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7 19:30
据《梦溪笔谈》载,毕昇曾试验以木为原料制作活字,因木字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效果不佳,而未成功,毕昇才改木为泥发明用泥制作活字。公元1041~1048年,毕昇终于成功地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现存最早的木活字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中国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史》,潘吉星著,2001年1月)
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收藏的1909年在黑水城发现的西夏文献中,也有木活字印本,如《三代相照言集文》即是,年代为12-13世纪。《三代相照言集文》是非宗教著作,共41页(82面),蝴蝶装,每面纸高24,宽15.5,版框高17,宽11.5,四周双边,每面17行,每行16字,白 ,版心有西夏文及汉文字码。俄藏另一本西夏文印本《德行集》也是木活字本。
虽然宋代汉文木活字本较少发现,但西夏文木活字本的出土,补充了这一时期中国木活字印刷实物资料。
概述
活字印刷技术流传到了元代,有一位农学家叫王祯(1271~1368年,字伯善,山东东平人),做过几任县官,他留下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农书》。王祯
王桢发明的转轮排字盘
图2 王桢发明的转轮排字盘
(《中国印刷通史》,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等著)
毕昇发明的木活字印刷的主要方法是:在木板上刻好阳文反字之后,锯成单字,用刀修齐,统一大小高低,然后排字,行间隔以竹片,排满一版框,用小竹片垫平并塞紧后涂墨铺纸刷印。
图3 王桢发明的转轮排字法示意图
由于王祯王祯所印的《旌德县志》都未能流传下来,但是元代的木活字印刷术很快流传到少数民族地区。法国人伯希和曾在敦煌发现并盗走元代的维吾尔文木活字几百个,现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的只有几个维文木活字(见图4)。
图4 现存的元代维文木活字
(《中国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史》,潘吉星著,2001年1月)
概述
明代之后,木活字印刷逐渐发展起来。明代的木活字本较多,不论是藩府还是民间的书院、私人均曾用木活字版印书,遍及成都、南京、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等地,多采用宋元传统技术。
文献
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印刷的黄希武编《古文会编》,嘉靖十六年(公元1536年)钱番编的《续古文会编》五卷,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1年)印刷的苏辙《栾城集》八十四卷,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辨惑篇》,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明代末年还出现了用木活字排印的《邸报》。
概述
在清代,木活字技术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空前的发展。清代初期的活字印本有顺治年间的《义门郑氏道山集》;康熙年间晋江施琅《靖海记》一卷;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武水陈唐重订本宋陈师道《后山居士诗集》六卷、正集目录一卷、后山先生逸诗五卷、逸诗目录一卷等。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则始于乾隆年间《英武殿聚珍版丛书》的发行。
木木活字253500个,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见图5)。
武英殿殿聚珍版木活字全貌及字体
5 武英殿殿聚珍版木活字全貌及字体
(《中国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史》,潘吉星著,2001年1月)
然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对木活字印刷工艺的改革。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武英殿出版印刷了一本《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详细记载了这次木活字印刷的情况,是我国古代印刷史上唯一的一本专门介绍印刷技术的书,是研究印刷史的十分宝贵的资料。这本书是由当时主持武英殿编印工作的金简组织编写、由乾隆皇帝亲自批准印刷的。在书的前面,有乾隆为该书写的序和诗,对木活字印刷给以很高的评价。出版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把武英殿的木活字印刷作为一种规范推广到各地。该书的奏议部分涉及到有关《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木活字印刷的具体情况,包括为什么要使用木活字排版而不用木雕版;应该刻制木活字的最低数量;刻制木活字及排版设备的成本、制造工艺;从刻字、排版到印刷等人力的配备等,这些问题都是其它史料中很少涉及到的。
金简还设计发明了存放木活字的新设备--字柜。字柜是存放活字的重要设
武英殿共设十二个字柜,按十二地支顺序排列,根据推算可存19,000多个字头。活字的存放顺序是按照《康熙字典》的检索方法,即按偏旁部首顺序和笔画顺序排列。为了查找方便,在每个抽屉外面,都贴上所存的字样。对于少数生僻字,则另设一小柜放于各柜之内。这是继王祯的转轮排字盘后又一新型的排字设备。所以金简是继王祯之后又一位对印刷技术作出贡献的人。
概述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印刷技术大都已经淡出历史舞台,只有瑞安还在传承使用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技术,作为中国活字印刷术的代表,已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发现。
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传承历史
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的活字印刷,字模用的是木头,称作木活字印刷,从元代传承至今已有800多年。东源村的全套木活字印刷技艺,和元朝农学家王祯《农书》中的记载不差分毫,而该村也是国内唯一的木刻活字印刷村。因为在当地一直都有为家族修族谱的传统,一般每隔20年,每个宗族就要续修族谱,所以当地木活字印刷的全套技艺得以流传并仍在使用,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