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村

更新时间:2024-01-05 09:53

朝阳村因20世纪50年代组建朝阳农业社而得名。2001年,原朝阳与庙港两村合并,下辖里新屋、青林庙、费家等12个自然村,常住人口2000余人,外来人口近2000人,现有耕地2000余亩,成为镇海的一个大村。

基本村情

该村驻地在骆驼街道北部,位于镇海分区规划确定的生态防护绿带中,由原来朝阳村和庙港村合并而成,辖12个自然村,10个生产队,常住人口911户,1989人,外来人口826人。现有18个村小组,党员46名,村民代表47名。耕地面积2545亩;2007年全村可用资金25万元,全村人均收入8572元。

人文古迹

朝阳人有勤劳尚文的风气,不少自然村留有鲜明的宗族文化印记。在沈家河头就有保存完好的沈氏祠堂,供奉祖先沈焕。沈焕是南宋文人,师从儒家心学开创者之一的陆九龄,在镇海建造南山书院并讲学,理学大家朱熹曾前来与他探究学问,世人尊其为“南山先生”。后沈焕与杨简、袁燮、舒璘同创南宋四明学派,并称“甬上淳熙四先生”。如今,祠堂内还置有一块“南山书院”匾额。

朝阳村的文化礼堂由里新屋的刘氏祠堂改建而来。刘姓一族,于清朝初年迁来聚居此处,始祖振英公为直隶镇定县人,南宋末年进士,元大德年间任慈溪县尹。祠堂建于清朝晚期,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现留有后殿一幢,柱饰雕刻精致。民国年间,祠堂里还办过乐群小学。

里新屋村里还有一座明代石牌坊,四柱三门,高4.5米,宽7米。牌坊后设有两根望柱,其后有古墓葬群,现已毁。老辈人称此处为元长坟,据说是明朝一位武将的墓地。前几年,村里投资对牌坊、古墓进行修缮,四周种植绿化,后又在边上建“百桃园”小公园,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朝阳村中还有一座叫李衢桥的古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架在中大河支流上。衢字系自造字,当地人因此还造了一个字谜,“两兄弟拼爿行,十一月初四开店堂,请来贝家先生做账房。”桥旁有亭,门呈拱形。

新农村建设

朝阳村是国家级生态环保示范村,并先后获得省卫生村、市全面小康村、宁波市文明村、森林村庄等诸多荣誉称号。“舞凤朝阳”舞蹈队是该村的一大文化品牌,多次在市、区竞演中获奖。村里的门球队、太极拳队、书画社等文体队伍,是骆驼街道创建“三乡文化”的主力军之一。

从2014年起,朝阳村积极推进农村生态化建设,规划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近年来,朝阳在大力建设洁美村庄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现有文化资源,精心栽培田园综合体,农旅结合,打响原生态乡村品牌。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村里投资700万元,建成长5.6公里的游步道,连接起百诗长廊、百草园、沈氏祠堂、百桃园游览线。一昕、阿欢、杰盛等四大现代精品农庄绵延600余亩,根据2017年出台镇海区美丽乡村风景线规划,在朝阳为核心的骆驼农业产业园区,以“江南水乡、田园生活”为目标,融合生态与环保的理念,打造现代农业、田园社区、休闲旅游三大板块、三个集群,串联起朝阳—庄市的商帮寻根风景线。而水路方向,沿西大河往北沟通澥浦,一直可达九龙湖。

获得荣誉

2020年3月,朝阳村入选浙江第二批省级农村引领型社区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