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7 20:39
绣球荚蒾(Viburnum keteleeri 'Sterile'),五福花科荚蒾属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树冠球形;幼枝有垢屑状星状毛,老枝粗壮,具皮孔,枝条开展;冬芽裸露;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大型聚伞花序呈球状,形如绣球,几全由不孕花组成;花冠白色,辐状。花期6-9月。
绣球荚蒾因其花的形态像绣球而得名。
落叶灌木,高可达2-3米,树冠球形;幼枝有垢屑状星状毛,老枝粗壮,具皮孔,枝条开展;冬芽裸露;叶对生,纸质,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宽4-5厘米,顶端稍尖,基部圆或樱形,边缘多齿,叶两面被短毛,叶上绿色,叶下色浅,侧脉4-6对,背面脉稍凸起;叶柄长1-1.5厘米。
大型聚伞花序呈球状,总花梗长1-2厘米,形如绣球,几全由不孕花组成;辐枝5,花生第三级辐枝上,花冠白色,辐射状,密集,裂片宽倒卵形,筒部甚短;雄蕊长约3毫米,花药小;雌蕊不育。花期6-9月。
绣球荚蒾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华中和西南,现中国南北各地园林都有栽植。其栽培变种较多。
中性树种,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较耐寒、耐旱,对土壤适应性强。但好生于湿润、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土壤。萌芽力、萌蘖力均强。
绣球荚蒾(绣球荚蒾集)聚八仙(洪武郡志);八仙花(花镜),蝴蝶木(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扬州绣球荚蒾(博物)
聚伞花序仅周围具大型的不孕花,花冠直径3-4.2厘米,裂片倒卵形或近圆形,顶端常凹缺;可孕花的萼齿卵形,长约1毫米,花冠白色,辐状,直径7-10毫米,裂片宽卵形,长约2.5毫米,筒部长约1.5毫米,雄蕊稍高出花冠,花药近圆形,长约1毫米。果实红色而后变黑色,椭圆形,长约12毫米;核扁,矩圆形至宽椭圆形,长10-12毫米,直径6-8毫米,有2条浅背沟和3条浅腹沟。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分布于中国江苏南部、安徽西部、浙江、江西西北部、湖北西部及湖南南部。生于丘陵、山坡林下或灌丛中。庭园亦常有栽培。
毛绣球荚蒾
该变种全株毛被较绣球荚蒾为多,花序的不孕边花较小,最大者直径1厘米,萼齿有簇状缘毛。《中国植物志》编委们没有看到上述模式标本。然而在湖南产的绣球荚蒾标本中,发现萼齿也有被簇状短毛的,但不孕边花却远较此变种为大。
绣球荚蒾因其多为不孕花不结果实,故常用扦插、分株、压条和嫁接等多种无性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一般于秋季和早春进行,选取幼龄母树卜的健壮嫩枝作插穗,长20厘米左右,插穗基部需带节,摘去下部叶片,蘸以泥浆,扦插适温为13-18℃。插后需遮荫,并保持湿润,约15天到1个月生根,成活后第二年可移植。
压条繁殖:可在春季新芽萌动时进行,30天后可生根,翟年春季与母株切断,带土移植,当年可开花。
分株繁殖:宜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将巳生根的枝条与母株分离,直接移栽,在半阴处养护。待萌发新芽后再转入正常养护。
嫁接繁殖:用琼花实生苗作砧木,春季切接,容易成活。移栽宜在落叶后或断芽前进行,需带宿土。
移栽:绣球荚莲移栽容易成活,应在早春萌动前进行,以半阴环境为佳,成活后转入正常养护,注意肥水管理。
浇水:绣球荚蓬喜湿忌涝。所以浇水不宜过多,常保持土壤湿润为宜。施肥:绣球荚莲喜肥沃土壤.生长季节应适时适量施肥,花后施肥一次,以利生长,夏季宜适当控制施肥,防IE植株徒长。
修剪:绣球荚莲主枝易萌发徒长枝,扰乱树形,应加强整形修剪,保持圆整的树姿;另外,每年花后,宜适当修剪基部萌发的过多的枝条,以整树形。
绣球荚蒾的叶片皮毛较多,一般不易受到病虫危害,但在梅雨季节通常需喷些波尔多液防治。
绣球荚蒾其伞形花序百花成朵,团扶如球,且清香满园,为优良的观花灌木,是夏秋季的重要花木;常植于疏林树下,游路边缘,建筑物入口处;小型庭院墙垣、窗前栽培也富有情趣;也可做切花或盆栽。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研究价值。
绣球荚蒾全株均具有毒性,误食茎叶会造成疝痛、腹痛、腹泻、呕吐、呼吸急迫、便血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