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30 07:35
未尝,汉语词汇,拼音:wèi cháng,意思是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不是,不曾。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二年》:“今北军之来,三年于兹,行省统军马二三十万,未尝对垒。”
2、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没有。
《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
唐·元稹《崔弘礼郑州刺史》:“勑:朕读《诗》至于《羔裘》、《缁衣》之章,未尝不三复沉吟。”
明·刘基《季民湖山义塾记》:“今予幸藉先人馀业,以自免于冻馁,未尝不惴惴于吾身。”
3、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并非,未必。
《汉书·贾山传》:“又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天下未尝亡士也。”
明·李贽《答周西岩》:“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尝不可使之知也。”
鲁迅《通讯.一》:“即使再少一点,也未尝不可。”
郭沫若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鲁迅诚然是一位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但未尝没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