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林下参

更新时间:2023-01-09 09:27

本溪林下参,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

本溪林下参外形具有自然之美,表皮颜色为黄白色,浆气足,有光泽,外皮紧实,芦碗排列紧密,芦脖细长,多有艼1-2条,主根多为短横体,体长2-5厘米,环纹细而深,须根清疏不乱细而长,质柔坚而不脆,珍珠疙瘩较多。

内在品质指标

本溪林下参总皂甙含量为4.5%以上。

产地环境

地形地貌

本溪县境内山高林茂,且地处长白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带,植物种类繁多,原生植物群落为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森林覆盖率为76.8%。本溪县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利于林下参生长发育。

本溪县总的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千山山脉从东北向西南斜贯县境,构成了本溪县的高山屋脊。山地平均海拔600米,海拔超过800米的高峰406座,形成低山丘陵的起伏地貌。众多山脉连绵起伏,是历史上山参分布较多的山区。

土壤情况

本溪县土壤中棕壤土面积最广,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山岗上,面积达305596.46公顷,占各类土壤总面积的88.5%,而适合本溪林下参生长的棕壤性土亚类面积247517.66公顷,占棕壤土类的80.9%,这种土壤多呈团粒结构,土壤中固、液、气三相容积比例适宜,通透性和保水肥性能好,确保了本溪林下参生育季节对土壤中水、肥、气、热的要求,利于本溪林下参根系的生长。土壤属酸性、偏酸性,pH值一般在5.5-6.5左右,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这都对本溪林下参生长发育有利。

气候特征

本溪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而多风,夏季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米,秋季凉爽却短暂,冬季漫长又寒冷,总体具有冷凉湿润、气温日差较大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7.7℃,一月为最低-14.3℃;七月为最高23.1℃;≥10℃的年均积温3024℃,年均日照时数为2,411小时,日照率为54%。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25.6千卡/平方厘米,在植物生长季节,太阳总辐射量为81.1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为39.7千卡/平方厘米,均比非生长季节明显偏多,对林下参生长有利。全年无霜期135-150天,年平均降水量798毫米,降水集中七、八两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正是林下参根、茎等生长的快速时期,有利于林下参营养物质的积累,独特的气候条件确保了本溪林下参足够的低温休眠时间和生长期的温、湿度条件,满足了本溪林下参整个生长周期的发育需求。

水文情况

本溪县水资源丰富,河流分属太子河草河两大水系。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8条,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18条,较大河流有7条,以太子河流域林下参分布最多。现已建成水库4座,大小水电站13座。山间溪流密布,碧水潺潺,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水源涵养地。

历史渊源

本溪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特定的地理条件及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辽药”的主产区。是长白山脉山参的主要产地之一,采挖历史已有几百年。本溪县也是最早实行山参人工栽培的县区。

据《清史稿》载,明万历七年(1579年),本溪地区已有人进山采药挖参,并进行土法加工。

20世纪60年代,本溪县便是全国闻名的“药材生产基地县”和“辽宁省药材生产示范县”。 林下参产业的经济效益已被各级政府和参农所认可。林下参所产生的经济份额在中药材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已成为本溪县林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本溪县为了探索林下参栽培技术,总结山区参农多年技术经验,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开始与国有碱厂林场合作对林下参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

生产情况

2012年,本溪县林下参种植面积30多万亩,年产量1100多公斤。

2013年,本溪县林下参种植面积达2万多公顷。

产品荣誉

2012年12月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本溪林下参”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本溪林下参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碱厂镇南甸镇田师付镇东营坊乡草河掌镇、农牧场,共计7个乡镇、场,5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5′43″-124°45′24″,北纬40°55′40″-41°24′19″,总保护面积19.629万公顷。

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2-03-01007。

安全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NY/T1043-2006《绿色食品 人参和西洋参》标准。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远离交通干道200米以外,周围无污染源。树种以椴树、柞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或以落叶松、红松为主的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林间生有胡枝子、榛柴等小灌木为好。乔木树龄20年以上,树高10米以上,林相整齐,郁闭度在0.6-0.8之间。土壤选择肥沃、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一般选用棕色腐殖土、壤土和砂质壤土。要求土壤地下水位较低,不内涝,土壤pH值5.6-7.0,土壤含沙量20%左右,通气透水性要好。坡度以10-35°的缓坡地为宜,坡向以东坡、东北坡最佳,其它坡向次之。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以长脖芦品种(如竹节芦、线芦和圆膀圆芦)为主栽品种,也可选用二马牙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6491中的二等种子标准。

3、生产过程管理

3.1种子处理:参种一般在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初的成熟期采收,将采收的种子彻底搓洗,去除果肉,置于凉水中浸泡2-3天,经水选后,除去瘪籽。用1%福尔马林浸种20分钟或用50%多菌灵2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用清水冲洗2次后晾晒至种子表面无水。将种子与净细沙以1:3的比例拌匀,湿度控制在35%左右。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池子,用厚木板或砖围成高20厘米、宽100厘米,长度根据沙、籽混合物的多少而定。先将池底铺一层河沙,喷洒适量清水,铺上沙网,再把沙、籽混合物装入其中,用木板摊平后盖上沙网,最后在纱网的上面铺上3厘米厚的粗沙。催芽最适宜的温度18℃-20℃,湿度35%左右。每7-10天倒种1次,待种子炸口后,温度可保持在15℃左右,湿度不能过大,待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取出播种。

3.2播种: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秋播在8月上旬-9月上旬播水籽,10月中旬-11月上旬播摧芽籽。以穴播为好,株行距为20厘米×20厘米。每穴放3-5粒种子,覆土厚3厘米-5厘米,适度镇压后再覆盖树叶。

3.3田间管理:

3.3.1封山看护:种植本溪林下参的林地应进行常年封山看护,严禁人畜进入,不准在林下参种植地内进行割柴、放牧、采集山货野果及开矿等活动。

3.3.2搂树叶:种植本溪林下参前3年,每年在春季土壤解冻前,用木耙子将堆积过厚的树叶搂出,有利于出苗整齐。

3.3.3剪草:本溪林下参种植后,从第3年开始每年7月末要进行一次剪草,剪草方法用镰刀或剪子将高于参叶以上的杂草全部清除,提高透光率。

3.3.4排水:在雨季要注意排水,挖好排水沟,疏通水道,防止内涝。

3.3.5调整郁闭度:本溪林下参生长到5年后,需要足够的光照,要及时调整林分郁闭度,在每年夏、秋两季进行全园踏查,发现有郁闭度过大的地方,要在冬季进行疏伐或伐掉遮光树杈,将郁闭度调整到0.6-0.7左右。

3.3.6摘花摘蕾:为提高本溪林下参产量,8年生以上本溪林下参在每年的5-7月开花结果时,每株花蕾多达100个,过多的花蕾影响参根产量,因此要及时摘花摘蕾。

3.3.7鼠害防治:用鼠药、铁夹、地箭等防治。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

4.1采收:参龄在15年生以上,采挖时期在8月中下旬,以参株大小定开盘位置,然后用板镐四面扩开,再由外向内散土,深达黄土层,遇到树根或石头等障碍物时用竹签轻挑,或手托细抖,以不伤参根为度。

4.2加工:鲜参清洗时选用长3厘米-5厘米齿的毛刷或柔软牙刷,在干净凉水里,将芦、膀、体、须四大部分上的泥土等污物刷净,不可将皮刷破,也不可将珍珠疙瘩刷掉。缝隙间的泥土要用丝线轻轻拉掉,芦下要用手轻揉,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竹盘装好,在阳光下晾干表面水分。

5、生产记录要求:本溪林下参须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参籽品种、产地、种子处理时间与方法、播种时间与方法、田间管理、采收时间、加工方法等技术与过程,全部记录至少保存15年。

专用标志使用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 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