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地镇

更新时间:2023-10-13 11:31

朝阳地镇,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东南部,东与赤峰市喀喇沁旗小牛群镇相邻,东南与新地镇毗邻,南与克勒沟镇为邻,西南与银窝沟乡相连,西、西北与杨家湾乡相接,北与松山区老府镇接壤,区域面积162.7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全镇常住人口12261人(第七次人口普查)。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属围场县克勒沟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划属建西县,称六区;同年5月,划归围北县,为克勒沟区;同年11月,围北县撤销,划归围场县。

1950年3月,属第三区。

1958年9月,属火箭公社。

1961年8月,撤销火箭公社,析朝阳地、温珠沟、石泉河等7个大队建朝阳地公社。

1983年,撤销公社,改建朝阳地乡。

1996年1月,北道乡并入。

2000年5月,撤乡,建朝阳地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朝阳地镇辖朝阳地、挂面铺、康家窝铺、温珠沟、石泉河、叶柏寿、大兴永、下地、北道、前石坯10个行政村,下设13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朝阳地镇下辖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朝阳地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朝阳地镇地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东南部,东与赤峰市喀喇沁旗小牛群镇相邻,东南与新地乡毗邻,南与克勒沟镇为邻,西南与银窝沟乡相连,西、西北与杨家湾乡相接,北与松山区老府镇接壤,区域面积162.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朝阳地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最高峰黄榆楂后山,位于温珠沟村,海拔1667.2米;最低点位于朝阳地村,海拔915米。

气候

朝阳地镇多年平均气温4℃,极端最低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28℃。无霜期年平均118天。年平均降水量460毫米。

水文

朝阳地镇境内最大的河流为舍利嘎河,自南向北流经境内叶柏寿村、朝阳地村,长5.74千米,流域面积162.77平方千米。主要支流北道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境内前石坯、北道、下地、大兴永、朝阳地等村,长14千米,流域面积54.75平方千米;新地河,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境内挂面铺、康家窝铺、朝阳地等村,长15千米,流域面积20.15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朝阳地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雹等。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10年6月,境内10个村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0.4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

自然资源

朝阳地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金、煤、萤石、珍珠岩等,已开采的有铁矿、金矿。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朝阳地镇辖区总人口1968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695人,城镇化率29.99%。另有流动人口142人。总人口中,男性10550人,占53.6%;女性9131人,占46.4%;18岁以下4099人,占20.83%;19~35岁5185人,占26.34%;36~60岁7966人,占40.48%;61岁以上2431人,占12.35%。总人口中,以满族为主,达10976人,占55.77%;有汉族4758人,占24.18%;其他少数民族,共3947人,占20.05%;蒙古族3941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9.41%。2011年,人口出生率12.4‰,人口死亡率18.65‰,人口自然增长率-6.25‰。

2017年,朝阳地镇常住人口12764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根据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朝阳地镇常住人口1226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9%。

经济

综述

2011年,朝阳地镇财政收入完成400万元,比上年增长72.0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1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5.84万元,增值税58.02万元,企业所得税16.64万元,个人所得税25.8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13.21元,比上年增长74.89%。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

农业

朝阳地镇有农业耕地面积8.13万亩,人均4.13亩;林地面积9.06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91亿元,比上年增长31.07%,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3.27%;粮食作物以马铃薯、玉米、谷子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85万吨,人均937.5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万寿菊、蔬菜。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09万亩,产量5.21万吨,主要品种为白菜。

朝阳地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15万头,年末存栏0.54万头;牛饲养量0.87万头,年末存栏0.51万头;羊饲养量0.94万头,年末存栏0.51万头;家禽饲养量28.25万羽,上市家禽17.80万羽;生产肉类0.14万吨;禽蛋537吨,鲜奶29吨;畜牧业总产值0.4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14%。

截至2011年末,朝阳地镇累计造林6.51万亩,其中防护林1.59万亩,经济林1.35万亩,森林覆盖率26.66%,活立木蓄积量25.79万立方米。2011年,果树种植面积0.11万亩,产量0.01万吨,主要品种有小苹果、杏。2011年,名优特农产品、绿色环保农产品有马铃薯、白菜。

工业

朝阳地镇工业以采矿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0.77亿元,比上年增长53.20%。

2018年,朝阳地镇有工业企业3个。

商业

2011年末,朝阳地镇有商业网点270个,职工135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1%。

2018年,朝阳地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1个。

金融

2011年末,朝阳地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68亿元;人均储蓄8440元;各项贷款余额0.79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朝阳地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402人,专任教师16人;小学3所,在校生1027人,专任教师4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2011年,朝阳地镇教育经费达583.6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83.60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朝阳地镇有专业技术人才89人,经营管理人才7人,农村实用人才98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朝阳地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72平方米;农家书屋10个,建筑面积242.50平方米,藏书2.50万册。

2011年末,朝阳地镇有体育场地3处。5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活动的人占常住人口的56%。

2011年末,朝阳地镇有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175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9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朝阳地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卫生院1个,卫生所10个,诊所3个;病床22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70张,固定资产总值142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7人,其中执业医师7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0人、执业(助理)医师0.66人、注册护士0.10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5.10万人次,住院手术42台次,出院病人300人次。

2011年,朝阳地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6万人,参合率91.71%;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朝阳地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0户,人数41人,支出14.84万元;医疗救助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人次,共支出2.3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62户,人数862人,支出86.38万元,月人均84元;五保集中供养19人,支出11.71万元;五保分散供养67人,支出12.56万元;医疗救助5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11人次,共支出13万元;临时救济80人次,支出2.34万元。

2011年,朝阳地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0.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0.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救灾支出1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7人,优抚资金支出36.62万元。新增就业人员102人,有61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人,参加各项社会保险8049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朝阳地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05千米,投递点12个,乡村通邮率100%;有电信服务网点29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000门,固定电话用户0.16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26.21%;移动电话用户1.5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8.76%;光缆线路总长10千米,主干电缆95对千米,宽带接入用户384户。

2011年末,朝阳地镇有变压器123台,总容量1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条,长30.35千米,用电负荷0.11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6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7.73%,供电可靠率99.76%。

2011年末,朝阳地镇镇区工业用水4万吨,生活用水3.80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45%,年人均生活用水18吨。

2011年末,朝阳地镇镇区有高压输电线路1条,长1.66千米,用电负荷0.02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7.73%,供电可靠率99.76%。

2011年末,朝阳地镇镇区有液化石油气用户480户,其中居民用户480户,燃气普及率86%,月液化石油气平均用量0.29吨。

2011年末,朝阳地镇镇区有公共绿地3.16公顷,绿化覆盖率25.81%,人均绿地4.6平方米。

交通运输

朝阳地镇境内有铁路京通线过境,境内长5.5千米。县乡级公路3条,总长29.65千米;村村通公路长16.88千米。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30千米;道路铺装面积3.80万平方米。2011年,镇区日有9辆客运汽车过境,年客运量5.67万人;出租车6辆,年客运量3.02万人次。

历史文化

朝阳地镇因镇政府驻朝阳地村而得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