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州窑

更新时间:2024-08-27 23:29

据湖南常德收藏家周新国先生最新著述《武陵藏珍》,唐代武陵有个“龙阳窑”。龙阳,即汉寿。据《汉寿县志》记载:“汉寿古属索县,以祈汉朝长寿,东汉时取名汉寿。三国吴改为吴寿,赤乌十一年立县,曰龙阳。后县名屡易,于民国元年复名汉寿。”

龙阳窑取名

汉寿县位于湖南省的北部,洞庭湖之西,境内大部分为滨湖平原,沅、澧水由此注入洞庭。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唐平萧铣后,遂改隋武陵郡为朗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武陵郡,乾元元年(758)再改为朗州。故唐代习惯称这里为“朗州武陵郡”或单称“朗州”。唐朗州辖地同隋代,依然是武陵和龙阳二县。唐代越州窑、婺州窑、寿州等名窑均以窑址所在的“州”取名,因龙阳位于朗州,故取名“朗州窑”。近20年来,汉寿县经常发现众多硕大彩绘陶瓷。据其所藏,其中包括:

唐漩涡纹彩陶瓮 瓮高37.5厘米,口径19厘米,最大腹径40厘米,底径12.6厘米。小口,圆唇。腹形鼓圆,其上饰二周凹弦纹。圆饼底。胎色紫灰。这件彩陶的图案装饰,先用淡红色化妆土在泥质陶瓮的颈部和上腹部,涂(浸)三个圆斑块,其上再用褐彩绘制三个旋转的圆涡纹。彩绘施于罐的肩和上腹,向下俯视可以看到彩陶瓮的全部纹饰。它那流畅自然的线条,仿佛会产生流动的节奏和韵律,让人感到有无数的涡纹在眼前周而复始地旋转。高大的陶瓮,底部仅十余厘米,估计当时很可能把下腹没绘彩的部分埋入地下,将重量部分传递到地面,由此而保持大瓮的稳定。关于“漩涡纹”,众多彩陶研究专家将这种纹饰依其形状命名为“水波、漩涡、鱼网纹”等。李进兴《彩陶漩涡纹释疑》则认为:彩陶上古人绘制的漩涡纹饰可能并不是“表现水波、漩涡以至水中的渔网”,而是具有一定抽象的意义,如“漩涡”代表“复活”等等。

五代彩绘盘口瓶 该瓶高30厘米,口径9.9厘米,底长9.8厘米。口作盘形,束颈细长,深腹鼓圆,平底。肩部饰围栏一周,下腹作围栏垂幔,围栏均作镂空状。腹部素胎上涂白色料浆粉,再用酱色彩釉绘花,外表不再罩釉。整个画面虽草草几笔,却颇得写意画之妙。该器造型优美,图案舒展流畅,是盘口器中的精品。据周世荣《湖南陶瓷》考证:这类盘口瓶,“约相当唐末五代”时期。

五代彩绘梅瓶 分二式。一式:该瓶高29.2厘米,口径8.9厘米,底径9.6厘米。圆口,卷唇,短颈,腹微鼓,领部和腹部各饰凹弦纹一周。平底。红褐色胎。肩部及腹部涂淡红色化妆土,然后再绘酱色缠枝花卉图案,外表不再罩釉。二式:瓶高29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0.4厘米。盘口,短颈,溜肩,腹部饰凹弦纹一周。平底内凹。红褐色胎。肩部及腹部涂淡红色化妆土,其上绘酱色梅花图案10朵。外表罩釉,但釉已脱落。此类梅瓶的胎质较粗,光洁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要烧出艳丽的彩瓷,就必须在胎上涂一层化妆土,以弥补上述缺陷。因为化妆土可增强胎的致密度。在化妆土上绘花,更能衬托彩釉的呈色,达到釉色美的预期效果。

唐粉斑高颈罐 分二式。该类罐的共同特征:圆口,折沿,高直领。溜肩,鼓腹,腹下敛收。颈部和肩部涂淡红色化妆土,腹部浸三个呈“品”字形的圆块状粉斑,并与肩部相连。一式:高31厘米,口径9.6厘米,最大腹径25.1厘米,底径14.8厘米。饼足。三大圆块斑用宽线条串连。外罩黄色釉,大部分釉已脱落。二式:高29.8厘米,口径9.7厘米,最大腹径25.5厘米,底径15.2厘米。平底。腹部饰凹弦纹二周。外罩黄色薄釉。据考证,圆斑彩画,这是朗州窑最常见的。以化妆土绘成大块不规则的圆形、桃尖形于器上,纹饰虽粗简,但色调配置得当,具有简朴大气的艺术魅力。

唐粉斑瓜棱形罐 该罐高16.5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7.6厘米。圆口,卷沿,束颈。腹作十瓣瓜棱形,肩部和腹部各饰凹弦纹一周。两侧饰对称化妆土大圆斑,外壁罩酱色釉。饼底。这是朗州窑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唐酱釉线条纹罐 该罐高15.7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7.6厘米。圆唇,短颈,溜肩,鼓腹,饼底。从肩部到腹部饰八组线条,每组五条,用白色化妆土装饰。红褐色胎,施酱黄色釉。此种装饰实属罕见。

唐酱釉四耳瓜棱形盖罐 该罐通高约35厘米,口径17厘米,最大腹径24厘米,底径11.6厘米。敞口,斜直领,溜肩,腹微鼓,饼足。肩部和下腹各饰凹弦纹一周。肩附两两对称之环耳4个。褐色胎。罐身呈九棱瓜瓣形,涂白色化妆土,外罩酱色釉,釉不及底。惜盖已残。此器硕大、庄重,展示了大唐“以肥为美”的风韵。

唐带盖瓜棱形双口坛 该罐通高22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8.4厘米。内口微敛,外口檐口略矮。罐身呈八棱瓜瓣形,腹中部饰凹弦纹二周,外涂一层白色浆料。褐色胎,饼底。双口坛也叫“双唇罐”。据汪庆正《简明陶瓷词典》记载,此类罐为汉、晋时期流行的一种罐式,与今泡菜罐相似。朗州窑出土唐代双口坛,仅见。

基本观点

上述列举的朗州窑产品,仅九牛一毛。综合考察这些产品,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基本观点:

其一,朗州窑的胎质坚硬,敲之发金属声,瓷土一般不带砂或少带砂。胎色瓦灰、赭灰或作猪肝色,少部分呈褐红色。陶瓷器胎壁上都涂有一层淡红色或白色底粉,即化妆土,又称陶衣,然后彩釉绘花,或施釉。

其二,釉色除青黄色透明薄釉外,彩釉以深浅不同的褐色为主。褐色中浅者油黄、浅棕,深者呈板栗壳状或酱黑。白粉除作底色外,有时也作釉下彩装饰。其圆斑装饰多使用强烈的对比色,如瓶、坛、罐等。

其三,朗州窑的器物一般硕大,其造型往往使用多种优美的曲线。绝大多数器物的腹部都饰一周或二周凹弦纹,给人以庄重而优美俊俏之感。

其四,在装饰上,主要表现为釉色的变化与装饰手法的不同。其中后者包括釉下彩和素地彩绘等。

釉下彩有二种类型:一种是釉下彩绘花,习见于瓮。第二种是在深色素胎上用白色涂料绘花,外表再罩一层透明薄釉。花纹随手而出,图案以平衡、均齐为度,而不严格地强求对称。属于该型者,器壁上均隐约可见块状图案。但外表也有施不透明厚釉者,因而花纹要等釉片剥落后才能发现。素地彩绘与上述装饰不同。它是在做好的坯体上,直接用彩色釉料或白色料浆在器表绘花;或在胎体上涂一层白色化妆粉,然后再彩绘。它既不在釉下绘花,绘花的表面也不再罩釉。

关系

据考证,朗州窑出现的“圆斑”装饰,尤其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朗州窑彩瓷中的圆斑不仅见于长沙窑,而且更多地见于和类似于四川邛崃窑。据史记载:长沙窑,又称“铜官窑”。创烧于唐。晚唐至五代是极盛期,五代以后衰落。产品以青釉为主。器物以罐和壶的形式最为多变,短嘴多角壶是其典型器。釉下彩是唐代长沙窑新创的一种瓷器装饰工艺。早期为彩斑装饰,即在瓷坯上用铁或铜料涂上斑块,烧成褐斑或绿斑。例如:李效伟《长沙窑》所载青釉褐斑双系执壶、青釉褐斑方耳罐、青釉褐斑壶形灯等即是。但邛崃窑与朗州窑更为接近。

邛崃窑,又称“邛窑”。在今四川邛崃瓦窑山、什方堂、尖山子、大鱼村等地,古属邛州,故名。所产以青釉、青釉褐斑、青釉褐绿斑和彩绘瓷为主。与长沙窑产品有相似处。耿宝昌主编的《邛窑古陶瓷研究》收录了许多邛窑古陶瓷藏品。其中,朗州窑与邛窑产品的装饰效果极为相似的有:

唐彩绘六耳罐 该罐高46厘米,口径22厘米。圆唇,短颈斜直,溜肩,鼓腹,平底。肩部附6耳,褐色胎。肩部及腹部涂米黄色化妆土,并浸四个半圆弧与之相连。其上,再绘酱色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图案。关于这种技法的使用,邛窑与朗州窑极为类似。

唐绿釉瓜棱形罐 该罐高6.8厘米,口径5.2厘米。褐色胎,浅颈直口,圆肩,瓜棱形腹,饼底。颈部及肩部施绿色釉,腹部涂(浸)三个呈“品”字形圆块状绿斑,简直和朗州窑的装饰一模一样。可以说,这是朗州窑对邛窑风格的“克隆”。

唐褐绿彩斑瓜棱形双耳罐 该罐高11厘米,口径8.5厘米。敞口,卷唇,圆鼓腹,饼足。灰褐色胎。肩部附对称双耳。腹身呈瓜瓣形,饰两两对称的褐绿色圆斑4个。这种装饰与朗州窑产品十分相似。

唐彩绘四耳罐 该罐高15.8厘米,口径6.8厘米。圆口,折沿,短颈,鼓腹,饼足。红褐色胎。肩部附两两对称的桥形耳4个。颈部和上腹部涂米黄色化妆土,其上再绘酱色草叶纹图案。此种装饰方法与朗州窑也相同。

唐三彩执壶 该壶高12厘米,口径4.9厘米,底径5.4厘米。褐色胎,喇叭口,束颈,短流,平底。施以褐、绿色条斑作装饰。此种条斑装饰在朗州窑中也可见。

纵观两窑,应该说朗州窑和邛崃窑的产品是十分相似的。其中,素地彩绘和圆形大斑块装饰,很难看出两者有什么差异。除长沙窑外,同时代的其它诸瓷窑产品中皆不具备这些特点。在朗州窑陶瓷品种中,高温彩绘瓷最为突出,可与四川邛窑相媲美。根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两窑都生产高温釉下彩瓷;彩绘装饰多圆形大斑块;普遍使用化妆土;装饰多以彩釉绘花为主。两窑胎质、釉色与装饰风格,基本上一致,可以看出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朗州窑并非邛崃窑,二者又各自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差别主要表现在:

①邛崃窑产品采用窑柱、垫板和多种圆饼形垫圈,产品往往残留很明显的支钉痕。朗州窑采用匣钵装烧,烧成的陶瓷几乎不见支钉痕。

②邛崃窑产品装饰题材较丰富。常见的纹饰有花草纹、云纹、散点纹,或圆形、桃尖形斑块纹,并有少数使用文字装饰。朗州窑产品彩绘装饰除漩涡、直条纹之外,多为花草,题材比较单一。

③邛崃窑彩绘装饰中的圆形大斑块既有酱褐彩,也有绿彩。朗州窑所见圆形大斑块装饰全部使用淡红色或白色化妆土,而不见酱色和绿色彩釉。

④邛崃窑产品种类繁多。计有罐、壶、瓶、灯盏、碗、盘、炉、盂、杯、钵、枕、器盖、砚、玩具等。目前朗州窑产品仅见瓮、瓶、罐、壶、坛、盂等,其品种相对较少。朗州窑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同时代长江上游邛窑及中游长沙窑的双重打压,其产品没能发展到应有的高度,其销售范围也仅限于湘、资、沅、澧流域。

通过对比分析,朗州窑与邛崃窑的关系,应该是“源”与“流”的关系。邛崃窑是“源”,朗州窑是“流”。据考证,邛窑始烧于东晋,发展于南朝,成熟于隋,兴盛于初唐,至唐末五代长盛不衰,结束于南宋中晚期,共经历了约9个世纪。朗州窑没有文献记载。参照长沙窑和邛窑产品,可认为始于唐中期。朗州窑的突然崛起,必然与安史之乱,以及北人南迁和南方经济文化的兴旺发达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朗州窑的兴起,大致相当安史之乱之际。时至五代,朗州窑产品趋向粗放。南宋时期已趋向衰落。关于这一点,周世荣《湖南古墓与古窑址·长沙南宋墓》中有记载。南宋以后,就已经见不到朗州窑陶瓷器的踪影了。

基本结论

朗州窑源于邛崃窑。从地理位置来看,四川与湖南毗连,而且江水潆洄相通。邛崃窑地处长江上游的岷江两侧,而朗州窑则位于长江中游的沅水入口处。两江之水,涓涓汇入长江,东流大海。据《邛崃县志》记载:唐肃宗乾元二年(759),“邛、嘉、简、眉各州彝人起事”;“代宗大历十四年(779)起,南诏、吐蕃多次进犯西川,临邛均当其冲。”为了躲避战乱,处于战乱核心地区的邛窑工匠们,南迁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他们被迫离家,四处流浪,他们中有些人辗转千里,渡过洞庭湖,逃到了湖南汉寿。他们在汉寿建窑兴业,继续“以陶业为利,赖以谋生。”可以说,他们为朗州窑的开发和创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