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民俗

更新时间:2024-02-22 13:02

服饰民俗,民族个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主要指人们在穿戴、装饰方面所形成的礼仪风俗、行为习惯。为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

服饰产生

服饰是人类文明生活的重要支柱,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独有的创造和技巧,但人类出现的初期并没有服饰,它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据考古资料推断,约在50万~4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已开始穿衣物;至距今5万~2.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衣物已相当发达。

最初,寒冷地带的人们穿的是用骨针缝缀的兽皮,炎热地带则穿树皮、植物叶子等做成的衣服。如据法国尼斯附近距今40万年前的太拉·阿姆塔洞穴居址中发现的切肉切痕推测,当时的毛皮曾以某种形式作包裹身体之用;俄罗斯北部冰冻的岩层中发现了两具距今10万年的身穿皮裤、皮衣及皮靴的少年遗体,同时还有精巧的骨针;距今25 000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时期,已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缝线可能是用动物韧带劈开的丝筋(中国鄂伦春族直至20世纪初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方法)。

后来,人类发现了纤维,最先使用包括麻和动物纤维的丝在内的天然长纤维,其中被广泛使用的麻类沿用至今。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亚麻织物是1854年在瑞士湖底发现的1万年前的亚麻布残片。随着纺织技术的发明,短纤维毛、棉被大量使用。至今约1万年间,人类的衣料主要仍依靠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发明于1883年。在人类漫长的衣文化历史中,各个时代、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传统,从表征上体现为服饰形制、用色、工艺、组件,从民俗上则形成一系列服饰常规和禁忌。

服饰类型

历代的服饰形制名目繁多,大致可分为4种基本类型。

①衣着类。是服饰中最基本的类型,包括:

ⓐ首服。指饰首的服饰,包括冕、冠、帻、风帽、笠子、抹额、帽、围巾、盖头、面纱、面具等。

ⓑ衣裳。历代服装中主要为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两种。上衣包括襦、袄、半臂、霞帔、背心、内衣、披肩等;下裳包括裳、围腰、长裤、短裤、套裤、裙等;衣裳连属制即上衣下裳合二为一,被制成一件长衣,其中包括深衣、袍、衫、褂、背子、连衣裙等。

ⓒ足服。护足之服,包括靴、鞋、袜等。

②装饰类。包括饰发的簪、钗、梳、发夹;饰耳的耳环、耳珰、耳坠;饰颈的项圈、项链、长命锁;饰胸、肩的胸针、银披肩、徽章;饰手臂的手镯、戒指、手表;饰腰的皮带、金缕带、腰吊、腰箍;饰脚的脚铃、脚环等。

③人体自身装饰类。指通过改变人体的外部形态、色彩所进行的装饰,包括发式、镶牙、凿齿、束胸、缠足、文身、文眉、隆胸、化妆等。

④带有装饰性的日用品类。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既有装饰作用又具有实用价值的物品,包括各种佩刀、手杖、雨伞、背兜、挎包、手提袋、钱包、香包、荷包、手绢、折扇、烟袋、眼镜等。

服饰含义

在不同社会、民族的文化背景下,服饰还承载着环境、生理、群体心态特征等信息。服饰的性格、要素与形制,与这些信息相结合,构成服饰民俗的丰富内涵。

①环境含义。服饰与民俗的关系,首先是人适应自然环境的关系,由于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差异很大,造就了不同的服饰。如青藏高原气候多变,温差大,藏民的半皮半单服饰适应这一环境特点。自然环境往往会决定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造就独特的服饰。中国赫哲族世代以捕鱼为生,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鱼皮服饰(图1)。生活在寒冷地区的鄂伦春族为适应游猎生活,创造了极具特色的狍头帽、狩猎手套。狍头帽鄂伦春语称为“米纳共”,既可保暖御寒,又是狩猎时的极好伪装(图2)。狩猎手套是鄂伦春人冬季打猎时所戴,毛层厚实,中间有特制的开口,手指可从中间伸出来扣动扳机,方便猎人的活动。

②礼仪含义。服饰民俗与社交礼仪密切相关。民间礼仪中,往往把改换装束当作人生各个重要阶段的标志,诞生、成年、婚嫁、丧葬,都要通过特殊的装扮和仪式来体现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因此,观服可以知俗。诞生礼为人生四大礼仪之首,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一套与妇女产子、婴儿新生相关的民俗事象和礼仪规范。中国普米族在妇女产前要准备一张羊羔皮,以便生产后用来包裹婴儿,意在使之得到羊神的护佑;白族称婴儿出生7天后穿的第一件衣服为“仪筐彼亦”,意为“穿狗皮衣服”,以土布缝制,领口用象征吉利护魂的红布镶边,衣服缝好后,先在狗身上披一披,取其暖气,以求孩子容易养活,鬼祟不敢近身。欧洲家庭的新生儿在接受洗礼时服饰由亲生父母准备,衣服必须是白色,衣长要超过脚面。形形色色的婴儿服饰与仪式体现出人们对新生儿平安、健康、成长的期盼。成年礼,通过换装标志少年男女经过家族和社会的认可,步入成年阶段。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有各自认定的成年时间和礼仪规范。中国自商周始,历代汉族男女在15~20岁行成年礼,改梳成人发髻,男子“加冠”,女子“加笄”。纳西族女子年满13岁行“穿裙礼”,男子年满13岁行“穿裤礼”。基诺族女子15岁发式改为一条独辫并围上花围腰,耳孔中插上鲜花;男孩16岁生日把帽子改成包头,穿上绣有月亮徽标的上衣,挎上有同样徽标的挎包。斯里兰卡僧伽罗女子的成年礼依据少女初潮的日子举行,由长辈妇女为女孩下身和头上各围一块白布,然后为少女洗澡、穿衣、梳头、佩戴首饰。坦桑尼亚玛孔德人的成年仪式,男孩要行割礼,女孩要沐浴净身,都要换上新装,参加化装舞会。在一些民族中,成年换装仪式还带有性开禁的意味,少年男女在换装后便可谈情说爱,参加男女交往活动,寻觅意中人。婚礼是人生大礼,不同民族有各自的表达方式。中国多数地区婚礼喜用红色(图3)。红色是血的颜色,代表性能力和血亲生命的世代传承,婚礼上新娘多着红装,新房内外也以红色装饰渲染喜庆吉祥。婚礼中,新人皆穿新衣,取“新婚吉庆”之意。但黔东南地区的侗族却是例外。婚礼之日,送亲的姑娘个个穿新衣、戴银饰,唯新娘穿旧衣、草鞋,无头饰,不带嫁妆,意在告诫新娘婚后要勤俭持家。美国新娘的婚服有“四有”之说,即“有新、有旧、有借、有蓝”。“新”是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代表新生活;“旧”是新娘头上的婚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以示不忘父母;“借”是新娘手里的白手帕须是从女友那里借的,以示不忘友谊;“蓝”是新娘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以示对爱情的忠诚。在欧洲,90%以上的女性会选择白色或米色的缎面礼服为婚服。丧礼是对逝者的治丧之礼,其中最能传达人们观念的是丧服。丧服分两类,一是送葬人的服装,称孝服;一是死者的寿衣,称寿服。中国古代有严格的丧服制度,将孝服分为五等,称五服,以麻布的粗细标志家族成员的地位,强化伦理意识。寿服,一般忌用缎子制作,因“缎子”与“断子”谐音,可用“绸子”,寓意“稠子”,以求多子多福。寿衣采用三、五、七、九件,忌用双数。亚洲人在举行丧礼时,亡人亲属大多穿白衣,如印度尼西亚巴厘人、日本人、朝鲜人等;欧洲人则多穿黑色衣服表示对死者的哀悼。现今世界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城市丧礼中,亡人亲属的丧服大都戴黑纱、白花以示哀悼。

③信仰含义。信仰,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之一,不仅铸造了服饰的文化精神,也规范着服饰的形制特征,不同款式、色彩、工艺、组件的服饰,往往具有特殊的信仰含义。根据伊斯兰教礼节,头在室外不加任何遮盖是对天的亵渎。因此,中国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戴绣工精致的小花帽。广西贺州瑶族男女的头饰上绣有众多的太阳纹;苗族有尾饰的五色斑衣,也有戴狗形帽的习俗,这些都是祖先崇拜的遗留。印度的拉克夏·本坦节里,女子要将一种用绸带做的护身符系在兄弟的手腕上,祝愿他们消灾免难。居住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认为,面具是神灵的化身,每逢重大节日就跳起面具舞。男子身穿勇士服,头戴面具及饰羽帽,一手持盾牌,一手拿摇铃;女子穿口袋式宽大衣裙,头戴面具,手捧香炉,男女双双结伴而舞。

④职业含义。社会分工促进职业的发展,服饰服从职业特点的要求,并渐次发展,愈益复杂化。官有官服,民有民衣,工匠有工匠的穿着,商人有商人的装束,僧侣道士等各有其专服,各种身份、职业的服饰差别很大。中国很早就有文、武职之分,相应地产生了文臣武将、学生士兵各不相同的服饰。进入现代社会,职业的分化、独立更为明显,职责、制度、秩序、功能等的划分往往同具有符号标识意义的职业服饰相联系,军队、公安、司法、工商、税务、邮电、铁路、航空、医疗、体育、商贸、学校等,各行各业都拥有各自醒目的服饰,以至于不同的服饰成为不同职业的表征。

服饰禁忌

服饰禁忌最早出自民间,同人们原始的鬼魂神灵信仰相关。它将超出人力所限的许多不可知现象同服饰联系起来,并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风习。

①用色禁忌。多数民族对服饰用色的贵、贱、吉、凶都有各自的观念。中国古代,黄色、紫色、香色(次明黄一类)被尊为贵色,只有皇族权贵才能享用;白色、黑色被视为凶色,尤其忌讳全身穿白色服饰;红色被看作吉、喜之色,婚嫁、生子、过年节最为多用,但因其色泽同鲜血、太阳相似,与阴间之色相冲突,故在丧葬活动中,最忌讳穿红色服饰。在埃及,黑色表示不幸和悲伤,除服丧外,埃及人一般不穿黑色衣服。土耳其人认为花色布料是凶兆,忌穿花衣。埃塞俄比亚人只有在对死者表示哀悼时才穿淡黄色衣服,因此忌讳出门做客时穿淡黄色服装,认为会对主人不祥。比利时人最忌讳蓝色服饰,因蓝衣常作为家中遇到灾难的标志。阿尔巴尼亚人认为白衣象征吉祥如意,因而百褶裙只能以白色棉布为原料。

②形制禁忌。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服饰形制,具有规范的功用。中国旧时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等级森严,服饰禁忌不可逾越,土司穿从汉族地区买进的细布绸缎、毛料、丝边做的衣服;黑彝穿全毛、棉布服装,佩戴金银饰品;白彝穿自制的羊毛或麻布衣裙;锅庄奴隶则只能披破麻布粗制衣。印度旧俗,红色吉祥痣是已婚女子的标志,未婚姑娘和寡妇都忌点红痣。在乌拉圭,戴帽子是未婚女子的专利。西班牙妇女上街最忌不戴耳环。日本人认为,生者衣服要与死者相反,因此平时穿衣忌讳把领子窝在衣内,或是以后为前、以里为面。

③生活禁忌。中国彝族把帽子和头饰看得十分神圣,忌讳他人触摸。四川凉山彝族男子从儿时起在头顶蓄的天菩萨被看作灵魂居住的地方,非常尊贵神圣,他人不能触摸。尼泊尔、印度有的教派参观或朝拜神庙佛寺时,严禁穿鞋和系鞋带,甚至携带其他皮制品也认为会触犯神灵。在日本,客人进入主人房间时,忌讳穿着大衣或其他外套,同时严禁衣着不整或赤脚、露腿、光背。英国人忌讳将衬衣下摆放在裤子外面。柬埔寨人在寺院参加宗教仪式时,男性忌穿花衣、女性忌穿单薄或袒胸露背的上衣。在西爪哇的巽达人地区,孕妇及其夫均不得在门槛房梯上停留和系纽扣,认为在“门户重地”滞留或结扣会使孕妇难产。服饰民俗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和丰富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不同的时代、环境和民族使服饰民俗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形式,这些民俗的存在,使最初处于单纯意义上的服饰行为融入社会意义、文化意义,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

推荐书目

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高春明.中国服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