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与服饰设计

更新时间:2024-05-13 11:56

服装与服饰设计(Fashion and Apparel Design)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设计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2012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发展历程

中国的服装高等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2012年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目录外专业,如1985年的哈尔滨大学服装系、1993年的齐鲁工业大学等陆续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类专业。

201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由原艺术设计专业(专业代码:050408)部分分出。

2020年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隶属于艺术学、设计学类,专业代码:130505。

培养目标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从事设计研发、推动专业发展、承担设计教育、相关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以及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种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规格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四年总学时数应不低于2600学时;每学年学时数应为700学时左右,每学期学时数应为350学时左右;每20学时计1学分,四年总学分应控制在160学分之内。

学生通过学习各门课程修满总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可获准毕业;毕业环节完成并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者,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各高校可根据专业需要及各自教学实际,适当调整基本学制及学分总数,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并规定学生毕业、学位授予标准及申请学位年限。

(1)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备强烈的服务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

(3)具备自觉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时代意识;

(5)在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类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为完备的、符合专业方向要求的工作能力;

(6)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同能力;

(7)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8)身心健康,能通过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1)系统掌握设计学的基础核心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核心知识;

(2)了解设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性和国内外设计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以及设计学基本研究方法;

(3)能够运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和认识设计问题,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4)对相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5)加强印刷、包装、媒体传播等领域的视觉规律研究及设计表现的学习及实训。

(1)了解所学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基础技能,掌握设计创意、表达、沟通、加工的基本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设计调查、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及研究报告、论文撰写基本规范;

(2)能基本胜任专业领域内一定设计项目的策划、创意、组织及实施;

(3)具备相应的外语、计算机操作、网络检索能力;

(4)可用1门外语熟练进行学术检索与信息交流,能够查阅和利用相关的外文资料;

(5)具备制作图形、模型、方案,运用文献、数字媒体以及语言手段进行设计沟通及学术交流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性传播、普及与应用设计知识的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类课程组成,课程体系中须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通识教育课程为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含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理工类以及艺术、体育、科技、外语和计算机知识等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为各设计类专业通用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由基础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教学两部分课程构成,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方法及创新理论等知识体系。

专业教育课程为专业知识传授及能力训练课程,由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组成,内容包括各专业领域的课堂授课、社会实践、岗位实训和职业实习(包括面向生产与市场的应用实践性课程以及社会活动)等。

专业选修课程由反映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类学科前沿、学术特色以及具有应用价值的知识单元构成。

理论课程

除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外,应开设体现专业教育要求的理论课程。

主要包含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理工类、艺术、体育、外语、计算机应用教育等课程。除教育部规定开设的课程之外,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包括中外文化通史、艺术史、科技史、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内容的通识课程。

基础类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两部分组成。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等。

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主要包括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通用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基本理论课程与基本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中外设计史(含专业设计史、地域设计史等)、设计概论、设计方法、造型基础、设计表现、设计技术(含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思维、创新理论等)。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可包括:服装设计与表现(服装设计方法、服装画技法)、服装材料及工艺(织物、面料、裁剪、结构、打版、配件)、服装品牌与市场策略、佩饰设计及工艺等。

实践教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类型包括专业类实验(工作室、实验室)课程、专业类社会实践、专业类实训、专业类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等内容。

专业类实验(工作室、实验室)课程:工作室专业类课程采取基本理论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全程参与;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轴,组织具有案例教学特征的单元内容展开专业技能训练;实验室专业类课程则根据专业领域特征相关前沿技术、创新项目展开实验性教学与研究。

专业类社会实践:通常组织较短而务实的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包含美术馆、博物馆考察,设计市场及企业机构的参观见习,城乡社会调查,以及专业教学课程中的乡村写生、基层采风等。

专业类实训:在校内外设置实训基地,创建全过程学习平台,在专业教师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掌握1门专业工作技能的学习方式。实训方式包括项目实训、策划实训、市场实训、创业实训等。

专业类实习:选择与专业领域相符或相近的社会机构,在专业性工作岗位进行专业能力训练与合成的学习方式;实习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实习方式包括设计岗位实习、管理岗位实习、生产加工岗位实习。

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立足于专业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选择与生产、生活、科研、教育相关的研究性命题,有一定的创新性,鼓励与企业机构合作,鼓励选择实际的设计问题,考虑社会关注热点。选题过程中应对相关领域的学术背景进行充分了解,掌握命题基本资料、熟悉前人研究成果、知晓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能够明确选题的研究范畴与创新意义;选题应经指导教师同意,并通过一定的论证过程最终确定。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1)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10名,另可根据专业需要从社会聘请一定数量的主讲教师;

(2)生师比应控制在11:1~20:1。

(1)教师基本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一般不低于70%;

(2)专任教师的知识范围应覆盖专业知识体系所含的知识领域,一般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3)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

(4)至少应有正高级职称者1名,副高级职称者2;

(5)30~55岁的专任教师不少于总数的2/3;

(6)稳定的教学管理人员不少于2人。

(1)专任教师一般要求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学指导能力及独立研究能力;

(2)应具备相应的国际沟通能力,并掌握数字化教学手段;

(3)要有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能把握学科最新前沿动向,能够带领、指导和组织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工作。

设备资源

学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除保有一定数量的、可覆盖专业知识体系的图书、期刊、文献、影像资料外,每年还应增置一定数量的中国国内外设计专业数据信息库以供在教学中查询使用。

学校应具备开放式的网络硬件及软件服务的平台,方便学生和教师自由便捷地获取网络知识和相互交流。

重点院校生均图书不少千100册,生均年购进图书不少于20册;师范院校和地方院校可以略低于此标准,但生均图书不少千50册,生均年购进图书不少于10册。

各高校应具备基本的教学空间、办公场所和教学设备,能满足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场地应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生均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并配备必要的互联网、计算机终端、影像文献录制、储存、打印、播放等各种设备。

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教研工作室、工艺实验室、教授研究室,以及展示、讲座、讨论、师生交流等教学辅助空间。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

各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

各高校应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并配置需要的设备,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根据专业领域实践性教学内涵的特点,建设用于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各种传统加工车间和用千新技术、新工艺研发的实验车间,适量配备专业实践所需的材料、工具;建设1-2个数字媒体实验教室。

除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之外,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企业资源及科研机构资源,合作建立挂牌实习基地;或将著名设计企业引进校内,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源和中国以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各地区、各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

鼓励各地区、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好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支持举办、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

教学经费

新设专业,开办经费不低于350万元(或教育部规定的金额;不包括固定资产),每年的正常教学经费不低于75万元(或教育部规定的金额)。

制订计划,每年按一定比例增加,用于教学师资培训、设备更新和展示条件的改善,以及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等。

质量保障

对专业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评审、教学评估、公众监督,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责任人及职责等予以明确规定,建立起对教务运行、教学过程、教学经费、设施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计划修订、实践教学改革等全方位、分层次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全面的教学质晕检查与评估。

建立日常管理、定点管理和定期管理相结合的三级管理机制。

日常管理:由院长(系主任)负责对执行本科教学质械保证项目的情况进行日常管理。

定点管理:由专门的质量管理组织或个人对教学质量控制点进行定点管理。实施定点管理的组织有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组等,个人则有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代表等。

定期管理:由学校和学院组织定期的管理评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认证)、专项评估等工作。

着重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方式包括:建立领导听课制度、专家督导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测评制度。

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课程设计:高校通过创建各种创新平台以及实习基地,将产教研贯穿于整个服装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服装企业凭借对业界的发展趋势、对产品及市场诉求的把控,与学校一道共同建设服装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企业进行课程设计的同时,教师也会有针对性地结合企业的需求,让学生结合企业的要求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

(二)全面实施实训合作:以校企合作工作为平台,进行实习实训合作,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实验室、实训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并与学校一同研究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匹配的专业技能实训项目,并融入企业的生产管理、专业技术、营销活动等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专业环境中得到经验。

(三)优势互补开展培训合作:企业可以凭借专业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对专职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采取派设计、管理、技术人员作为外聘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进行指导。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凭借师资、场地、学习氛围等自身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企业新进人员进行职业规划、外语、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担当起企业的员工培训、进修、继续教育基地的角色。

(一)结合企业升级转型,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应不断的掌握企业最新的行业变化,根据行业变化特点和趋势需求,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师资能力等。

(二)优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建云课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应建立既适应行业需求又具有前瞻性的课程体系,同时,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能力,扩大与企业共建网络平台课程的辐射面和覆盖度,制定时尚流行传播和信息领域的定制课程;搭建网络平台下的设计实践课、实训课程、毕业设计指导等环节,形成交叉培养。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环节修定时,应组织该课程的任课教师、教学团队、行业专家、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内容的制定及课程内容的增减。

(三)搭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建设产业学院:建立时尚信息传播实时校企合作平台,助推专业发展,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高校在校企合作的同时要考虑师资队伍的提高。

(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对服装行业转型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分析,为构建符合学科特点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服装行业发展新需求,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类型,明确目标、要求、课程体系间的内在逻辑与有效支撑。转变以往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重知识轻方法、重理论轻实践、重艺术轻技能、重表现轻市场的教育观念。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与适应市场为目标,以服装产业为依托,构筑创新型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引导理念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转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研究为基础,以育人为根本,实现专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注重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将多元化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改进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意识培养:服装教学应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学设计中,融入创新设计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创新理念、创新方法用“以点扩面”的形式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将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到设计创意与实践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实现创新实践,从而激发潜能,提高学习自主性。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实施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角色转换,以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有针对性地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应用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应用实践。以理论知识为导向,通过实践环节锻炼专业技能,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规划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不断变化调整。同时,采用多种教学途径使学生不断尝试多样化的实践经历。如组织学生参加设计比赛、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针对赛事需要开展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环节中,提升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能力,完善知识结构。

建立设计实践工作室。工作室模拟小型企业运营方式,从市场调研到产品研发,再到成品制作与推广营销等过程进行分工协作,将课堂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及生产中。工作室作为直接面向市场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特定的课题,以项目教学的形式开展学术研究和综合实践,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校企协同育人,构建实践创新平台。以市场为依托,企业需求为导向,针对就业问题实现“无缝”对接,。对不同企业分析其发展,了解其需求,实行联合培养、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合作共建创新平台,以平台为载体,学生可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了解企业运作,确定岗位目标,为将来的就业提出方向性指导。同时开展符合现阶段企业发展的研发创新,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学校以设计创新、产品开发为主导,结合企业生产营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设计开发符合市场的创新产品,建立研究型合作共赢模式。

(四)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开展创业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实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从创业理念着手,通过相关理论,对创业方向、创业条件、创业所需技能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根据专业特点,开展设计创新的创业技能训练,将创业过程、创业要素融合贯穿于服装教育的全过程。搭建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课程,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利用现代新生资源有效实施创业指导,提升服装人才的创业能力,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行业发展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可在学科教学(美术)、工业设计工程、机械和艺术学理论等相关专业考研深造。

就业方向

产品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任职于服装品牌公司、服装设计公司、服装院校、制服公司、服装外贸公司、形象设计公司、服装营销公司、时尚媒体(杂志、报社、电视台)及与时装相关的公司和厂家,涉及男装、女装、童装、礼服、内衣、中老年装、特种服装等多个门类,从事包括设计师、设计师助理、设计教育工作者、形象设计师、时尚编辑、时装管理及销售等工作。

开设院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