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7 14:09
图们汗(1539年—1592年),孛儿只斤氏,号札萨克图汗,《明史》称吐蛮汗,达赉逊汗长子。其汗廷驻于“阿力素”之地(今辽宁松岭山脉之北)。图们汗在北元时期号令严明,政绩卓著,在位时间长达35年,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大汗。
图们汗即位后,正是其父达赉逊率领察哈尔、内咯尔喀、嫩科尔沁迁徙到辽东的辽河、嫩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袤草原新牧场之时,他们避开了由于蒙古右翼发展的壮大而对左翼的威胁,使蒙古左右翼具备了各自生存发展的空间,各部处于新的战略平衡状态,彼此相安无事,各方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阿勒坦汗的长子辛爱黄台吉、弟弟永谢布部首领巴雅思哈勒与阿勒坦汗政见不尽相同,他们二人十分尊重图们汗,在很多政治和军事活动中积极配合大汗的行动。但是图们汗作为整个蒙古北元大汗,毕竟由于右翼首领阿勒坦汗的强势,使得北元汗廷对蒙古右翼的影响力相对减弱。
由于明朝和蒙古彼此军事对峙多年,积怨很深,北元为了解决物资的短缺,利用军事手段迫使明朝开放互市贸易。1550年,阿勒坦汗率军在攻入北京的安定门,直接威胁明朝都城,发生了史称“庚戌之变”后,明朝迫于军事压力一度允诺开关互市,但是不久之后又出尔反尔,蒙古大军撤兵后明朝又闭关停市,明朝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遭到了北元大军更强烈的军事攻击,明军又重蹈覆阵,对蒙古进行“捣巢”军事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明蒙双方多次相互用兵。从1560年至1570年10年间,图们汗曾多次率领蒙古左翼和嫩科尔沁等部对明朝用兵,给明朝的辽东一带造成很大的威胁,阿勒坦汗更不甘示弱,数十次抢掠明边,明蒙的战争给双方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1570年(明隆庆四年)发生了一起改变战争状态机的契机,阿勒坦汗的嫡孙把汉那吉因为家庭矛盾激化而投降明朝,迫使明蒙重开谈判之门。经历数十年征战,各自损兵折将的双方,经过诚挚的谈判,终于达成了展开互市的协议。阿勒坦汗也被明朝隆庆皇帝封为“顺义王”。明蒙双方终于停止对抗,走向合作。明朝在宣府到甘肃一线向蒙古开放11处马市。从1571年(明隆庆五年)到明末的六七十年间,从蒙古输送到中原地带的马匹就有三百多万匹,其他畜产不计其数,蒙古地区也得到了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通过互市贸易,加强了漠南蒙古草原与明朝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明蒙边界呈现出一派和平繁荣的景象。
1576年,图们汗已经38岁,积累了18年的从政经验。为了加强汗廷对蒙古左右翼各万户的领导,消除各部首领彼此间的不和谐,加强汗廷的统治力度,他果断地对汗廷施行内阁制,将祖宗已经施行近四百年的大汗一人决策,变更为由及各万户领主共同组成的内阁集体领导体制。图们汗隆重的组织了六万人参加的忽里台大会,宣布改革措施和内阁成员的任命。图们汗任命察哈尔万户阿穆岱洪台吉、内咯尔喀巴林部首领伟征苏巴海、鄂尔多斯万户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永谢布万户诺木达喇诺延、土默特万户扯力克洪台吉为内阁成员。其中,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为“首席札萨克“(相当于总理)。图们汗的这一明智举动,得到了蒙古左右翼的普遍欢迎,因而蒙古各部为图们汗敬上了“札萨克图汗”的尊号。这一项重要的政治改革,使北元汗廷的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图们汗还不失时机地进行了财政、税收方面的改革。图们汗对蒙古社会实行多年的纳贡兼摊派的赋税徭役制度进行了改革,决定向归附北元女真部珠尔奇特、额里古特、达吉忽尔(达斡尔)三个部落征收赋税。还在辽东地区征召汉族农民种地,解决粮食问题。汗廷还颁布了《图们汗法典》,其内容广泛:一、使者、官差事;二、出征、战阵事;三、追捕、逃亡事;四、打架、斗殴、人身伤害、人命事;五、婚姻嫁娶、治奸事;六、埋葬、治盗事;七、遗产分配、财产继承事;八、牧养、涉猎事;九、诺延与平民关系事;十、敬上、禁忌事;十一、听讼、判刑事;十二、证人、设誓、服法事;等等。这是继《成吉思汗大法典》后的又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件,对规范北元蒙古社会的行为准则和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法典颁布后,下达蒙古各部遵照执行。
在图们汗执政期间,蒙古社会又发生了一件影响蒙古历史进程的大事,这就是蒙古族整体皈依藏传佛教。起因是土默特首领阿勒坦汗进入青海后,重建了蒙藏关系。在元朝,西藏佛教领袖八思八担任元朝国师,忽必烈及朝廷上层在其影响下开始信奉佛教,但是在蒙古百姓中没有得到普及。元廷退守草原后蒙藏联系基本中断,蒙古百姓又恢复古老的信仰“长生天”(萨满教)。1578年,阿勒坦汗率领土默特右翼贵族及部众八万余人来到青海,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华寺举行会谈,阿勒坦汗封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他带领部众正式接受了藏传佛教。从此藏传佛教在蒙古草原迅速传播,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使蒙古民族成为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
1592年,北元札萨克图汗图们去世,在位35年,终年54岁。在他统治时期,蒙古大汗的权威和社会有了复兴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