕生产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产前服务是研发和设计,产中服务是物流和供应,产后服务是营销和售后服务。这里创造核心价值的是两头,即研发和营销,要花大力气加强研发和营销,从资金、人才和物力上加大投入,这是强化服务的重中之重。

(三)打造全程供应链

供应链是从市场调研开始到产品回收利用结束全过程的制造流程,因此制造是一条完整的价值链,企业必须走出自身圈子,组织相关企业打造全程供应链。这条供应链包括原料供应企业、零部件配套企业、业务外包企业、物流运输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相关合作单位等。企业通过创建品牌、整合资源,组织管理好整条供应链。这里的关键在于服务,从企业内部服务走向供应链全程服务,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