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31 14:00
望春桥是始建于北宋时期 (公元1098年)的一座桥,经多次修缮。
全长28米,桥堍宽5米,桥顶宽4米,南北各有32级石阶,桥身和桥拱选用规整的梅园石。桥柱和桥栏雕荷叶和仰莲,桥堍有精致的祥云抱鼓石。
名词解释
拱矢:石拱两脚连线至拱顶的高度。
地址:海曙区望春街道。
“望春桥上望春波,草绿苹香凫鸭多。最是城西好风景,夕阳处处起田歌。”这首脍炙人口的乡土风光诗,就是清代初期的鄞县经学家、史学家万斯同 (1638年~1702年),在 《鄮西竹枝词》中描写望春桥的。
根居古桥虬枝壮
大家一下子就被它那临波拔起的高大气魄所震慑。难怪在当地,望春桥一直以来都被冠为最高大最气派的石拱桥, “望春”地名也是因桥而家喻户晓。
望春桥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生长在桥侧石缝中的古树,说起来也有不少年头了。住在这里的村民说,最初在人们还不曾留意的时候,从桥的石缝中赫然长出了一棵棵小小的树苗,村民们以为这石缝里肯定没多少泥,所以也就没理会。没有想到,湿润的江南,因雨水充足的滋养,连石桥的缝隙亦能成为大树的家。百年以来,这些并不起眼的小树,居然蓬勃地长成大树,如今已是亭亭如盖,郁郁葱葱。直到有一天,这些粗壮盈尺,盘根错节的树干将桥面步阶和栏板涨裂出一道道裂痕时,人们这才注意到,原来这些树已经与石拱桥难舍难分,联在了一起。怎么办呢?如果砍了树,虽然是保护了古桥,却失去了风景;如若任其生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桥毁树倒……
关于大树,还有一个传说:望春桥形如狮子,这树就是狮子的尾巴,谁若是触动了它,狮子就要发怒,给当地带来灾殃。有一年,有位乡绅砍了棵树,结果当地突遭大火。于是,谁也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所以 “狮子尾巴”才被一代代保护下来,成为城西一大奇观。
如今,经过有关部门的努力,桥上的古树不仅被保留下来,而且更显葱郁。而我们脚下的望春桥随着内河航运黄金时代的过去,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显得有些冷清,幸而还有古树相依相偎,不离不弃,才不至于寂寞。有诗吟诵此桥树联体奇观:
根居古桥虬枝壮,
千年风雨更繁茂。
吐尽新翠成绿荫,
秋飘黄叶冬望春。
洗尽铅华独自立
江南美,美在烟雨里,江南秀,秀在山水间。而这其中的景色,似乎总是离不开小桥、流水。据 《宋宝庆四明志》记载的鄞县宋代古桥中,望春桥为当时官塘河上第一桥。
望春桥始建于北宋元符年间 (公元1098年),南宋建炎三年 (公元1129年)因宋金高桥之战祸及望春桥。绍兴初年 (公元1130年)重建。在南宋宝庆年间 (公元1225年~1227年),望春桥曾更名为 “宝庆桥”。此后又屡次修缮,其中桥额上记载的,有乾隆年间初修,光绪年间重修,可见望春桥在浙东古桥中堪称老资格了。
如今,望春桥下的官塘河幽幽泛着绿光,显得十分恬静。官塘河今称西乡后塘河,旧称西塘河,均宽30米,长约13公里。而建桥的地方,明显看得出是人工将河面收拢许多,窄窄的,不及原有河床的一半。望春桥就这样斜斜地耸立在河面上。源于四明大雷和林村的中塘河与官塘河,交汇于望春桥下,古时候此处湍流激荡,无异于 “老虎口”。为保证扬帆鼓篷的官船能在官塘河这通往京城的 “国道”上畅行无阻,官塘河上的桥全是清一色的高拱圆洞桥,如望春桥之东有西成桥、万安桥、大卿桥和望京桥。在望春桥之西有新桥、上升永济桥。经过高桥以后再数公里水路就到了姚江的古渡口大西坝。过坝之后进入浙东运河,直达杭城,与杭州大运河相接。昔日往来宁波的官员学子、军旅僧道走的大多都是这条水道,望春桥是必经的津梁,可以猜想那种 “西风作意送行舟,帆饱清淮碧玉流”的壮阔气象。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内河航运依旧繁盛,去西乡高桥、白鹤、深溪等地,均须乘航船经过望春桥。
由于古代交通主要依赖水路,所以望春桥一带原本是荒僻的水村,到了明代晚期,才有钟氏首先在此聚族而居,称为 “望春钟”村。到了清代晚期,河道两岸水乡已是风光旖旎,望春桥的南北有数百户人家居住,相当繁华,形成了每旬二、五、九的集市,三月高桥会,八月赛龙舟……只是,在承载了千年风霜之后,望春桥更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桥身风化严重,两边桥栏一半以上都已缺损倾倒,部分桥面板移位。望春桥的岌岌可危,牵动着无数颗望春桥人的心,甚至惊动了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处的官员。2005年3月9日,古桥的重葺工程正式开工,竣工于同年6月28日,至此,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全貌。我们不禁为望春桥庆幸,因为它能继续静静地见证今日西乡历史性的巨变。
千古神韵传千古
望春桥全长28米,拱矢的高度为6米,桥洞的跨水为9米,北堍桥下建有1米宽的拉纤石板路,桥身石拱券上留有一道道深达数厘米的纤痕。轻抚,似乎能依稀听见渔舟在落霞中唱晚,又仿佛看到了千百年来,代代纤夫走着同一条纤夫路,穿肠道,走河滩,踏碎石,搏激流,根根纤绳摩擦着相同的纤夫石,就这样日积月累。数不清的纤痕是纤夫们雕刻在望春桥上的 “文字”,记录着他们的命运和艰辛。
望春桥的设计和建造十分考究而严谨,古色古香,清幽淡雅。桥北堍的东侧还有一座古凉亭 “望春亭”,已修葺一新,可供旅人遮风避雨,谈心赏景。坐在亭里看着望春桥静静地斜卧在碧水微澜的河上,更显得两岸烟柳的低矮。水中的桥影和半圆形的石拱恰好吻合,仿若长虹映月,隐隐绰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