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为

更新时间:2024-11-04 20:30

朱以为,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物事迹

2009年9月28日上午,“爱之声”——朱以为学生音乐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谭晶作为朱以为学生代表出席,李双江等人也特意发来贺电。10月10日这场音乐会将在北京的二十一世纪剧院上演,届时谭晶母女将首都同台献唱。

今天的发布会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作为朱以为教授得意门生,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谭晶携全家亲自出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助理倪塞力,音乐系教授王士魁、董华以及音乐会导演赵欣等人到场。李双江等人也特意发来贺电预祝音乐会圆满成功。

朱以为教授今年70岁高龄,从事民族声乐已经51年。这次音乐会主题是“爱之声”,朱教授解释称:“这次的音乐会旨在体现爱,传递爱。我从事民族声乐51年,很爱这个事业,愿为事业尽全力奉献一生。我爱每一个学生,对他们都是尽心尽力。学生们爱我,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筹备音乐会,通过音乐会,学生用成绩向社会汇报,用爱向老师汇报。”

朱以为从事音乐事业至今已经是桃李满天下,据悉,在音乐会当天,谭晶作为朱教授门下的优秀弟子代表将带领孟萌、董晶晶、张宁佳、戴滨、陈永峰等人都将到场献艺,用这场音乐会作为给朱教授70大寿的最好贺礼。其中唱河北梆子出身的董晶晶尽管已经瘫痪在床6年,却仍主动请缨为朱教授助阵,十分感人。

谭晶母亲周丽萍也是朱以为的弟子,值得一提的是,届时母女二人将首度携手同台献声。谭晶妈妈已经多年没有上台演出,她表示,自己是朱老师最早一批弟子,“朱老师真的对我帮助很大,当年我在北京进修,是她的第一批学生。后来我在家乡教学生,她还过去指导。她对谭晶的成长也给与了非常大的帮助,所以这次音乐会我和谭晶都会参加,用歌声来回报老师!”

谭晶笑言,母女师从同一个老师并不多见,所以也更加难得。她在现场发言时也透露,自己走上音乐道路其实源于朱以为教授当年一句鼓励的话,“所以我会永远记住老师的一句话,要唱歌先做好人,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在发言中,谭晶真情流露,一度讲到哽咽落泪,最后,她还不忘以一个军礼来表示自己对老师的感情。李青/文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朱以为漫谈大同歌手曾乙八月秋色正酣,古城风光醉人。近日,应市文联的邀请,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民族音乐教授朱以为、沈洽夫妇,徜徉我市名胜古迹,观览古城塞上风光,不由得为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所折服,为这里淳朴的民风民情所感动……临行前,他们约请记者漫谈了此行的感受。

培养谭晶 欣赏曾乙

朱以为教授在中国民族声乐领域里可谓大名鼎鼎。她早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是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退休后仍被聘在该校继续任教,并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声歌系声乐教研室主任、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理事、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任聘资格考核委员会委员;也曾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2001年9月获首届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园丁奖。学生中已有8名成为教授或国家一级演员,20多名学生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其中部分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以融合美声、民族和通俗三家之美的“跨界”歌唱风格而享誉海内外的我国著名青年歌唱家谭晶便是朱以为的学生。

说来有趣,朱以为教授与山西有缘,先是带出了来自山西侯马的谭晶妈妈,然后是谭晶。谭晶曾经多次说过“我在中国音乐学院学的是民族唱法,这是因为我母亲就是唱民歌的,她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是中国音乐学院朱以为教授。”谭晶之后,朱以为教授又接纳了来自山西大同的曾乙。她欣赏曾乙的嗓音条件和歌唱天赋,也认可曾乙不卑不亢的做派。这次来同采风,朱以为教授也见到了曾乙的妈妈。她以为曾妈妈也是唱民歌的,因为曾乙小小年纪,驾驭民歌的能力让人刮目。一见之下才知道曾妈妈虽不是唱民歌的,但她的嗓音也好生了得,曾经被机车厂工友亲切地誉为“小李娜”,专门唱高亢苍凉的女声创作歌曲。

赞叹京海 感动大同

记者见到朱以为教授时,她夫妇正与我市著名表演艺术家柴京海等人相谈甚欢。作为“京海文化传播公司”的掌门人,柴京海正是大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第一个签约歌手,通过公司来打造和包装曾乙。让她在声乐学业、歌唱实践和文化公益的活动中,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此前,曾乙只是一个出身贫寒工人家庭的孩子,喜欢唱歌,聪明有天赋。了解了曾乙几年前的历程,朱以为教授感慨万千。她说,是一位作曲家把曾乙介绍给我的,我收学生很严格。曾乙是块好料子,声音条件好,外型也漂亮,领悟能力很强,跟我上课以后表现很好,进步非常快。我希望她把基础打好,打扎实,这样将来的发展路子会越来越宽。

在谈到曾乙的歌唱学业时,朱以为教授对柴京海竖起了大拇指,她说,你们了不起,对曾乙的帮助太大了,我这里只是声乐理论的学习培养,你们给了她那么好的演唱实践,市里的文学艺术活动,慰问基层,公益演出,这些机会难能可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曾乙的演唱艺术会有不断的提高。她说,我这次了解到曾乙最初签约京海文化公司的具体情况,以及后来才有的她的成绩和在当地的知名度,我知道这个路子走得正,走得好。她第一次参加央视青歌赛就取得不错的成绩,很不容易,现在她还年轻,在学校打好基础,下一届再来,曾乙会走向全国的,我相信这一点。

在谈到大同之行的感受时,朱以为教授赞不绝口。她说大同气候这么好,太舒服了,太爽了。大同还有这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好好加以保护的。我们在路上也看到,云冈周边的绿化做得很好,市内道路上也开始做了。环境慢慢会变得更好一些。朱以为教授的先生、已在台湾南华大学民族音乐学系任职8年的沈洽教授说,大同的文化真的好厉害。过去我脑子里就知道大同有煤,没想到大同的文化这么深厚,云冈石窟好宏伟,雕塑太漂亮了,古人真是伟大啊。大同的人特别热情、厚道,民风淳朴,真让人感动。

歌唱艺术 民族是根

朱以为最得意的弟子谭晶在谈到参加通俗歌曲演唱时曾经说过,“其实,当初我唱流行歌都是背着妈妈、背着老师偷偷去做的行为。妈妈为了让我继承她的事业,把我送到她的老师朱以为教授面前学习,我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也就跟随朱教授学习民族唱法。但是我喜欢流行歌曲,于是在学习民族唱法的同时偷偷到外面去参加流行歌的比赛,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记着老师的话,民族音乐是我的根,因此在我的歌声中,民族唱法是基础。现在,我的歌声中更是这样。”朱教授认为,正是因为谭晶把民族音乐作为根本,把这个基础夯扎实了,这才有了她日后在民族、通俗和美声之间的自由驰骋,她也因此被称为 “跨界”演唱最好的实力派歌唱家。

记者提到,曾乙最近在中央电视台《周末喜相逢》节目和柴氏兄弟同台演出,她在柴氏兄弟的大同数来宝《防不胜防》中前后表演了两段唱,《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听来别有韵味,不知道朱教授对此有什么评论?

朱以为教授说,曾乙唱山西民歌很有味道,我知道的。我也建议她多唱一些山西民歌,山西民歌很美的,可以汲取很多营养。先不要唱通俗。当时我对谭晶也是这样要求的,民族音乐是根,民族唱法是基础。等你基础打好了,什么歌曲都可以唱的。谭晶后来演唱一些美声、通俗歌曲我很支持,有些歌还是我帮她调音。记者在2006年谭晶维也纳个人演唱会的艺术指导名单中,果然看见了朱以为教授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同之行,朱以为教授对自己的学生——我市优秀青年歌手曾乙的过往有了深切的了解,对大同文化界人士热心音乐艺术事业、助推青年歌手成长有了近距离的感受。朱以为教授尤其对自己的女弟子曾乙寄予了厚望,她同时也希望大同的文艺界人士,媒体以及各界观众一如既往地支持、爱护和关注曾乙,让她成为中国民族音乐歌坛上美丽的“雏凤”。

主要作品

出版、发表的论文、刊物有《民族音乐教学方法谈》、《中国民族声乐教材》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